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西班牙人在美洲开矿用的技术是印第安土著的那些土办法。这些办法产量低,而且只能采富矿,银矿的品位低一点就没法开了。
1550年,也就是波托西银山被发现之后的第5年,一种叫“汞齐化”的新炼银法开始在美洲得到推广,用这个方法,可以成倍地提高白银的产量。
这个“汞齐化”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把含有贵金属的矿石,和在常温下呈液态的汞(就是水银)一起研磨,这样,汞就能跟矿石中的贵金属形成一种叫“汞齐”的化合物。只要汞足够多,这种化合物就是液态的。
然后,再把汞齐加热,利用汞沸点低的特点,把汞蒸发掉,剩下的就是贵金属了。
显然,这种做法的副作用就是有毒的汞蒸汽到处弥漫。被汞蒸汽薰过的地方寸草不生,人就更不用说了,当时的美洲印第安矿工绝大多数都是慢性汞中毒。
慢性汞中毒的反应,首先是头昏、头痛、失眠,然后是脸红、多汗,再然后从舌头到眼睑,再到双手和头部开始经常性地痉挛。时间久了,汞在内脏中逐渐沉积,就会出现肝肾功能障碍,甚至因此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据估计,在西班牙人统治拉丁美洲前后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光是秘鲁一个地方,死在矿山的印第安人就有800万。印第安人越死越少,再加上没有受过教育的印第安土著也难以掌握开矿技术,所以后来又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劳工加入到了开矿的行列中来。
所以说,西班牙人的银白色的财富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银白色的尸骨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