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头来过sky吧 关注:5贴子:663
  • 6回复贴,共1

[转] 大司马骠骑将军 霍去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 大司马骠骑将军 霍去病


十八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二十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二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 ­

­
霍去病,一个代表着青春、勇武与奇迹的名字。 ­


­ 他一生数次统帅大军横扫匈奴,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 ­


­ 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却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仿佛一颗流星一般,划过夜空,耀眼夺目,但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


­ 霍去病的胜利是不可否认的,六击匈奴、每战皆捷,你说他天幸也好,说他有神灵相助也好,但请不要忽视他每一次孤军挺进,以少战多时所承担的凶险、困难。这绝对是需要大决断,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才能做到的 ­


­ 汉匈战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在这无数英雄中独以少年霍去病最引人注目。霍去病,一个遥远的名字,已经模糊的身影、却还有依然滚烫的血性和悍勇。历史、传说,都已经锈蚀斑斑,依然清晰的是风骨和风华。有人说过:战争是人类创造的最高成就,霍去病就是如此,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死。由于他的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言包含为国家而牺牲个人幸福的至高思想境界,被永远定格在历史的丰碑上,他天然的尚武精神似乎显得不怎么重要,以致于被一代代人刻意淡化。 ­



IP属地:湖北1楼2012-11-02 03:51回复


    ­
    去时儿女悲,归来胡茄竞。试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

    ­这是一首在一般古诗选本中很难找到的诗,但是它却能让人过目难忘。诗的作者也不是才情出众的文人骚士,而是南朝梁时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曹道宗。在感受这首诗雄豪气度的同时,不难发现曹道宗对汉朝名将霍去病有着一种的特别喜爱与崇敬。 ­

    ­
    元朔六年,他再次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霍去病一再请战,大将军卫青让他率领其麾下八百羽林寻找匈奴作战,凭一腔热情和血气之勇,率领八百骁骑一往无前地向北奔去。莽莽草原,人迹全无。将近黄昏,忽然发现前方远处有一片匈奴的营帐 后证明是匈奴王庭所在地,当即命部下衔枚而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过去。匈奴兵根本没想到汉军会这么远地杀来,顿时一片混乱。800骁骑个个勇猛无比,霍去病身先士卒,首先闯入匈奴营帐, 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 战果空前 斩获匈奴首虏二千零二十八级,活捉相国、当户、季父罗姑比,斩单于祖父若侯产 而霍去病的八百骑兵则全身而返 大喜过望的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此战,给右贤王和单于主力以沉重打击,迫使其退至大漠以北苦寒地区,巩固了河南地区,切断了匈奴东部和西部的联系,为尔后出击河西(今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之匈奴和打通河西走廊创造了有利条件。 ­

    ­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


    


    IP属地:湖北2楼2012-11-02 03:51
    回复

      元狩二年春,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精骑一万人,从陇西出发,攻打匈奴。 ­


      二十岁的将军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且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王、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在这场战斗中,霍去病和他的部下迎战以逸待劳的匈奴军队,完完全全是以从上到下都视死如归的决心奋勇拼杀。最终,霍去病取得了惨烈的胜利,一万精兵仅有三千人回师长安。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死于战阵,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做了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


      ­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 ­

      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


      ­ 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
      


      IP属地:湖北3楼2012-11-02 03:51
      回复



        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汉军的王牌,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在这场战争的事前策划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匈奴单于主力,结果由于情报错误,最终大将军卫青与匈奴单于主力进行决战,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 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方才回兵。 ­

        ­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二岁。 ­


        ­ 此战彻底打跨了左贤王战略集团,是消灭右贤王战略集团之后又一大胜利。出征漠北过后,单于远遁,漠南再无王庭。此战让匈奴彻底战败,应了另一位汉朝名将陈汤的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
        这个时候,霍去病的胜利已经根本不存在天幸的成份,五万精骑乃一支无敌王师,基本是见谁灭谁的实力,胜负其实早在开局之前已经决定。汉武帝之所以举全国之兵,穷一国之力而要毕其功于一役也是出自对霍去病统兵能力的无比信任。这个马背上的强悍民族终于在大汉王朝的倾力打击下,在不世名将霍去病的铁血征阀下引马而去,不窥阴山。这次漠北战役是霍去病生命中的顶峰,但也是少年将军的最后绝唱,一代战神的传奇在这里画上一个句号。 ­
        


        IP属地:湖北5楼2012-11-02 03:51
        回复
          霍少,你是我永远不变的偶像,你伴随着我成长,很多次想要放弃时,因为想起你我才能坚持下去。


          IP属地:湖北7楼2012-11-22 15:20
          回复










            IP属地:湖北8楼2012-11-22 15:35
            回复
              偶像是什么?大概就是心怀希望,自己想要做到却没做到,别人却做到的缘故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18 03: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