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艺谋
腾讯娱乐讯 (文/曾剑) 张艺谋总算出声了。近日,张艺谋在接受《经济观察报》的采访时,间接解释了为何与张伟平分手,同时也表示,自己不愿意再当制片公司的“摇钱树”了。
从年初开始,电影圈一直在传张艺谋与张伟平分手的小道消息。8月,张伟平接受媒体采访,证实与张艺谋分手,并委屈的表示,几个月了,张艺谋一直不接电话不回短信,张艺谋没有给他一个说法。9月,新画面发律师函,收回对旗下艺人的管辖权,这些艺人当时实际处于张艺谋工作室的管辖之下。
张艺谋一直没有出声。
此次接受《经济观察报》的采访,张艺谋高屋建瓴的谈到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商业与文化的冲突,文学对电影的重要性,如此等等,非常宏观,非常指点江山。张艺谋只是在不经意间,话题偶尔扫到了自身上,也算是间接回应了“二张分手”。
为何分手?被商业裹挟
在谈到艺术与商业的博弈这个痛苦的话题时,张艺谋以《三枪拍案惊奇》举例说,他本来不打算拍这部电影,但是制片公司想搞商业炒作,就拼凑了一个不成熟的剧本。而正是因为剧本不成熟,虽然演员很用功,各部门很努力,张艺谋自己也废寝忘食,但依然回天无力。张艺谋说,《三枪》是他迄今为止最不满意的作品。
张艺谋以此间接回应了他为何与张伟平分手。此前,坊间传闻纷纷,有猜测张艺谋和张伟平分成不合理导致分手的,有猜测张伟平抖露张艺谋家人信息导致分手的,各种传闻都有。
从张艺谋这次难得的“发声”中,可以看到,张艺谋和张伟平分手,还是根源于创作理念不合,以及投资人对导演的干涉。张艺谋说,投资方对年轻的导演直接下命令怎么做,而对有名气的导演,投资方虽然不敢玩影的,“可软磨硬泡更愁人,让你的构思和创作发生扭曲。”张艺谋说。
张伟平方面完全是另一种说法。张伟平此前接受过多次媒体采访,张伟平一直坚称,新画面从来就没有干涉过张艺谋。张伟平说,他一不看剧本,二不看账本,在创作上给张艺谋很大的自由度。
张伟平似乎有先见之明,知道张艺谋会拿《三枪》来说事。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伟平就提到,曹久平(《红高粱》的美术)告诉他,张艺谋在拍《有话好好说》的时候,就琢磨过要改编科恩兄弟的《血迷宫》(《三枪》的剧本正是从《血迷宫》改编而来)。由此可见,不是张艺谋被迫接受了一个投资方硬塞给他的“拼凑的不成熟的”剧本,而是张艺谋自己本来就想改编《血迷宫》。
9月4日,张伟平接受腾讯娱乐专访时,甚至直接指责张艺谋电影拍得不好。他说,《金陵十三钗》国际发行惨败,不是因为请的“最好的发行团队”没努力,而是因为“东西不灵,东西太软”。
不做摇钱树,只想拍好片
张艺谋出走以后,怎么办?
媒体几乎把有实力的公司猜了个遍,事实上,张艺谋与其中不少公司也接触过,比如万达,比如小马奔腾,然而,一直没有确定的消息公布。
张艺谋此次回应的态度很暧昧。他说,对新签约公司的选择,他不想成为新签约公司的“摇钱树”。很难从这一句话推测出,张艺谋到底是想自己单干呢,还是警告那些想与他签约的新公司,别想拿他当“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