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瞳万魔殿吧 关注:6贴子:961

【银瞳万魔殿】刷经验专用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银瞳万魔殿---------------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2-11-01 21:52回复
    http://v87y.usa.cc/7uB/ca9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2-11-01 21:5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听说 发图有经验
      八张五分
      不得不拿
      拿经验会手软
      顺带看看帖子
      顺便卖萌一下
      再泡个妞
      经验到手了~~~~


      IP属地:辽宁4楼2012-11-07 14:25
      回复
        听说发图给经验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就发个试试
        度娘不会骗人吧
        好像八张给五点
        凑个数
        应该够了
        经验到手走人!


        IP属地:辽宁通过百度相册上传5楼2012-11-08 12:00
        回复
          谢谢你的微笑,曾经慌乱过我的年华!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2-11-13 21:53
          回复
            第三九一章 帝国危机
            更新时间:2012-11-18
            瀛仁摇头道:“太子哥哥,我不会。”
            “不会什么?”
            “不回去与三哥争储君之位。”瀛仁道:“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一清二楚,绝不可能争得过三哥。而且……而且我从来也没有想过去做什么储君……!”他苦笑道:“太子哥哥,国之储君,便是明日之君,必须德才兼备,瀛仁无才无德,绝不可能。太子哥哥你放心,如果父皇真的想要废储,瀛仁便是被父皇责罚,也恳请父皇打消这个念头。”
            “事成定局,便算父皇无心废储,我也无心去继承大业。”太子语气坚定道。
            “那三哥……!”
            “朝中很多人都以为,本宫一旦被废,老三必是最合适的人选。”太子摇头道:“但是本宫却绝不会这样想。并非本宫瞧不上老三,也并非本宫对老三有什么成见,而是为我大秦江山考虑,我兄弟三人之中,唯有老三绝不能成为储君!”
            瀛仁不解问道:“这……这是为何?”
            太子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道:“去年福海道发生海啸,沿海无数村庄被大海吞噬,百姓死者数以万计,灾民更是几十万计,朝廷救灾,国库空虚,无力救援,致使数万人死于那场海啸,大多数是因为救援不力,死于海啸过后的瘟疫以及因为缺粮被活活饿死。如今尚有无数人无法重建家园,流离失所,迫于无奈,聚众为匪,为祸福海。”
            “同年,川中道大旱,国库空虚,无力赈灾,又致使无数百姓饥饿而死,家破人亡。”
            “去年年底,玉陵道大江决堤,奏折如雪片,国库缺银,缺粮,时至今日,大江提防还只是临时筑起,一旦泛洪,江堤随时会再次决口,到时候又是一场惨剧。”
            “今年开年,安邑道急奏,去年冬天大寒,冻死冻伤不少人,安邑马场的守军甚至没有配发冬装,竟有数十人被那场大雪灾冻死,而安邑境内的马匪更是趁机抢掠了安邑马场抢走两马上百匹。”
            太子的神色凝重起来,冷笑道:“这一切,归其原因,只是因为户部无银无粮。那些本来要受帝**护的百姓,就因为户部的空虚,要么死去,要么聚众而起,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匪患生起,必须要动兵围剿,这花费的军费,却又时常没有着落……!”他看着瀛仁,正色道:“你此去西山道,离开京城,也应该看到一些听到一些,国以民为本,如果百姓们无法生存下去,那么国本便即动摇,我大秦江山,又何谈稳固?”
            瀛仁皱眉道:“为何国库总是无银?我听老师说过,这几年朝廷的赋税一加再加,百姓甚至都不堪其苦,国库的银子应该十分充足,为何……为何赋税加了,银子反倒是少了?”
            太子淡淡笑道:“你明白我说的意思了。不错,赋税加了,银子却少了,这自然是要去问黄矩。大秦钱粮运转,父皇都交到他的手里,只有他最清楚那些银子去了哪里。”
            这园子里面风景如画,美不胜收,但是两位皇子谈论的话题却是十分的沉重。
            楚欢一开始还不明白太子与瀛仁谈话,为何要让自己跟在旁边,现在听到事情已经涉及到户部,隐隐明白了一些什么。
            “你既然听懂了我的话,那是否明白我为何会说老三不能为储君?”太子盯着瀛仁的眼睛。
            瀛仁想了想,才轻叹道:“太子哥哥,你是害怕三哥以后继承大业,会……会继续让黄家掌控天下钱粮?你是担心国库的银子,等到三哥继位之后,依然是如此空虚?”
            太子眉头舒展开来,笑道:“你长大了。老三继位,天下钱粮必定会继续被黄家把持,即使黄矩死了,他还有族人,黄门一族攀上老三,花了那么大的力气,要扶老三上位,其目的终究还是要为黄家的长远谋算。黄矩虽然已经贵为国公,但是你莫忘记,他是商人出身,骨子里唯利是图,他们冒险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黎民百姓,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在他们的眼里,从来没有什么国家为重!”
            “太子哥哥,瀛仁说一句不该说的话,你……你可不要见怪!”
            “你我兄弟,既然在这里,便无话不可谈。”太子含笑道:“你说。”
            瀛仁想了想,才问道:“太子哥哥,黄家这般放肆,父皇……父皇难道不知?大秦各处灾民众多,祸乱时起,父皇难道也不知道?”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2-11-18 15:11
            回复
              第三九六章 白衣背弓
              更新时间:2012-11-21
              长枪如电,楚欢的刀也不慢。
              太子赐下的血饮刀,乃是真正的削铁如泥宝刀,刀光闪过,长枪竟已经被血饮刀从中划断,那人有些吃惊,身在半空,长枪虽断,但是去势未消,以断抢继续往楚欢身上刺过去。
              楚欢一刀断了对方的长枪,对方长枪依然刺过来,楚欢却已经探出手去,电光火石之间,已经抓住了对方的长枪,猛地带过来,那人来势本就很快,楚欢这一带,那人对身体更是不由自主地迅速过来,那人知道事情不妙,但是身体却已经不由自己控制,陡然间感觉眼前刀光一闪,楚欢已经趁势将手里的刀锋探过去,刺入了那人的腹中。
              那人全身发寒,蒙面之上的两只眼珠子暴突出来,瞧清楚欢的脸孔,眼中竟是显出震惊之色,刀虽入腹,他却还是发出最后的声音:“错……错了……!”话没说完,楚欢一脚踢出,踢到那人的胸口,那人便已经从半空中被踢飞出去。
              此刻七八名蒙面人已经从四下里围上来,车夫早已经滚下车辕头,躲到马车下面,这些刺客却也不顾那车夫,都是往楚欢杀来。
              有两名刺客一前一后率先杀至,这两人的配合极其默契,同时腾身而起,从前后合攻楚欢。
              这两人出刀的速度都是极快,联手一击,已是算了楚欢前后出刀的各种可能,无论楚欢是前攻还是后击,另一人必定会全力施杀,即使不能取楚欢性命,也定然会让楚欢受到重创。
              但是很快,两人却陡然怔住。
              因为在他们即将施展杀招的一刹那,竟是诡异地发现,楚欢突然不见了,就如同鬼魅一般从眼前消失。
              楚欢当然不会消失。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两人一出手,楚欢就知道这两人必定经常在一起行动,甚至关系不浅,因为这二人出刀的时候,不需要任何的沟通,就能够做到心灵相通,将自己的前后两路尽数封住,而且这两人的刀法绝对不弱,犀利凌厉,攻击力极强。
              楚欢自信有足够的能力挡住一方的攻击,但是他也能判断出,即使自己能够挡住其中一面,另一人也必定会给自己造成极大的麻烦。
              好在他身处马车顶部,当两刀前后袭来之时,他已经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他的身体陡然一沉,从马车顶部重新落入了马车之内。
              马车中间虽然被石头砸出了一个大窟窿,但是里面的空隙却还是足够让楚欢容身,他落入那空隙之中,在那两名刀手看来,就等若是从眼前凭空消失。
              楚欢身体落下之时,却并没有丝毫的耽搁,手中的血饮刀已经斜上而出,血饮刀削铁如泥,刺入那刀手腹中更是如同没入豆腐之中。
              单刀出手,如凤鸣千里,千山清越。
              当血饮刀没入腹中之时,刀手才知道突然消失的楚欢已经在自己的身下,只不过他却已经来不及提防,楚欢的刀没入之后,迅速抽出,因为身后那名刀手已经探刀出来,往自己的脖子砍过来。
              身后刀手大刀砍下,“呛”的一声,两刀相撞,随机那刀手便匪夷所思地发现,自己一直视若宝物的大刀竟是瞬间从中断成两半,这一惊非同小可,楚欢根本不容他反应过来,血饮刀奋力挥起,刀光闪过,却已经划破了刀手的咽喉。
              从两名刀手跳上马车顶部,到楚欢砍杀两人,只是瞬间发生的事情。
              持刀横行,所向披靡!
              那些围杀过来的刺客显然也没有料到楚欢拥有如此神威,一个个惊讶无比,便在此时,却见一名极其高大的大汉手里抡着一根狼牙棒,正大踏步往楚欢这边冲过来。
              这大汉身若铁塔,体形不但粗壮,而且个头极高,楚欢个子已经不矮,但是与那人相比,最多只能到那个的胸口。
              这人手里的狼牙棒极是粗重,楚欢心中猜想,方才那块巨石,十有八九便是此人投掷出来。
              其他的刺客一时间并没有立刻冲上来,围在马车四周。
              那大汉眼睛很大,步伐极重,冲上前来,狼牙棒挥舞而出,也不是击向楚欢,而是扫向被巨石已经砸垮的马车车厢。
              “砰!”
              狼牙棒过处,车厢四分五裂,一截子木梁竟是飞了出去,楚欢也已经飞身跃下了车顶,落在街道上,刺客们却已经将楚欢围在了中间。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2-11-21 15:06
              回复
                楚欢双眉紧锁,他虽然知道自己这阵子在京城得罪了不少人,也明白很多人心里想取自己的性命,但却还是没有想到那帮人竟然这么快就动手。
                京中不比他处,虽然刺杀之事不少,但是那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否则很少有人真的会派刺客进行刺杀,毕竟在洛安京城,还存在着鬼魅一般的神衣卫,在京中如果有官员被刺杀,必定会引起风波,神衣卫无孔不入,任何人想要安排人行刺,都要掂量掂量后果。
                自己当日行刺驸马黄庭朗,那已经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便在此时,忽听得一名刺客失声道:“不对!”
                楚欢奇怪间,只听此人有些惊愕道:“此人是谁?”他看着楚欢,眼眸子里满是吃惊之色。
                “人错了!”又一名刺客也失声道:“不是他!”
                楚欢疑惑之间,猛地想起刚才使长枪被自己击杀之人,那人临死之前,也说了一声“错了”,楚欢当时也没有放在心上,此时听这两人之言,忽地明白,难不成这帮刺客并非是刺杀自己,行刺的是另有其人,自己只是误打误撞碰上来?
                “不要管,他杀了咱们几个弟兄,先杀了他再说!”有人厉声道。
                那拿着狼牙棒的巨型大汉怒吼一声,率先冲过来,气势如虹,便在此时,众人却陡然瞧见一道影子划过,那巨型大汉冲出两步,步伐减慢,随即所有人都吃惊地看到,那大汉竟是两膝一软,跪倒在地,脸上显出极其痛苦之色。
                “箭!”
                有人失声叫道。
                有人已经瞧见,巨型大汉的脖子上,竟然出现了一处血孔,竟不知道为何物所伤,等到有人喊出,才有人惊觉那是箭孔。
                箭如流星,一闪即逝,破体而出,惊天动地!
                一支箭竟然穿透了巨型大汉的脖子,生生透出一处血孔来。
                巨型大汉手中的狼牙棒落地,一头栽倒在地上,他巨大的身躯,只是瞬间就变成了毫无气息的尸体。
                刺客们此时也顾不得楚欢,纷纷向两边看去,终于有人瞧见,昏暗的巷子中,不知道何时已经多了一辆马车。
                那辆马车的大小竟然与楚欢所乘马车一模一样,此时那辆马车便静静地停在巷口,悄无声息,驾车的车夫静静地坐在车辕上,气定神闲,昏暗之中,一时间也是瞧不清那边的状况。
                楚欢眉头紧锁,他此时倒也能判断,巨型大汉被杀,必定与那辆突然出现的马车大有关系。
                刺客们一个个脸上都显出惊恐之色,握刀的手竟是有些抖。
                猛地听到一名刺客厉声道:“正主来了,拿下他!”第一个向那辆马车冲了过去。
                只是冲出几步,所有人就看到从那人的脑后陡然窜出一物来,那物余力未消,又是穿透了跟在那名刺客身后之人的脑袋,随后依然如电过来,从众人的眼前划过,没入黑暗之中,竟不知踪迹。
                那两人一前一后跑出几步,前面一人率先跪倒,后面之人也跟着跪下,两人跪在地上,身体动了动,随即一先一后栽倒趴在地上,身体只是抽搐两下,便都不再动弹。
                一支利箭,竟是穿透了两人的脑袋,而且还有力气没入黑暗之中,这等箭矢的威力,当真是惊天动地,匪夷所思。
                猛然间楚欢竟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显出惊讶之色。
                剩下的几名刺客早已经魂飞魄散,一时间都是连动也不敢动,固然不敢继续冲过去,甚至都忘了逃跑。
                一阵死一般的寂静之后,那辆马车的车帘子终于掀开,从里面出来一人,灵巧地跳下马车,背负双手,立于马车边上。
                白衣如雪,气质如水。
                这人一身白衣,如同白云一般一尘不染,非但衣服是白的,此人的头发竟然也都是白的,初看过去,只以为是百岁老翁,但是他的身体如同标枪一般挺直,毫无苍老之态,反而有着一股迫人的气势,一阵风过,白发飘起,犹如神仙。
                出手狠辣,却静如处子。
                这人身上背着一张弓,换做一般人,一身白衣背着弓总会很不协调,但是此人背弓,却绝无累赘之感,反而让人感觉说不出的协调,反倒是没有这张弓,会让人感觉他会少些什么。
                他的人与弓已经融为一体。
                弓为人,人即为弓!
                白衣背弓,蔑视天地!
                “你们知道我是谁,我也知道你们的来意。”白发人声音浑厚,他虽看起来儒雅似水,但是声音却带着钢铁般的磁性:“你们奈我不何,我却可以将你们片刻击杀,所以……不必再来无谓之人,人命总是珍贵的,我虽杀之如草芥,但却视之为生灵……!”顿了顿,显得十分疲倦地道:“都去吧!”
                刺客们面面相觑,终于有人一挥手,率先飞奔而去,余下众人也都飞奔而去,片刻间刺客们就已经没入黑暗之中,只留下几具尸首。
                -----------------------------------------------------------
                PS:有人说我更新慢,其实已经不慢了。我有时候也在想,如果有一天被人绑架,拿着枪顶着脑袋让我码字,一天让我码两万字,能不能出来,我思虑良久,估计还是宁可挨枪子也码不出来。
                日更两万,只有一种可能,有一个性感撩人的美女你生对我说:“沙公子,你若一日码出两万,奴家便与你.......便与你销魂巫山!”这还有可能码出来,可是.......可是有这样的好事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2-11-21 15:0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第三九七章 少白头
                  更新时间:2012-11-22
                  三刀四枪破天弓!
                  朝廷八大高手,破天居首。
                  白衣背弓,箭矢披靡,如此人物,楚欢第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名动天下的轩辕绍,那个十几岁便开始征战沙场,第一个爬上洛安京城城头的勇者轩辕绍。
                  轩辕绍年少成名,而且世人都知其箭术出神入化,但是真正见识到他箭术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按理说这样一个人物,应该是权势极重,无时不刻不会被人所注意。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立国之后,轩辕绍竟是没有再被派出征战,而是一直担负守卫皇宫的重责,这个职责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有时候却总被人所忽视,而且轩辕绍虽然勇冠三军,但是其性情却十分低调,在京中许多年,他却很少与京中官员来往,特立独行,很少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愈发显得悄无声息。
                  白发人背负双手,往这边走了几步,渐近过来,楚欢却终于看清楚,疑似轩辕绍的白发人年纪大约在三十五六岁样子,正值壮年,长相棱角分明,那线条硬朗的面部让他看上去就充满了十足的阳刚之气,唇上无须,唇下却有一簇白须,头上发丝如雪,一阵风过,白丝飘动,阳刚之中,又带着几分飘逸。
                  楚欢此时已经知道,这白发人如此年轻却满头白发,很有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少白头。
                  “好武功!”白发人扫了被楚欢砍杀的几具尸体,神情平和道:“如果晚来几步,就很难看到阁下如此犀利的功夫了!”
                  楚欢却已经拱手道:“如果不是遇到这些刺客,今夜在下也恐怕很难见识到轩辕将军的绝世箭法了。”
                  白发人微笑道:“原来你知道我是谁。”
                  “即使不认识将军,但是将军的箭法却已经不做第二人想,将军箭出,恐怕没有人不会知道轩辕将军的身份。”
                  白发人笑道:“我是轩辕绍,你可知道,你武功如果差一些,就很有可能成了我的替死鬼。”
                  楚欢道:“原来这些刺客是要来刺杀轩辕将军?”
                  “是。”白发人颔首道:“想我死的人很多。”
                  楚欢叹道:“有人想轩辕将军死,但是将军却有足够的本钱平安无事。反倒是在下,想我死的人只要真正下力气,我就可能横尸当地了。”
                  “你是哪个衙门的人?”轩辕绍上下打量楚欢一番。
                  楚欢拱手道:“下官是户部主事,楚欢!”
                  “楚欢?”轩辕绍思索了一下,忽地笑道:“扬威铁血园,殴打窦易的楚欢?”
                  楚欢尴尬道:“下官其实很奇怪,难道整个京城都知道下官殴打了窦易?”
                  轩辕绍哈哈笑道:“能够扬名,也未必是什么坏事。”回归头,吩咐自己的马夫道:“去招呼刑部的人过来,收拾这里。告诉他们,不用将事情闹大,只是冲着本将来的邪魔之人而已,不用闹得满城风雨。”
                  那车夫称是。
                  楚欢奇道:“将军知道这些人的来头?”
                  “来自何处,本将不屑知道,但是为何而来,本将却是略知一二。”轩辕绍淡淡道。
                  楚欢微微点头,却不好问。
                  轩辕绍笑道:“你差点因此而成为替死鬼,难道不想知道这些人为何而来?”
                  楚欢道:“想来是隐秘之事,下官不敢动问。而且下官就算知道,恐怕也没有什么作用。”
                  “你知道如果有作用,反倒不用让你知道了。”轩辕绍平静道:“如果换做是我,差点因此而死,不管结果如何,还是希望知道一些原因。”
                  楚欢笑了笑,并不说话。
                  轩辕绍忽然伸出手,张开手掌,手心之上竟然握着一件东西,楚欢见到那东西,心中立时吃惊不小,但是面上却竭尽全力保持了镇定。
                  在轩辕绍的手心,是一块石头。
                  这是一块光滑无比的石头,比鸡蛋要小一些,形为椭圆,石头的色泽竟是纯白之色,甚至比轩辕绍的白发还要白,极其的显眼。
                  月光之下,能够依稀看到这块石头的表面布满了一条条细小的黑线,纵横交错,如同人体的经脉一样。
                  这不是楚欢第一次见到这种石头。
                  这块石头与他收藏在刘家村郊外的那块石头几乎是一模一样,无论形状大小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是石头表面的纹路,都是那般的相似,如果不是因为这块石头是纯白之色,楚欢甚至以为轩辕绍手中的石头就是自己收藏起来的那一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2-11-22 11:44
                  回复
                    他从林黛儿身上得到的那块石头,乃是火红之色,看上去就如同是沾满了鲜血,又似乎是烈火煅烧过,而轩辕绍手里的这块石头,颜色却是完全不同,白亮如雪。
                    但是楚欢心里却十分肯定,如果不出意外,一红一白两块怪石,必定有着某种联系。
                    “这是?”楚欢皱起眉头,“轩辕将军,这是石头吗?”
                    “说是石头,它就是石头,因为无论是看上去还是摸上去,它都只是一块石头,无非是质料好一点的石头而已。”轩辕绍缓缓道:“说它不是石头,也可以不是石头,因为自从我得到这块石头之后,已经有几拨刺客前来刺杀本将,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这块石头,本将很难相信,如果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会有那么多刺客不顾性命前来夺取。”
                    楚欢奇道:“轩辕将军,你的意思是说,今夜这波刺客在这里埋伏,意图行刺,其目的只是为了得到这一块石头?”
                    轩辕绍微微颔首,将白色石头递过来,道:“你摸一摸,看一看,是否能看出这块石头有什么古怪?”
                    楚欢犹豫了一下,见到轩辕绍将白色石头已经送到自己面前,拱了拱手,小心翼翼接过,托在手心之中,那种光滑无比的感觉十分的熟悉。
                    除非上等玉石,一般的石头,哪怕再光滑,也会有石棱存在,就是手艺极好的师傅打磨,也会在石头上留下打磨的端倪。
                    但是这块石头显然不是玉石,如果真要比起来,只怕上等的玉石也不可能比这块石头更光滑,这块石头就似乎天然是这般摸样,没有半丝雕刻打磨过的痕迹,如同亘古以来,便是以这样的形态存在于世间。
                    楚欢记得清楚,自己得到的那块红色石头,握在手心之中,会有一种十分温暖的感觉,握的久了,甚至会发烫,但是这块石头的感觉却截然相反,这块石头刚入手的时候,就有一种凉凉的感觉,而且这种冰冷的感觉越来越明显。
                    楚欢看起来似乎是小心翼翼地观察,但是心里却是百思不得其解,充满了疑问。
                    当初那块红色石头,楚欢虽然看不透其中的玄妙,但是却明白那块石头绝不简单,恐怕隐藏着什么秘密,今日却十分突兀地在轩辕绍的手中看到了第二块怪石,他一时间根本想不通其中到底有什么关窍。
                    楚欢还记得,当初随同琳琅前往静慈庵拜佛,便发现了庵里面有天王殿,红色石的形状模样竟似乎与天王法冠上的法眼有些雷同。
                    他不知道这如何解释。
                    “楚大人可看出有什么古怪?”轩辕绍背负双手,云淡风轻地站着,凝视着楚欢,脸上还带着期盼之色,似乎还真希望楚欢也能看出石头的怪异之处。
                    楚欢细细看了看,终是双手呈上奉还,一脸惊奇道:“轩辕将军,这块石头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宝物!”
                    “哦?”轩辕绍眼睛一亮,问道:“何以见得?”
                    楚欢道:“下官握在手中的时候,感觉这块石头极凉,下官心中便想,如果是炎热夏季,有这块石头放在心口,那么身体会不会凉爽很多?如果真是那样,这石头还真是一件消暑的宝物。”
                    轩辕绍叹了口气,有几分失望,凝视楚欢问道:“楚大人只有这样的发现吗?”
                    楚欢露出惭愧之色,摇头苦笑道:“下官驽钝,也觉得这种石头很罕见,但是却实在瞧不出除了消暑之外,还能有什么作用?唔,或许用来观赏,毕竟物以稀为贵,罕见的东西,总是有其价值存在的。”
                    轩辕绍收起白色怪石,摇头道:“其实当初刚得到这块石头,本将也只是以为无非一件普通之物而已,但是一些不明来历之人几次三番行刺本将,而且前番更是从一名刺客口中得知他们想要得到这块怪石,本将这才感觉这块石头可能大不寻常。他们前赴后继,已经丢下了十多条性命,难道就是为了这样一个只能消暑的怪石而已?”
                    楚欢皱眉道:“这确实说不通。”又问道:“轩辕将军,下官斗胆问一句,将军为何不将那些人拿住,然后严刑逼供,至少该知道他们的来历。”
                    轩辕绍摇了摇头,看起来有些疲倦:“这些人只是奉命行事,他们只是拿了银子,替人办事,就连是谁雇佣他们的,他们也是不清楚。几次审讯,并无线索。”他背负双手,抬头望着天上明月,一脸迷茫道:“那人做事如此谨慎,自不是泛泛之辈,本将很想知道究竟是谁要从本将身上夺取这块怪石,他们要夺取这块怪石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
                    PS:推荐一本老人新书吧,有二十多万字,都市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2-11-22 11:44
                    回复
                      楚欢心中更是清楚,江淮道的天门道起事一旦不能迅速扑灭,如果被天门道众形成真正的军事势力,后果将不堪设想,江淮一乱,东海、金陵二道也绝不会太平,天门道到时候必将帝国的东南部搅得天翻地覆,再加上河北道还有青天王的势力,西北三道还面临西梁人的威胁,如此一来,帝国的半壁江山就已经地动山摇,天下大乱在所难免。
                      楚欢心在甚至在怀疑,是否是天门道的人知道西梁人要求和的消息,所以才突然起事,如此一来,帝国东南部一乱,就无法将全部精力放在西北,这样导致的结果,将会是西梁人很有可能出尔反尔,本来求和之心会因为帝国东南之乱变成继续进逼。
                      “这块石头古怪莫名,来历不清。”轩辕绍皱眉道:“天门道妖道横行,一群魑魅魍魉,本将便是担心这块石头是否隐藏这天门道咬人的秘密,鬼蜮之心,不可不防。”
                      楚欢拱手道:“将军所虑甚是。不过天门妖人想要在京城掀起风浪,绝非易事。”
                      轩辕绍笑了笑,摆手道:“罢了,已经说的太多了。”凝视楚欢道:“听说你在铁血园练过三关,轩辕胜才都败在你的手下,看来你的箭术确实不凡!”
                      楚欢立刻道:“轩辕将军取笑了,若是这天下还有人敢在轩辕将军谈及箭术,那无疑是班门弄斧。轩辕武尉箭法高明,楚欢的箭书定是在他之下,当日也只是投机取巧,侥幸而胜。”
                      便在此时,却听得一阵马蹄声响起,一队人马飞奔而来,身上都穿着刑部衙差的衣裳,一人飞马过来,翻身下马,快步过来向轩辕绍拱手道:“下官刑部主事姚侗,拜见轩辕将军!”
                      轩辕绍直接道:“牵一匹马过来!”
                      一匹马牵过来,轩辕绍令人将马缰绳交给楚欢,道:“你乘坐的马车,因我之故被毁,这匹马你可以先用着。”转向姚侗道:“处理现场,到此为止,不必张扬!”转身便走,忽地想到什么,回头向楚欢道:“楚欢,你若有空闲,可以往本将府中去一趟,本将很想看看你的箭术!”没有继续耽搁,大步而去。
                      楚欢微一沉吟,回转过去,见到那名驾车的车夫还趴在地上,过去轻声道:“王爷还在太子府,你重新去套车,免得明日误了接送王爷!”也不耽搁,翻身上马,拍马而去。
                      ……
                      ……
                      江淮道徽州之乱,楚欢很快就清楚了具体的情况,他身在户部,消息虽然比不得兵部那般灵通,但是江淮动乱,必然涉及到平乱之事,用兵则必然涉及到钱粮,所以户部得到的消息也并不为晚。
                      根据楚欢所知的消息,江淮天门道起事还真是有些偶然,起因却是与一位凌姓县令有关。
                      那位凌县令固然贪财,却更是好色,按照传闻,他听说辖下某村有一位花信少妇,在当地名声不小,容颜甚美,凌县令乔装打扮探视了一次,看中了那名有夫之妇,此后花费极大气力一直不能得手,最后原形毕现,竟是亲自带了衙役前往抢夺。
                      只是那位凌县令却没有想到,这一次带人前往,非但没有能够将那少妇抢夺回来,反倒是将性命留了下来。
                      原来那少妇一家都是天门道徒,得知县令带人抢夺,恰好当地就住有天门道人,于是恳求道人救助,那天门道众倒也痛快,立时召集了几个村子的男丁,聚众几百人,事先埋伏好,等到那凌县令带人抵达之后,村民在道人的带领下,将凌县令以及所带的几十名衙役尽数杀死,此后更是一不做二不休,聚众打入了县城。
                      谁也没有料到,短短不到十多日,以那座县城为忠心,那些一直隐藏在百姓之中的天门道道士纷纷召唤徒众起事,目标直指徽州城,四面八方上万信奉天门道的百姓群起而起,纷纷打出了天门道的太极八卦老君旗,从四周汇集,在徽州城内的天门道众帮助下,里应外合攻入了徽州城内。
                      天门道众入城之后,烧杀抢掠,犹若土匪,粮仓银库具备抢夺,城中四处纵火,无数百姓逃离,而徽州知州亦是在徽州军的保护下,杀出了一条道路,往江淮道府城报讯。
                      江淮道总督调集禁卫军、各州州军围剿天门道众,倒是在短时间内将天门道众赶出了徽州城,但是事态却并没有因此而好转,江淮五州之地,徽州率先大乱,其他数州的天门道众群起响应,虽然暂时尚不能与官军相抗,但是加入天门道起事的百姓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官兵亦是受天门道蛊惑,摇身一变,反水从官军变成了乱军。
                      江淮道如今乱成一团,官军每日都在围剿天门道众,但是从那边传来的消息,天门道众非但没有因此而有所衰弱,反倒是每天都在以极其庞大的数目增涨。
                      楚欢那也从轩辕绍得到消息之后,不过短短三五日,从江淮传来的消息,天门道已经占据了数座县城,而且五州之地,已经有三州之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暴.乱,其声势和蔓延的速度,甚至远超过之前河北道的青天王之乱。
                      江淮道各地的士绅无奈之下,各自聚集了私人武装,用来保护自己的财富,禁卫军、州军、私人武装、天门乱党、趁火打劫的土匪,江淮道乱成一窝粥,兵部和大理寺那头每日里都是谍报纷飞,而户部这头也开始紧张起来。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2-11-22 15:44
                      回复
                        欧阳志显然也知道自己的举动很有可能得罪郎毋虚,小心翼翼道:“诸位,下官斗胆直言,借条购粮,定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左右看了看,见众人都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硬着头皮道:“天门道作乱,受害的固然是朝廷,是无辜百姓,但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便是江淮地区的士绅商家,天门道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大肆抢掠士绅商家,那些士绅和商家如今都是坚定地支持朝廷,他们在各地都有人脉,而且下面也还有庄丁护院,这些如今据说已经被组织起来,协助朝廷围剿天门道。”
                        “他们都是受了朝廷的恩惠,如今天门乱匪作乱,他们自然也要出一份力。”郎毋虚道。
                        欧阳志道:“效忠朝廷固然有道理,但是……但是下官以为,他们协助朝廷剿匪,目的也还是要保住自己的财富而已。”
                        众人都不说话,但是心中却也知道欧阳志所言是真,只是这话说的太过直白了一些。
                        “如果朝廷用借条购粮,将他们此刻视若金子的粮食收归官有,下官担心……!”欧阳志神情凝重,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胡不凡冷笑道:“你是觉着若是借条购粮,那些士绅商家会不服?”
                        欧阳志点了点头。
                        “他们有今日,乃是朝廷的恩赐。”胡不凡冷冷道:“如今朝廷有事,从他们那里借粮,他们难道还敢造反不成?”
                        欧阳志叹道:“话虽如此说,但是那些人将自家财富看得比性命还重,未必能体会朝廷的良苦用心,若是借条购粮,只怕他们会以为是朝廷要强收他们的粮食,那帮人……那帮人心中十有八九会生出怨恨之心。”
                        郎毋虚皱眉道:“咱们户部出具借条,并非强征,只是暂借。”
                        “对他们而言,暂借和强征的结果,都是将他们手里的粮食拿走。”欧阳志小心翼翼道:“即使有些人能够明白其中道理,但是下官以为,大部分人却还是不会明白。”
                        胡不凡一拍桌子,冷哼道:“朝廷有难,全力剿匪,这也轮不上他们服不服气,本管还不相信,他们难道因此而反了不成?”
                        欧阳志道:“即使不反,只要他们的心不与朝廷在一起,对咱们的剿匪大事,也必定生出麻烦。天门妖人无孔不入,若那些士绅商家存了怨恨之心,就只怕天门妖人趁虚而入,大肆拉拢,地方门阀在当地本就根深蒂固,很有势力,一旦他们与天门道搅在一块……!”
                        金部主事立刻道:“欧阳大人,你这只是危言耸听而已。本官就不相信,因为一点点粮食,他们就会与天门妖人混在一起,与朝廷为敌?天门道迟早要被剿灭,他们难道不想想若是剿灭天门道后,他们的下场会是怎样?”
                        “不错,危言耸听!”
                        “一帮士绅商家而已,何足为虑?”
                        “欧阳大人,部堂大人和侍郎大人此计甚妙,乃是当下解决江淮粮草的绝妙之策,你如此瞻前顾后,若是依你之言,那是错失良机。”
                        众官员都是七嘴八舌,对欧阳志的顾虑显然是不以为意。
                        欧阳志张了张嘴,终是摇头退了下去,并无说话。
                        胡不凡扫了众人一眼,忽地将目光落在楚欢身上,问道:“楚大人,你觉得借条购粮此议如何?”
                        楚欢起身来,拱手道:“下官入主度支曹,如今也只是知道统算事务,对于粮草事宜,还真是不清楚,惭愧之至。”见不少官员对自己投来轻鄙之色,淡然一笑继续道:“不过下官以为,欧阳大人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如果地方门阀与朝廷一心,天门道虽然人数众多,但也只是乌合之众,用心谋划,处理得当,应该是能够平定下去,但是一旦门阀士绅与天门道混在一起,情况必将大不相同,此消彼长,想要轻易平定匪乱,只怕不会太容易。”
                        胡不凡“哦”了一声,一副不以为然之色,随即道:“此事事关重大,本官需要好好思量一番才是。”抬手道:“你们先退下吧,本官要好好静一静!”
                        等众人告退,胡不凡却叫住了郎毋虚,关上门,才低声道:“江淮之事,非同小可,还需要与老国公好好商议一番。不过金陵仓乃是我们最后的粮仓之地,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动,否则到时候其他地方出了乱子,无粮可调,你我只怕都要掉脑袋!”
                        郎毋虚忙道:“大人说的是。”
                        “至若购粮,你的法子倒是不错,本官倒不相信那些士绅商家真的因为一点粮食,敢与朝廷作对。”胡不凡凑近低声道:“银库里的银子已经不多,还要应付各项开支,花重金购粮,那是万万不能的。”
                        郎毋虚皱眉道:“欧阳志此人总是不大听话,部堂大人,是否……!”
                        不等他说完,胡不凡已经摇头道:“欧阳志是老国公钦点的人,这人虽然有时候有些不听话,但毕竟是自己人,而且还是有些本事的,不用与他计较。”顿了顿,眼中显出冷厉之色,道:“倒是楚欢,接下来户部事情众多,咱们办差,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这小子每天都盯着咱们,让本官身上实在有些不自在,就怕被他拿住了什么把柄……不成,此人在户部,本官如芒在背,必须赶紧想法子把他弄出去。”
                        郎毋虚道:“楚欢做事谨慎的很,下官一直盯着他,却始终没能找到把柄。”
                        胡不凡低声道:“本官这些时日必定有许多事情要办,一时也没有精力去管他。不过若不除掉此人,对咱们的威胁实在太大,这样吧,你这阵子多与他走动,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此人不可不除啊。你是本官身边最得力之人,以你的才智,要除掉此人,应该不是难事。”
                        郎毋虚勉强笑道:“大人吩咐,下官竭尽全力去办!”
                        胡不凡似乎想到什么,更是压低声音道:“老国公那头,最近可能要对帐,最近可不能出现任何岔子。”
                        “下官明白!”郎毋虚低着头,眼中却是划过一丝怪异之色。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2-11-23 13:52
                        回复
                          第四零一章 剿抚并用
                          更新时间:2012-11-24
                          楚欢回到度支曹,还没喝上一杯茶,门外就响起声音:“楚大人很忙吗?冒昧打扰,还不要怪责。”
                          楚欢回头去看,却见到是仓部主事欧阳志竟然过来,有些意外,怔了一下,忙笑道:“是欧阳大人,快请进,快请进!”他在户部这阵子,除了度支曹的部下过来禀报公务,部院里还真没有几个人过来与他说话。
                          欧阳志进了来,楚欢叫了人奉茶,这才坐下道:“欧阳大人前来,不知有何指教?”
                          欧阳志神情有些尴尬,想了一想,终于问道:“刚才在部堂大人那边,楚大人也说不可借条购粮,是否真的如此认为?”
                          方才户部主事以上的官员都参加了会议,众多官员之中,除了欧阳志,就唯有楚欢不赞同借条购粮。
                          楚欢想了想,缓缓道:“凭心而论,欧阳大人的重金购粮,其实是平定天门动乱的极佳策略。”
                          “哦?”欧阳志笑问道:“楚大人此话何解?”
                          “天门道虽然闹得很凶,但是毕竟只是一群百姓在苦难之下被谣言蛊惑才造反,说起来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只是凭借着一时愤怒烧杀劫掠而已。”楚欢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才缓缓道:“真正的战争,考虑到的因素实在太多,除了人数兵力,还要考虑粮草、装备、训练、战略、战术等等一些列因素,而天门道作乱,不过是啸聚而起,虽然占据了几座县城,但是他们的整体战略显然还是十分的模糊不清。他们没有坚实的据点,没有经济保障,没有后勤保障,甚至连作战必须的装备都无法保障,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如果朝廷能够充分利用地方门阀的实力,通力合作,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便会将江淮之乱平息下去。”
                          欧阳志闻言,情不自禁点头。
                          楚欢看了欧阳志一眼,继续道:“重金购粮,从某种意义来说,确实能够将粮食掌握在朝廷的手中,不但可以解决军队的粮草问题,而且能够根本上断绝天门乱匪的粮草保障,只要粮草在官军的控制之下,那么天门道就算想抢粮,也无处可抢,任何一支作战力量一旦断绝粮食,很快就会陷入崩溃之中。天门道虽然抢掠了不少粮食,但是除了手头上所有,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后勤保障供给,他们的人数越多,手头上的粮食消耗的越快……!”
                          欧阳志立时拍手道:“不错,只要没有了粮食,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王师所至,定可将那群天门妖众一扫而光。”
                          楚欢摇了摇头,笑了笑,似乎想说什么,但是终究没有说话。
                          欧阳志看出楚欢有话要说,忙道:“楚大人是否有什么话不便出口?”顿了顿,压低声音道:“楚大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欧阳志虽然算不得君子,却也不是小人,今日请教,纯属私谈,出了这个门,便一个字也带不出去的。”随即想到楚欢如今的处境,未必会相信自己,叹了口气,道:“不过我也不会强人所难,楚大人若是不方便说,大可不言!”
                          楚欢抬手笑道:“欧阳大人请用茶!”等欧阳志端起茶杯,才轻声道:“楚某只是觉得,如果朝廷真的能够断绝天门乱党的粮草,接下来却未必需要用兵赶尽杀绝。”
                          欧阳志一怔,不解道:“楚大人的意思是?”
                          “其实剿匪,并非只有刀兵可用。”楚欢含笑道:“除了一个剿字,还有一个抚字也是大可做文章的。”
                          “抚?”欧阳志熟悉钱粮,却不通军事,楚欢之言,他一时却还没有明白过来。
                          楚欢道:“对付江淮之乱,剿是必须的,但是想要安定江淮甚至是东南,却也离不开抚。没有剿,便难以抚,但是只剿不抚,江淮之乱却未必能够根除。”
                          欧阳志肃然拱手道:“请楚大人指教。”
                          楚欢道:“朝廷大可先用刀兵,给予天门道众施加巨大的军事压力,让他们感受到朝廷对于叛乱绝不姑息,另一面则是按照欧阳大人的策略,朝廷拿出一笔银子来,重金收购江淮粮食。如今天门匪乱还只是一隅之地,尚未有形成太大的气候,虽然被他们占据了不少县城,也抢得了不少的粮草金银,但是江淮的粮食大部分还是在士绅和粮商的手中,朝廷如果借条购粮,江淮地方门阀只以为是朝廷强行占粮,他们心中必生怨恨,但是拿银子去购粮,他们必定是愿意将自己手中的粮食出售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2-11-24 16:32
                          回复
                            第四零三章 火上浇油
                            更新时间:2012-11-25
                            安国公府。
                            作为帝国第一重臣的府邸,只从府外看去,你不会觉得这座府邸防卫有多严密,除了府门外多了几名守卫,并不比普通官员戒备森严多少。
                            但是知道底细的人却十分清楚,这座宅子内部,却可以称得上步步陷阱,任何人只要踏入这座府邸之后,每走一步,都完全在府内眼睛的监视之下,而且你猜不出暗中究竟有几双眼睛盯着自己,更猜不出有几支弩箭对着你的要害。
                            但凡大户人家,都会有家丁奴仆,更别说京官大员,几乎都养有家丁护院,但是论起护院的强悍,自然无出安国公府之辈。
                            极少数人知道,安国公府的家丁护院,那可都不是普通角色,黄天都乃是武京卫指挥使,武京卫的将士,在左右十二卫军中,那可是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安国公府邸里的家丁护院,其实有很多就是黄天都从武京卫中甄选出来,那个顶个都是精悍勇士,而且对这些人的来历知根知底,大加收拢,十分忠诚,在安国公府,就算是一个端茶上水的普通家仆,也莫小瞧他的身手,更别说负责安国公府安全的护卫。
                            “借条购粮,是郎毋虚想出来的法子?”安国公黄矩手持狼毫,在纸上笔走龙蛇,他虽然年近七旬,脸上布满了岁月雕刻下来的痕迹,但是那一双眼睛却依然有着光彩。
                            黄天都大马金刀坐在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而户部尚书胡不凡则是半边屁股坐在下首,神情恭敬,连背脊都挺得笔直。
                            “是。”胡不凡小心翼翼道:“欧阳志提出户部拨银下去,重金购粮,但是库里的银子应付的方面太多,如果将江淮之地的米粮收拢起来,将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目,郎毋虚建议由户部出面,令江淮户部司出具借条购粮。”
                            安国公也没有抬头,依然颇有雅兴地泼墨作画,问道:“那你觉得该怎样办才妥当?是借条,还是拨银?”
                            胡不凡犹豫了一下,才小心翼翼道:“下官以为,如果能够用借条将粮草都收拢起来,那也不失为上策……不过,不过下官驽钝,今日前来,还是恳请老国公拿个主意,老国公睿智无比,着眼大局,您老拿了主意,下官心中便有底了。”
                            安国公并没有立刻回答,手腕子灵活地转动几下,这才轻轻搁下狼毫毛笔,轻抚白须,看着自己的画作,抬头向胡不凡道:“不凡,你过来瞧一瞧,老夫这幅画如何?”
                            黄天都皱起眉头,急道:“父亲,这都什么时候了,商议正事要紧……!”他还没说完,安国公便斜眼瞥了他一眼,皱眉道:“欲图则缓,你都四十多岁的人了,做事还这么心急火燎,如何能成大器?”眉宇间带着几分不满,黄天都虽然在帝国也是位高权重的人物,但是对安国公却还是十分的敬畏,安国公这样一说,他便不敢多言。
                            胡不凡则是起身来,恭恭敬敬走过去,仔细看了看桌上的画,竖起大拇指道:“好好好。老国公这幅画当真是绝妙之作。”
                            “哦?”安国公抚须微笑道:“好在哪里?”
                            胡不凡指着画作道:“山势磅礴,林木依依,山边这条大河曲折流过,唔,这担水之人似乎是个出家人,气势磅礴之中,却又带着出家人的空灵之气,妙不可言,如此画作,也只有老国公挥天之笔才能描绘出来。”
                            安国公神情淡定,依然带笑问道:“除此之外呢?”
                            “除此之外……!”胡不凡笑得有些尴尬,道:“下官驽钝,还请老国公指点。”
                            “隐寺!”安国公平静道:“看画不看表,要看藏在其中的意思,你只看到山,看到水,看到一个和尚担水,可曾看到寺庙?”
                            胡不凡一愣,又打量了几眼,终于明白过来:“画中无寺庙,但是有和尚担水,那就说明寺庙不远,隐在深山林木之中。”
                            安国公微笑点头,道:“不错。有些事情,到来之时,千万不要只被表象所迷惑,抛去表象,发现隐藏于其中的机遇和秘密,这才是最重要的。”示意胡不凡坐下,他自己亦在楠木大椅子上坐下,神情变得严肃起来,问道:“不凡,你觉着应当开具借条购粮?”
                            “这个……还要请老国公指点!”
                            黄天都插言道:“糊涂透顶。”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2-11-25 16:3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为何?”安国公看向黄天都。
                              黄天都冷笑道:“天门乱匪,乌合之众,想要平定,也并非难事,但是若真是借条购粮,我可以断言,江淮之乱必定波折更大,或许没个三两年都无法平定。”
                              胡不凡额头冒汗,忙道:“二爷说的是!”
                              安国公生有三子,黄天都排行第二,黄氏一族出自安邑,长子如今就在安邑为官,三子虽然在朝中为官,但是能力有限,一介纨绔,三子之中,掌权最重的便是次子黄天都,私下里,不少官员都称呼黄天都为二爷,亦可见黄氏一族在大秦帝国的地位。
                              安国公凝视黄天都,问道:“何出此言?”
                              黄天都倒也痛快,道:“父亲,咱们曾经也是安邑门阀,有一点你很清楚,官府所谓的借,在咱们的眼中,从来都与抢没有什么两样。当年你也说过,咱们黄家曾是安邑郡首富,看着威风得紧,但是哪里少得了官吏的压榨,美其名曰是借,有借有还,欠条还正儿八经地留给咱们,可是那些借条后来都烂成了粉末,也不见官府有半分的偿还。”
                              胡不凡有些尴尬道:“二爷,咱们户部出具欠条,不会那样!”
                              “你们不会,但是江淮门阀会相信?”黄天都摇头道:“他们不会相信,他们只会以为你们是趁火打劫,是变相抢夺他们的粮食。”
                              黄天都出身门阀,自然最清楚地方门阀的心思。
                              胡不凡显出紧张之色。
                              “我可以断定,若真的借条购粮,江淮必定有不少门阀将会与朝廷分道扬镳。”此时书房之中也就三人,黄天都在这里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若是我如今是江淮门阀,手中有大量的存粮,官府却要借条购粮,老子第一个就不服,就算不真的摇旗造反,暗中也必定给官府一点颜色看看。他们要粮?老子宁可去和天门道商量,低价将粮食卖给他们,天门道也缺粮,老子不相信他们不要粮食。”
                              “住口!”安国公冷喝一声。
                              黄天都有些不服气地止了话头。
                              胡不凡尴尬道:“二爷的意思,下官明白了。这借条购粮之事,就此作罢,下官另想办法,实在不成,就拨出一笔银子,让江淮户部司派人与各家粮商士绅好好商量,价格不能太高,既不能让朝廷为难,也不能让他们亏着。”
                              安国公不动声色问道:“你是准备让户部出银购粮?”
                              胡不凡急忙道:“二爷说的有道理,下官先前糊涂,没能想明白,二爷指教,下官豁然清楚过来,所以……!”
                              “他糊涂,你也跟着糊涂?”安国公不等胡不凡说完话,淡淡道:“方才让你看这幅画,还以为你懂了什么,现在看来,依然是懵懂不知。”
                              胡不凡脑子有些乱,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安国公瞅了黄天都一眼,淡淡道:“你就这样急着让江淮之乱迅速被平定下去?”
                              黄天都一怔,不解道:“父亲,难道江淮还要让它乱下去?江淮乃是大秦粮仓,若是天门乱匪不能迅速平定,国库粮仓必然空虚,真要是被天门道闹上一两年,帝国粮食必定出现危机。”顿了顿,又道:“而且据我所知,不但是江淮,东海、金陵也都有天门道众活动,如今江淮天门道众造反,如果不给予重创,让天门道得势,那么东海和金陵的天门道众恐怕也用不了多久便会群起而乱。江淮之乱,就是一把火,朝廷必须在这把火烧大之前熄灭它,否则等到这把火烧的越来越旺,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
                              安国公靠在椅子上,安静地挺黄天都说完,才淡淡问道:“你说完了?”抚须道:“莫看江淮闹得乱,乌合之众,成不了大气候,但是江淮之乱,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机会?”胡不凡奇道:“老国公,这话从何说起?”
                              安国公平静道:“老夫倒希望江淮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如今江淮总督柳生魁和程嵩两人还能控制局面,只是这把火再多烧一烧,连东海也烧进来,那么就凭柳生魁他们的能耐,只怕是难撑大局。”
                              黄天都和胡不凡互相看了一眼,都是有些茫然,根本弄不清楚安国公这话究竟有何含义。
                              安国公自然也看出二人的茫然,只是淡淡一笑,道:“他们撑不住,朝廷总要派人去收拾残局的……!”顿了顿,若有所思,却并没有顺着这个话题直接说下去,而是像胡不凡道:“不凡,你今夜回去,就连夜拟上一道折子,递交到门下省,唔……这样吧,让郎毋虚等几名户部要员一同拟折子上来吧,不说别的,就是建议朝廷借条购粮!”
                              黄天都睁大眼睛道:“父亲,你……你真的准备这样做?”
                              安国公抚须道:“老夫就是决定这样做。”
                              “为何要如此?”黄天都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已经看出其中的危险,只会让江淮自乱这把火越烧越大,安国公却为何不是选择以水灭火,反倒要火上添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2-11-25 16: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