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英语吧 关注:68,846贴子:215,649

回复:学习英语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重回顾旧帖,充满法喜感。


549楼2014-06-16 18:08
收起回复

    《新概念英语》于1997年做过一次修订,但这次修订意义不大。替换了少量几篇课文,这几篇新课文除了内容稍时髦一点之外,从语言上看不一定比得上旧版课文。再就是其他课文略作了修改,替换了一些过时的东西,例如将telegraph替换为email,将the first world war换成了the second world war。这些修改从学习语言上讲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有人说《新概念英语》这套书内容有些过时,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这套教材立足于精读教材,选文的语言质量是第一位的。课文的语言休说几十年前的,即使都选用19世纪的文章做精读教材,也应该没有问题。精读教材的选文,重要的是语言地道、精练,语言点涵盖面高,只要不比Defoe、Swift更早,语言都不算过时,没有问题。至于赶时代、读时文,那是泛读的任务,而不是精读的任务。


    551楼2014-06-18 17:52
    收起回复

      《识途篇》商务印书馆
      这本书非常不错,但我居然发现本书的有小妹发牢骚,这是非常郁闷的现实,可能是大家们水准太高,不太容易被人接受吧,我端午又翻完了一遍,发现很多东西都是有共性的,只是缺乏整理。
        那是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基本上所有的大家都是解放前学的英文,那个时候没有四六级没有雅思托福考,但那个时代的英文培养机制很值得参考的,这种不带功利性质,主要以培养学生兴趣和实际能力,尤其集中在阅读语料的大量输入教学模式可以说非常有必要在国内普及,而且很容易普及,可现在的教学统统都是做阅读题,阅读题也不好好做,从小到大从没有过读清读懂全文,一天到晚净是猜答案,猜答案,猜答案,做试卷,讲试卷,做试卷,讲试卷。
        另外这书也能看到很多八卦的,比如,葛传槼先生是那个时代的翘楚,素有南葛北许之说,但是小他十岁的王佐良先生就对他不感冒:葛教授,我认识。他的治学态度严谨,值得现在的人学习。但他的英语确实很一般,就是弄那几个词,倒蹬来倒蹬去。哈哈哈,这个就是标准学院派对自学成才泥腿子的不屑麼
        再比如,萧乾的口语,从他写的文章来看,恐怕不会很好,起码口音应该是比较容易能听出来的,流畅度和精准度当然应该会很高。
        再比如,李赋甯先生的英文清澈流畅,看起来真是舒服极了,相比较之下,胡文仲先生的英文感觉就没他的那麼好了,这个应该是年代的问题,两人相差岁数不大,但几乎是一整个年代的历史断层,不可多说。
        另外,这本书中,至少有30%的教授,是来滥竽充数瞎搞事儿的,一开口,就是含糊其辞瞎说话:英语嘛,很简单嘛,多读多听多写多翻词典自然成嘛。
        这书的品质就是被这些叫兽给注水了的。
        相比较之下,李赋甯先生,许孟雄先生,葛传槼先生等等各位,根本是毫不藏私,把毕生心得以洋洋数言娓娓道来,尤其是周珏良先生,简直就是业界良心好麼,文章把人感动的都快哭了!


      553楼2014-06-19 18:38
      回复

          本文先总结下《识途篇》共性:
          1,所有人都强调悦读的重要性:要大量读书,狂读,泛读反复读,个别在故纸堆里扑腾的老教授反复强调奥斯丁等老了吧唧的东西,周珏良就仗义执言:要多读理论性的文章,包括哲学,文艺理论,政治经济社会等等,还有百科,这样可以大幅提高英文的理解能力,综合性的书刊要多看。
          2,单词积累办法
          几乎没有一位叫兽是靠背什麼生词本背词典把词汇提高上来的——那个时代没有四六级没有雅思托福考,自然没有生词本,而背诵词典这种事儿,盛传全文背诵过COD的葛传槼先生自己都不赞同。
          他们都是通过大量查字典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像是高士其还是哪位先生说他初中教科书学的是一千零一夜,把一本词典翻烂了,里面每个生词都查,一个学期下来,词汇量暴涨。
          当然这个办法经过北大的伍君仪老师改良,已经适用於所有人了:取电子词典和任何一本书,大量翻阅,每两页只查一个单词,不影响阅读速度和流畅,每天起来翻阅词典生词本,还认识的就删掉,然后继续读,这样可以保证生词和阅读的有机增长,对毅力也几乎无要求,比大家的方法更值得参考,可谓是积累被动词汇的最好方法。
          3,无一例外统统都极度重视对小词的学习
          葛传槼先生说过,他喜欢阅读词典,但把词典整篇背下,就属於愚人的笨招,那些生僻词汇大而无用,必须对小词融会贯通,所以他挨个查阅了很多常见的,介词,动词,副词等等,并且逐条慢慢记诵,这样对英文的理解程度大幅提高,而且写的文章水准也节节攀高了,这方法在那个时代,识图篇里,几乎人人都提高了——一定要精研小词的使用法和搭配,现在却没人提,奇谈怪哉。
          现在条件好,各种资料层出不穷,网路上就可以找到Collins Cobuild的五星词频,大可以用柯林斯词典逐条查阅——葛先生那个时候用的是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例句万没有Collins Cobuild那麼丰富,也不如Collins Cobuild那麼易懂,可我们怎麼对待词频的?
          词频就是为了背单词方便,中学生背四星五星的,一般大学生背两星三星的,英专生背一星和不带星的。
          擦……
          今人学英文,对背诵的狂热程度远超旧人,《识图篇》中的教授们的英文,很多不比辜鸿铭差,都不推崇背诵为主体的学习法,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只能落个消化不良,孙瑞禾先生指出:英文学习重理解重变通重语法,辜鸿铭因为从小生活在国外,他的学习条件今人根本不可复制,必须要精研,方可学好英文。


        554楼2014-06-19 18:39
        回复


          555楼2014-06-19 18:42
          回复
            有人推荐我找你学习英语,我现在学习英语一个月,算是在累计单词阶段,我很想让自己达到与外国人简单沟通,还有努力通过4级6级8级什么级。我现在开始的是新概念第一册?麻烦给点指点吧虽然很基础但是我学的很认真


            556楼2016-05-17 17:07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59楼2023-08-05 08: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