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考报名接近尾声,今年,又有达到破纪录的150多万人走上这座独木桥,“国考热”再次升温。如何解读“国考热”?有人说,千军万马走“官”道,反映出“官场”之吸引力——据说那里有权力、有地位、有“油水”,收益大风险小。但是,考上公务员就是当上官,万事无忧了么?
从今年国考提供的职位表来看,本次招考不再像以往单纯偏重考生专业与职位的匹配程度,而是更好地把职位需求、考生能力以及科学开展工作结合起来。这样的调整,对于公务员考试,对于公务员本身,以及对于整个社会的评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从报考条件看来,这次招考更像是在考大家的一个态度。因为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不了解公务员工作的外界人士,会轻易地将“高薪”、“清闲”等形容词用到公务员身上,外界的华丽修饰加上公务员大环境的稳定性,着实掀起了一股公务员热。这样的浪潮,一方面确实为公务员队伍引进了一大批优秀实干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吸引了一小部分抱着贪图享乐目的的伪公仆前来报考。然而现在的招考职位表上对基层服务年限的限制,对加班的各项要求等,都让报考者在报考的时候,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清楚自己的报考目的,可以说,这次公务员考试,除了笔试和面试之,第一轮考的,应该就是大家的态度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多样化的呈现,涉及领域的延宽,公共管理职位也不再那么单一,国家需要更多在不同专业领域都有所长的人才参与到国家公共管理工作中来,这是对公务员服务能力标准的一次提升,也是提高服务效能的一种体现。因此,公考的第一关是要认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