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70贴子:87,747,271
  • 22回复贴,共1

额 三国又见三国 三国比较神秘的人物 欢迎大家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越  辽东燕山王越,(东汉末年)当世大侠。18岁匹马入贺兰山,只身取羌族首领首级而归,无人敢当其锋;30岁周游各州,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他力大无穷,豪气盖世,连吕布都不是其对手。此人热心出仕,最后在洛阳开武馆谋生,整日周旋在皇帝周围,希望讨个一官半职,但其时皇帝没有权威,汉末门阀观念又根深蒂固,出身平民的王越,终生不得出仕,后不知所终。   曹丕的《典论·自叙》中提到了他: 「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於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将军非法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 ,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


1楼2012-11-04 18:10回复

    童渊
    童渊是评书三国中的人物,在历史中以及《三国演义》中都没有被提到过。童渊,字雄付,矢赂纶武术名家。与并州李彦是结拜兄弟,两人均师承义父玉真子,两人并娶了河北颜家的两位大小姐颜云及颜雨。是童飞之父。有张任为入室弟子。其成名技为「百鸟朝凤枪」。
    童渊是张绣、张任的师父。童渊收徒两人,一人是“宛城侯”张绣,另一人是西川的大都督张任。两人均学了他 《火凤燎原》童渊
    的“百鸟朝凤枪”,并且闯下了极高的名望。   在元代戏曲设定和部分民间小说中,赵云是童渊晚年所收的徒弟,但是在正史中没有记载。


    2楼2012-11-04 18:1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张角
      张角(?-184),钜鹿(治今河北平乡)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


      3楼2012-11-04 18:11
      收起回复

        吕布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术效力,曾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198)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说实话 吕布的来历一直是个谜 就像他手中的方天画戟一样


        6楼2012-11-04 18:13
        回复

          黄承彦
          黄承彦(?-218年),沔南白水人。东汉末年名士。生有一女黄月英,即诸葛亮之妻,妻室为南郡大士蔡讽之女。 央视版《三国演义》中的黄承彦
          (“承彦”有可能是黄承彦的名,但也有可能是他的字。)
          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襄阳记》。 《品三国》的黄承彦
            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瑁之姊也。《襄阳耆旧记》。


          7楼2012-11-04 18:14
          收起回复

            庞德公
            庞德公,字子鱼(民间传说),又字尚长(《四库全书·巵林》据《宋书》),生卒年待考。东汉名士。襄阳人。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他进府,皆不就。刘表问他不肯官禄,后世何以留子孙,他回答说:世人留给子孙的是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我留给子孙的是耕读传家、过安居乐业的生活,所留不同罢了。庞德公与当时隐居襄阳的徐庶、司马徽、诸葛亮过从甚密,称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徽为"水镜",庞统为"凤雏",被誉为知人。诸葛亮以师礼待庞德公,每次造访,均拜于床下。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以终。现鹿门山有其遗迹和塑像。


            8楼2012-11-04 18:15
            回复

              华佗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 华佗
              [1]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9楼2012-11-04 18:16
              收起回复
                LZ还有张仲景呢,人家还是太守呢,也算个名人吧


                11楼2012-11-04 20:10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12楼2012-11-04 21:12
                  回复
                    死太监


                    14楼2012-11-05 13:45
                    回复
                      呵呵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11-09 23:40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11-09 23:45
                        回复
                          没有勒么?楼主没有看过正史么?。。


                          17楼2012-11-09 23:48
                          回复


                            18楼2012-11-10 21:4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hehe


                              19楼2012-11-11 14: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