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春天
翻翻唐朝诗人的诗集,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大诗人的笔端都曾在春天停留过,每个大诗人的诗笺上都写过“春天”这两个透着绿意和活力的字眼。
李白有《春思》,杜甫有《春望》,岑参有《春梦》,韩愈有《春雪》,孟浩然有《春晓》,张若虚有《春江花月夜》……这些都是毫不含蓄,直接把春天放在诗题里的,那些写春却不着春字,言春却不露春字的诗作更是数不胜数。
说到唐诗的春天,最先提到的就是孟浩然这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寥寥二十个字,却几乎包含了春天所有的要素。春风,春雨,春花,春鸟,读完这首诗,整个春天已经在读诗者面前豁然铺开,春意扑面而来。
因为所处的环境的不同,个人性格的差异,以及人生际遇的影响,虽然同样是写春天,但每个诗人在诗里所抒发的感情却是大相迳庭的。面对同样的春天,有人欣喜难抑,有人触目伤怀,有人恋恋不舍,有人恨不能随春而去。
如孟效在《登科后》里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现出诗人何等的意气风发和欣喜若狂,人生一世有此一次也足够了吧?但同样是唐朝的春天,杜甫在《春望》里看到的却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流泪,鸟惊心,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态跃然纸上,不是春天不让爱,而是诗人无心去爱啊。不过杜甫也并非总是如此感伤,在那首著名的《春夜喜雨》中,就全是喜悦而没有悲伤了。一句“好鸟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无人能出其右。
在唐诗里,除了单纯的描写春天,以春喻人的更是不少。王昌龄那首《闺怨》,用一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把一个闺中少妇面对春天,赌物思人的神志写得活灵活现,令人回味无穷。
唐诗里的春天五味杂陈,因为春天里的诗人心态各异。
[本文作者 苑广阔]
翻翻唐朝诗人的诗集,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大诗人的笔端都曾在春天停留过,每个大诗人的诗笺上都写过“春天”这两个透着绿意和活力的字眼。
李白有《春思》,杜甫有《春望》,岑参有《春梦》,韩愈有《春雪》,孟浩然有《春晓》,张若虚有《春江花月夜》……这些都是毫不含蓄,直接把春天放在诗题里的,那些写春却不着春字,言春却不露春字的诗作更是数不胜数。
说到唐诗的春天,最先提到的就是孟浩然这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寥寥二十个字,却几乎包含了春天所有的要素。春风,春雨,春花,春鸟,读完这首诗,整个春天已经在读诗者面前豁然铺开,春意扑面而来。
因为所处的环境的不同,个人性格的差异,以及人生际遇的影响,虽然同样是写春天,但每个诗人在诗里所抒发的感情却是大相迳庭的。面对同样的春天,有人欣喜难抑,有人触目伤怀,有人恋恋不舍,有人恨不能随春而去。
如孟效在《登科后》里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现出诗人何等的意气风发和欣喜若狂,人生一世有此一次也足够了吧?但同样是唐朝的春天,杜甫在《春望》里看到的却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流泪,鸟惊心,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态跃然纸上,不是春天不让爱,而是诗人无心去爱啊。不过杜甫也并非总是如此感伤,在那首著名的《春夜喜雨》中,就全是喜悦而没有悲伤了。一句“好鸟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无人能出其右。
在唐诗里,除了单纯的描写春天,以春喻人的更是不少。王昌龄那首《闺怨》,用一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把一个闺中少妇面对春天,赌物思人的神志写得活灵活现,令人回味无穷。
唐诗里的春天五味杂陈,因为春天里的诗人心态各异。
[本文作者 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