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过桃花面
来回穿梭在宫道上,迎着盛夏的清风,不禁闭上双眼,刹那间,竟有种幸福的感觉。
在“东方绚华大系”的第一本创作里,首先选择了满族,而《清风拂面》其书名由来与本书的图文创作,全凭“感觉”而来,我无法解释这种心境。
在出版公司 的安排下,赴上海出席一场动漫活动前,先行企划让我到北京取材,在北京四天马不停蹄的行程中,皆由公司的副总陪同,并受到北京两位老板招待协助。为了这本书和我的心愿,经由太多长辈和朋友的协助和成全,我在这里衷心铭谢。在取材的四天中,太多的不可思议之事让我这趟行程永难忘怀。
这本书,先前便经历一段颇长时间的企划和资料结集,更于二00四年六月前往北京进行为期四天的取材工作。二十七日到达北京,次日即进紫禁城取材,虽然这并非第一次进故宫,但这次是怀着“倾听”的心情而来,以难得的“因缘际会”,得以行走在杳无人迹的宫道上,抚摸着朱红色班驳的宫墙。
那日道上很净,风吹拂柳叶竹枝,轻响起婆娑轻语,使我不禁暗自咀嚼着人事全非的往事。在那被阉割的封建王朝里,太监和宫婢们是否靠在这高墙边低泣喟叹?墙上班驳的痕迹,是泪斑、也是岁月吧!在我遥想当年之际,东西六宫仿佛也传出阵阵的啜泣声。我抚摸着数百年的梁柱窗棂,凝望着游客从不曾留意的一隅,是潜意识里的感觉吧?我频频回顾盼望,似乎一回头就能瞥见过去踪迹……
当我歇坐在廊阶上,仰望着天,眼角余光总会有一抹黄瓦红墙的存在,原来,在宫中引颈仰望苍穹,竟会是如此渺小……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寂寞的人儿却背负着太多的梦想和奢望,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斗争。然而,得宠的却不一定是赢家,禁宫中的是非恩怨,只会让人陷入华丽的深渊中沉沦。遥想至此,不由得感叹这般让我魂系梦牵的归所,竟是前人的天堂也是炼狱……
偌大的宫廷牵绊着无数片段残余的记忆,而陪着我的副总,骑着脚踏车栽着我来回穿梭在宫道上,我迎着盛夏的清风,不禁闭起双眼,刹那间,竟有种幸福的感觉。
在故宫里,我没有绕到前朝,只到后宫和御花园取材,即使修缮中的宫院封闭不对外开放,我仍倚着锁上的宫门,静心感受体会着,每一扇门内的故事。如果问我今生有什么大心愿,我会很贪心的回答:“走遍宫廷的每个角落。”为的是去感觉所有的过去。对创作者而言,那是我一直想捕捉的的灵感。就像在珍妃井前,我紧倚着旁边一扇紧闭的铁门,穷极眼目地望着只有半公分宽的门缝间隙,只为了端详珍妃生前最后被拖行的不归路,揣度她应该是多么的惊叹无助,凄声呐喊呼救……我伫立在那儿,静默不语。时间已过百年,空间地点不变,即使心有感触,却掉不出泪,转身静静离去。
此次故宫之行,我心中感谢一位有缘人,有着故人的感觉,至今,我仍说不出那是何种因由。
六月二十九日,这天行程是安排前往清西陵探望,那是清代的皇家陵寝,当中长眠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等皇帝、后妃、亲王、公主、阿哥们,那日劳驾北京两位老板驱车前往,让我能一圆长年的梦。
北京到易县的车程约三个半小时,一早便由饭店出发。那日天气和煦,一行人直奔西陵,一路上,愈是驱近西陵,车窗外的景象愈显空旷孤寂,没一会儿光景,天空顷刻间落下滂沱大雨,风嚎雨啸,视线几乎被大雨所遮蔽。大伙直犯嘀咕,道这天说变就变。而我静静坐着,对我而言,车窗外的凄风苦雨像是天落下的泪水,我心中默念着:“请不要阻挡我,也不要哭泣,我就来奠祭你们了。”
车子平安行驶到西陵陵区,下车之际,这雨仍纷飞不断,偕同副总询问了陵区的相关人员:“这些天,西陵都是雨天吗?”得到的回答是:“只有刚才莫名的下起大雨。”我抬头望着崇陵(光绪陵),在雨雾蒙蒙的阴雨中,几乎没有游客前来凭吊,灰蒙的天气仿若他一生坎坷命运的写照般。举步走在湿泞的石道上,环顾四周,比起故宫,陵寝几乎没有经过大幅的修缮,但也因为如此,才更有历史原样的风味。我蹲下拾起石道迸起的地砖,心中陪感无限凄凉!
站在地宫入口处沉默片刻,偕同副总缓缓走下。墓室的八个石门上有菩萨立像,,走到尽头,光绪皇帝的棺墩便放置在宝床上。那时地宫中,只有我和副总两人,空气冰冷,其静无比,竟让我体会到何谓“这世上最安静的地方”,也终能理解“掉一根针的声音”是怎般地寂静下所能听闻的。莫名的止不住眼泪,为他坎坷的一生
,为他和珍妃的爱情,为这崇陵被盗……种种一切,使我不禁产生置身在冰点之下的幻觉,而激动莫名。副总搂着我,任我宣泄情绪,而颊上的泪和副总的手,是在地宫中唯一的温热感觉。
临走前,我频频回头顾盼,而后到崇陵旁的妃园寝,在珍妃的墓冢前,我感应着他俩在那个时代坚贞又无奈的爱情,惆怅万分。我只祈愿,他俩能超脱一切,在另一个世界长相厮守。
临届中午,在陵区内简单用完餐之后,碍于回程的时间,我请车子暂停在泰妃那个前,独自一个人走进妃园寝里,此处长眠着雍正皇帝的妃子们。妃园寝比帝王寝更加地保留了岁月的沧桑,倾颓的宝顶,绵绵的细雨,可是噙着泪的低诉?这些女子们,带着八旗不同氏族的冀望,进入后宫争荣宠,身后虽葬同归所,但连墓冢的大小、位置都有阶级膺别之分。我怀着肃穆的心情,穿梭在这些宝顶之间,顺手将一块倒落的木牌扶正,牌上写着“张贵人”。看着这妃园寝内二十一个墓冢,不禁感慨:“生,所为何来啊?”千秋皆成一抔土。
人们总敬畏鬼神之事,但在这西陵,我没有一丝畏惧,只存有一颗悲愍的心,与不同时空中的历史接轨,令我百感交集。在离开西陵的同时,乌云已淡去,天空开始放晴。
在北京短短四天,对我而言丰富又惊奇,收集了许多资料,采购了两大箱的书和一些古董绣品,分秒丝毫未曾浪费,虽然体力有点负荷不了,但每天总是倒在床上笑着入眠。
感谢副总一路无微不至的照顾,陪我完成这趟北京之行。《清风拂面》这会绘卷能付梓,也在此再度感谢太多幕后相助的长辈和朋友。“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希望这本以“满族”清朝宫内女子的情爱、眷念、瞋痴、参透……等诸样心情,能传达给各位些许的感动。
来回穿梭在宫道上,迎着盛夏的清风,不禁闭上双眼,刹那间,竟有种幸福的感觉。
在“东方绚华大系”的第一本创作里,首先选择了满族,而《清风拂面》其书名由来与本书的图文创作,全凭“感觉”而来,我无法解释这种心境。
在出版公司 的安排下,赴上海出席一场动漫活动前,先行企划让我到北京取材,在北京四天马不停蹄的行程中,皆由公司的副总陪同,并受到北京两位老板招待协助。为了这本书和我的心愿,经由太多长辈和朋友的协助和成全,我在这里衷心铭谢。在取材的四天中,太多的不可思议之事让我这趟行程永难忘怀。
这本书,先前便经历一段颇长时间的企划和资料结集,更于二00四年六月前往北京进行为期四天的取材工作。二十七日到达北京,次日即进紫禁城取材,虽然这并非第一次进故宫,但这次是怀着“倾听”的心情而来,以难得的“因缘际会”,得以行走在杳无人迹的宫道上,抚摸着朱红色班驳的宫墙。
那日道上很净,风吹拂柳叶竹枝,轻响起婆娑轻语,使我不禁暗自咀嚼着人事全非的往事。在那被阉割的封建王朝里,太监和宫婢们是否靠在这高墙边低泣喟叹?墙上班驳的痕迹,是泪斑、也是岁月吧!在我遥想当年之际,东西六宫仿佛也传出阵阵的啜泣声。我抚摸着数百年的梁柱窗棂,凝望着游客从不曾留意的一隅,是潜意识里的感觉吧?我频频回顾盼望,似乎一回头就能瞥见过去踪迹……
当我歇坐在廊阶上,仰望着天,眼角余光总会有一抹黄瓦红墙的存在,原来,在宫中引颈仰望苍穹,竟会是如此渺小……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寂寞的人儿却背负着太多的梦想和奢望,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斗争。然而,得宠的却不一定是赢家,禁宫中的是非恩怨,只会让人陷入华丽的深渊中沉沦。遥想至此,不由得感叹这般让我魂系梦牵的归所,竟是前人的天堂也是炼狱……
偌大的宫廷牵绊着无数片段残余的记忆,而陪着我的副总,骑着脚踏车栽着我来回穿梭在宫道上,我迎着盛夏的清风,不禁闭起双眼,刹那间,竟有种幸福的感觉。
在故宫里,我没有绕到前朝,只到后宫和御花园取材,即使修缮中的宫院封闭不对外开放,我仍倚着锁上的宫门,静心感受体会着,每一扇门内的故事。如果问我今生有什么大心愿,我会很贪心的回答:“走遍宫廷的每个角落。”为的是去感觉所有的过去。对创作者而言,那是我一直想捕捉的的灵感。就像在珍妃井前,我紧倚着旁边一扇紧闭的铁门,穷极眼目地望着只有半公分宽的门缝间隙,只为了端详珍妃生前最后被拖行的不归路,揣度她应该是多么的惊叹无助,凄声呐喊呼救……我伫立在那儿,静默不语。时间已过百年,空间地点不变,即使心有感触,却掉不出泪,转身静静离去。
此次故宫之行,我心中感谢一位有缘人,有着故人的感觉,至今,我仍说不出那是何种因由。
六月二十九日,这天行程是安排前往清西陵探望,那是清代的皇家陵寝,当中长眠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等皇帝、后妃、亲王、公主、阿哥们,那日劳驾北京两位老板驱车前往,让我能一圆长年的梦。
北京到易县的车程约三个半小时,一早便由饭店出发。那日天气和煦,一行人直奔西陵,一路上,愈是驱近西陵,车窗外的景象愈显空旷孤寂,没一会儿光景,天空顷刻间落下滂沱大雨,风嚎雨啸,视线几乎被大雨所遮蔽。大伙直犯嘀咕,道这天说变就变。而我静静坐着,对我而言,车窗外的凄风苦雨像是天落下的泪水,我心中默念着:“请不要阻挡我,也不要哭泣,我就来奠祭你们了。”
车子平安行驶到西陵陵区,下车之际,这雨仍纷飞不断,偕同副总询问了陵区的相关人员:“这些天,西陵都是雨天吗?”得到的回答是:“只有刚才莫名的下起大雨。”我抬头望着崇陵(光绪陵),在雨雾蒙蒙的阴雨中,几乎没有游客前来凭吊,灰蒙的天气仿若他一生坎坷命运的写照般。举步走在湿泞的石道上,环顾四周,比起故宫,陵寝几乎没有经过大幅的修缮,但也因为如此,才更有历史原样的风味。我蹲下拾起石道迸起的地砖,心中陪感无限凄凉!
站在地宫入口处沉默片刻,偕同副总缓缓走下。墓室的八个石门上有菩萨立像,,走到尽头,光绪皇帝的棺墩便放置在宝床上。那时地宫中,只有我和副总两人,空气冰冷,其静无比,竟让我体会到何谓“这世上最安静的地方”,也终能理解“掉一根针的声音”是怎般地寂静下所能听闻的。莫名的止不住眼泪,为他坎坷的一生
,为他和珍妃的爱情,为这崇陵被盗……种种一切,使我不禁产生置身在冰点之下的幻觉,而激动莫名。副总搂着我,任我宣泄情绪,而颊上的泪和副总的手,是在地宫中唯一的温热感觉。
临走前,我频频回头顾盼,而后到崇陵旁的妃园寝,在珍妃的墓冢前,我感应着他俩在那个时代坚贞又无奈的爱情,惆怅万分。我只祈愿,他俩能超脱一切,在另一个世界长相厮守。
临届中午,在陵区内简单用完餐之后,碍于回程的时间,我请车子暂停在泰妃那个前,独自一个人走进妃园寝里,此处长眠着雍正皇帝的妃子们。妃园寝比帝王寝更加地保留了岁月的沧桑,倾颓的宝顶,绵绵的细雨,可是噙着泪的低诉?这些女子们,带着八旗不同氏族的冀望,进入后宫争荣宠,身后虽葬同归所,但连墓冢的大小、位置都有阶级膺别之分。我怀着肃穆的心情,穿梭在这些宝顶之间,顺手将一块倒落的木牌扶正,牌上写着“张贵人”。看着这妃园寝内二十一个墓冢,不禁感慨:“生,所为何来啊?”千秋皆成一抔土。
人们总敬畏鬼神之事,但在这西陵,我没有一丝畏惧,只存有一颗悲愍的心,与不同时空中的历史接轨,令我百感交集。在离开西陵的同时,乌云已淡去,天空开始放晴。
在北京短短四天,对我而言丰富又惊奇,收集了许多资料,采购了两大箱的书和一些古董绣品,分秒丝毫未曾浪费,虽然体力有点负荷不了,但每天总是倒在床上笑着入眠。
感谢副总一路无微不至的照顾,陪我完成这趟北京之行。《清风拂面》这会绘卷能付梓,也在此再度感谢太多幕后相助的长辈和朋友。“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希望这本以“满族”清朝宫内女子的情爱、眷念、瞋痴、参透……等诸样心情,能传达给各位些许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