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没有去留意港台和国内的流行音乐了,来美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与英文歌曲为伍.
今天在网上乱逛,突然发现好多音乐网站都提示我"杰伦新曲---一路向北",忍不住就D了下了听看看,毕竟他的歌,以前还是常听的,小周就算他很多负面新闻,但是能作词作曲,此为难能.
"一路向北..."
听完了,感觉吐字还是不清,曲风也依然没变,慢拍加混合电子乐,有种奇怪的感觉,脑里突然冒了词语出来:
"周郎才尽...?"
歌曲的开头,犹如听到了他两年前的单曲"轨迹",整首歌曲的背景以重鼓点感,外加主音电吉他和节奏电吉他的混音效果...
而曲干部分和他年前的单曲"七里香"基本无二,应该说是不如,"七里香"歌里面还穿插有小提琴和大提琴,轻逸的曲风,以及KEY盘不时点缀其中,另外那些零星的敲击声,不知道是否是用KEY BOARD变奏模拟杨琴还是是用真的,而最后部分转以强化木吉他的扫弦伴奏,使得歌曲主旋律由高潮激烈转静的时候不觉太唐突,反能做到添花的效果.
而"一路向北"也就是老四件:鼓(目前还听不出是12件套鼓,还是电子鼓),KEY BOARD,电吉,贝司.主音吉他加伴奏吉他,主音吉他一路加延音效果,部分地方加失真,偶尔还有点弦效果,中间一小段华彩;伴奏吉他一路指弹伴奏.
若说其歌曲的投入程度,或是其想表达的感觉(之所以不说表达的感情,是因为现在商业化炒作的歌曲太多,已经不能随便给其定义) 有很类似于早些年的"断了的弦",前部分以柔和中低音打下后段伏笔,曲中一个小高潮带入感觉,最后转加技巧性的变调唱高和假声,类似的风格还可以参见小周上张专集里的"借口",更是相似的感觉.
经过了这么多年,杰伦音乐依然没有太大的突破,而我想他自己也明白了这点,而且也不是我第一个这么评价了.以下是引用杰伦以前专集里的歌曲"外婆"的部分歌词.该歌--作词,和作曲都是周杰伦,我想多少有真实的心情和感觉蕴含其中
"...
表哥带我和外婆参加
她最最重视的颁奖典礼
结果却拿不到半个奖
不知该笑不笑
我对着镜头傻笑
只觉得自己可笑
我难过
却不是因为没有得奖而难过
我失落
是因为看到外婆失落而失落
大人们根本不能体会
表哥他的用心
好像随他们高兴就可以彻底的否定
否定我的作品
决定在于心情
想坚持风格他们就觉得还欧颗
没惊喜没有改变
我已经听了三年
我告诉外婆 我没输 不需要改变
表哥说不要觉得可惜
这只是一场游戏
..."
可以说到的是,在当时他还是很用心的作歌的,而且对于曲风是否该经行转型都有过考虑,在没有十分把握下,他还是选择了坚持风格.
可是这些年过去了,他还是没变,客观点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其实很明显的表面了杰伦的音乐能力开始止步了,如果说曾经是把锐利的宝剑,那现在就是有点钝的感觉.
小周红了后,频繁的参加各种商业活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绞和,原来那种简单的心情,对音乐的一种领悟,多少已有所改变,很早时他的名曲"简单爱",一种真实的生活态度娓娓到来(JAY曲),徐若萱的作词如何并没有得到多少人肯定,但是正是这种"非专家"写出来的东西才有感觉真实.述说那种简单温暖而又甜蜜(可爱女人).虽然现在号称完美合作的"方文山词,周杰伦曲"打造众多红曲,合作已被首肯,但仍感念那曾经的最初...
在这里说这些,并不是特指一个人,而是做个影射而已,也是一种期望,述说对事物和人的看法,在商业化运作包围着的港台音乐,希望在一路向北的同时都能用真诚的心来踏实的走每一步,听众并不是傻子,那份用心,是听得出来的.
有批判的味道吗?杰伦的粉丝们不要骂我,我只知道该文的开始和完成我都在听"回到过去"...
今天在网上乱逛,突然发现好多音乐网站都提示我"杰伦新曲---一路向北",忍不住就D了下了听看看,毕竟他的歌,以前还是常听的,小周就算他很多负面新闻,但是能作词作曲,此为难能.
"一路向北..."
听完了,感觉吐字还是不清,曲风也依然没变,慢拍加混合电子乐,有种奇怪的感觉,脑里突然冒了词语出来:
"周郎才尽...?"
歌曲的开头,犹如听到了他两年前的单曲"轨迹",整首歌曲的背景以重鼓点感,外加主音电吉他和节奏电吉他的混音效果...
而曲干部分和他年前的单曲"七里香"基本无二,应该说是不如,"七里香"歌里面还穿插有小提琴和大提琴,轻逸的曲风,以及KEY盘不时点缀其中,另外那些零星的敲击声,不知道是否是用KEY BOARD变奏模拟杨琴还是是用真的,而最后部分转以强化木吉他的扫弦伴奏,使得歌曲主旋律由高潮激烈转静的时候不觉太唐突,反能做到添花的效果.
而"一路向北"也就是老四件:鼓(目前还听不出是12件套鼓,还是电子鼓),KEY BOARD,电吉,贝司.主音吉他加伴奏吉他,主音吉他一路加延音效果,部分地方加失真,偶尔还有点弦效果,中间一小段华彩;伴奏吉他一路指弹伴奏.
若说其歌曲的投入程度,或是其想表达的感觉(之所以不说表达的感情,是因为现在商业化炒作的歌曲太多,已经不能随便给其定义) 有很类似于早些年的"断了的弦",前部分以柔和中低音打下后段伏笔,曲中一个小高潮带入感觉,最后转加技巧性的变调唱高和假声,类似的风格还可以参见小周上张专集里的"借口",更是相似的感觉.
经过了这么多年,杰伦音乐依然没有太大的突破,而我想他自己也明白了这点,而且也不是我第一个这么评价了.以下是引用杰伦以前专集里的歌曲"外婆"的部分歌词.该歌--作词,和作曲都是周杰伦,我想多少有真实的心情和感觉蕴含其中
"...
表哥带我和外婆参加
她最最重视的颁奖典礼
结果却拿不到半个奖
不知该笑不笑
我对着镜头傻笑
只觉得自己可笑
我难过
却不是因为没有得奖而难过
我失落
是因为看到外婆失落而失落
大人们根本不能体会
表哥他的用心
好像随他们高兴就可以彻底的否定
否定我的作品
决定在于心情
想坚持风格他们就觉得还欧颗
没惊喜没有改变
我已经听了三年
我告诉外婆 我没输 不需要改变
表哥说不要觉得可惜
这只是一场游戏
..."
可以说到的是,在当时他还是很用心的作歌的,而且对于曲风是否该经行转型都有过考虑,在没有十分把握下,他还是选择了坚持风格.
可是这些年过去了,他还是没变,客观点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其实很明显的表面了杰伦的音乐能力开始止步了,如果说曾经是把锐利的宝剑,那现在就是有点钝的感觉.
小周红了后,频繁的参加各种商业活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绞和,原来那种简单的心情,对音乐的一种领悟,多少已有所改变,很早时他的名曲"简单爱",一种真实的生活态度娓娓到来(JAY曲),徐若萱的作词如何并没有得到多少人肯定,但是正是这种"非专家"写出来的东西才有感觉真实.述说那种简单温暖而又甜蜜(可爱女人).虽然现在号称完美合作的"方文山词,周杰伦曲"打造众多红曲,合作已被首肯,但仍感念那曾经的最初...
在这里说这些,并不是特指一个人,而是做个影射而已,也是一种期望,述说对事物和人的看法,在商业化运作包围着的港台音乐,希望在一路向北的同时都能用真诚的心来踏实的走每一步,听众并不是傻子,那份用心,是听得出来的.
有批判的味道吗?杰伦的粉丝们不要骂我,我只知道该文的开始和完成我都在听"回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