转《达州日报》、《达州晚报》报道一篇!详见报纸
患病女孩朱虹燕:我想有一个绚烂的青春
今年13岁的朱虹燕是个长相乖巧、招人喜爱的小姑娘。尽管防感染的口罩遮住了她大半张脸,但漆黑如墨的眼睛没有因为病痛的折磨而失去光彩,躺在病床上的她显得分外的坚强。
“8月13日,孩子在家里吃坏了肚子,我们送她到县人民医院看医生,做完检查后,医生拉住我的袖子,说孩子血检有些异常,怀疑是白血病。”母亲张英哽咽着,“我不敢相信,就带着孩子去成都复查。确诊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懵了。”
张英是大竹县竹阳镇西城社区居民,1998年,张英嫁给该县欧家镇大堰村村民朱发元,丈夫是城西煤矿工人,尽管收入不高,但稳定。婚后,夫妻俩育有一双儿女,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其乐融融。2010年,噩耗传来,丈夫患上了静脉血管炎,经过全力救治,尽管保住了性命,却撂下了右腿瘫痪的残疾。张英为了给丈夫治病,已是负债累累。如今,朱元发每月仍需开销500余元的药费。为了省下房租,张英只好带着两个孩子暂时住到了娘家,靠着打零工和年迈父母的接济勉强度日。如今,女儿朱虹燕的病情对这个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10月18日,笔者来到紫荆桥巷60号,这是朱虹燕的外公外婆家。走进陈设简单的房屋,最显眼的是摆在客厅的一张竹床。朱虹燕年逾六旬的外公张礼国告诉笔者,目前家里住了七个人,房间要照顾病人,外孙和儿媳只好挤在客厅。笔者看到,客厅的墙上贴有朱虹燕获得的多张奖状:2009至2010年下学期荣获“小小书法家”称号,2010年至2011年下学期期末素质测验中语文成绩获得二等奖,等等。
笔者走进朱虹燕的房间,小姑娘正半躺在床上,怔怔的看着窗外,旁边的床头柜上堆放着初一上学期的教科书。刚小升初的她,此刻本应坐在大竹县第二中学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和新同学一道学习。
“孩子一直惦着学校,刚开始治疗时,她整天发烧,还忍着痛要看书,她说自己要多看书,等病好了功课就好补一些。”外公张礼国眼眶里噙满了泪花。“为了给孩子治病,我们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也向亲朋好友借遍了,现在实在是想不出任何办法了。”
小虹燕大腿上植有金属导管,不能坐直身体,她只能斜靠在床头上,说话的声音极小。“你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笔者问。“希望病能早点治好,回学校读书。”小虹燕微弱的声音需要我们靠近她才能听清楚。
“孩子生病前特别活泼开朗,学习也特别用功,每年都要捧回奖状。尽管生病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孩子还是很坚强。在重庆儿童医院做骨穿、腰穿检查的时候,她抓着床单硬是没哭出声,医生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坚强的小女孩。可越是坚强,我们做外公外婆的心里就越难受。”张礼国说。
张礼国说:“孩子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医生说不用骨髓移植也可得到根治,只要坚持治疗,就有治愈的希望。有一线希望,我们全家就不会放弃!”如今,老两口为了给外孙女治病,已经债台高筑,还向银行贷了款,可是面对后续疗程20余万元的高额费用,一家人却是一筹莫展。
“虹燕下个疗程急需医疗费4万元,我们一家这几天跑遍了有关单位,由于手续完善需要很长时间,没办法赶在虹燕入院化疗前筹集费用,我们想向社会求助!请好心人帮帮我的外孙女!”多病缠身的张礼国老人显得很无奈。
笔者在此也呼吁爱心人士,伸出你们的援助之手,帮助朱虹燕同学渡过生命中的难关。有意捐助者,请拨打张礼国老人电话:13778309406。
患病女孩朱虹燕:我想有一个绚烂的青春
今年13岁的朱虹燕是个长相乖巧、招人喜爱的小姑娘。尽管防感染的口罩遮住了她大半张脸,但漆黑如墨的眼睛没有因为病痛的折磨而失去光彩,躺在病床上的她显得分外的坚强。
“8月13日,孩子在家里吃坏了肚子,我们送她到县人民医院看医生,做完检查后,医生拉住我的袖子,说孩子血检有些异常,怀疑是白血病。”母亲张英哽咽着,“我不敢相信,就带着孩子去成都复查。确诊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懵了。”
张英是大竹县竹阳镇西城社区居民,1998年,张英嫁给该县欧家镇大堰村村民朱发元,丈夫是城西煤矿工人,尽管收入不高,但稳定。婚后,夫妻俩育有一双儿女,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其乐融融。2010年,噩耗传来,丈夫患上了静脉血管炎,经过全力救治,尽管保住了性命,却撂下了右腿瘫痪的残疾。张英为了给丈夫治病,已是负债累累。如今,朱元发每月仍需开销500余元的药费。为了省下房租,张英只好带着两个孩子暂时住到了娘家,靠着打零工和年迈父母的接济勉强度日。如今,女儿朱虹燕的病情对这个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10月18日,笔者来到紫荆桥巷60号,这是朱虹燕的外公外婆家。走进陈设简单的房屋,最显眼的是摆在客厅的一张竹床。朱虹燕年逾六旬的外公张礼国告诉笔者,目前家里住了七个人,房间要照顾病人,外孙和儿媳只好挤在客厅。笔者看到,客厅的墙上贴有朱虹燕获得的多张奖状:2009至2010年下学期荣获“小小书法家”称号,2010年至2011年下学期期末素质测验中语文成绩获得二等奖,等等。
笔者走进朱虹燕的房间,小姑娘正半躺在床上,怔怔的看着窗外,旁边的床头柜上堆放着初一上学期的教科书。刚小升初的她,此刻本应坐在大竹县第二中学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和新同学一道学习。
“孩子一直惦着学校,刚开始治疗时,她整天发烧,还忍着痛要看书,她说自己要多看书,等病好了功课就好补一些。”外公张礼国眼眶里噙满了泪花。“为了给孩子治病,我们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也向亲朋好友借遍了,现在实在是想不出任何办法了。”
小虹燕大腿上植有金属导管,不能坐直身体,她只能斜靠在床头上,说话的声音极小。“你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笔者问。“希望病能早点治好,回学校读书。”小虹燕微弱的声音需要我们靠近她才能听清楚。
“孩子生病前特别活泼开朗,学习也特别用功,每年都要捧回奖状。尽管生病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孩子还是很坚强。在重庆儿童医院做骨穿、腰穿检查的时候,她抓着床单硬是没哭出声,医生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坚强的小女孩。可越是坚强,我们做外公外婆的心里就越难受。”张礼国说。
张礼国说:“孩子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医生说不用骨髓移植也可得到根治,只要坚持治疗,就有治愈的希望。有一线希望,我们全家就不会放弃!”如今,老两口为了给外孙女治病,已经债台高筑,还向银行贷了款,可是面对后续疗程20余万元的高额费用,一家人却是一筹莫展。
“虹燕下个疗程急需医疗费4万元,我们一家这几天跑遍了有关单位,由于手续完善需要很长时间,没办法赶在虹燕入院化疗前筹集费用,我们想向社会求助!请好心人帮帮我的外孙女!”多病缠身的张礼国老人显得很无奈。
笔者在此也呼吁爱心人士,伸出你们的援助之手,帮助朱虹燕同学渡过生命中的难关。有意捐助者,请拨打张礼国老人电话:1377830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