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小麓的贴吧吧 关注:65贴子:8,132
  • 8回复贴,共1

收集点声乐常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是的我又无聊了。看一群掐得那么欢乐的,夸的不会夸黑的不会黑,好捉急啊好捉急。遥想当年和某璇一起学的事情,忽觉得贴点出来吧。
先说个笑话,当年高中入学的时候有个什么语文考试,有一道题是问五音都是什么。我们的阿秋老师说:“我批了两个班的卷子只有咱们班的一位同学写出来了。”大家热烈鼓掌ing并且互相询问是谁。阿秋一抬手说:“不用鼓了,这位同学写的是Do Re Mi Fa Sol 


1楼2012-11-07 17:20回复
    音高的标识
    1.国际钢琴记谱法:
    A B (也可记作A0 B0)
    C1 D1 E1 F1 G1 A1 B1
    C2 D2 E2 F2 G2 A2 B2
    C3 D3 E3 F3 G3 A3 B3
    C4 D4 E4 F4 G4 A4 B4
    C5 D5 E5 F5 G5 A5 B5
    C6 D6 E6 F6 G6 A6 B6
    C7 D7 E7 F7 G7 A7 B7
    C8
    2.中国钢琴记谱法(女谱):
    A2 B2
    C1 D1 E1 F1 G1 A1 B1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a b
    c1 d1 e1 f1 g1 a1 b1
    c2 d2 e2 f2 g2 a2 b2
    c3 d3 e3 f3 g3 a3 b3
    c4 d4 e4 f4 g4 a4 b4
    c5
    3.男谱记谱法:
    A1 B1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a b
    c1 d1 e1 f1 g1 a1 b1
    c2 d2 e2 f2 g2 a2 b2
    c3 d3 e3 f3 g3 a3 b3
    c4 d4 e4 f4 g4 a4 b4
    c5 d5 e5 f5 g5 a5 b5
    c6
    对应钢琴的52个白建,从低到高。男谱较女谱要低一个八度。


    2楼2012-11-07 17:30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上面是关于音律的一点小常识,下面从物理学角度介绍一点常识。好吧其实某些东西初中物理课就讲过了,但是恐怕目前看来,不是每个人初中物理课都好好听讲了的

      音色
      指音的感觉特性。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
      共鸣 当一个发音体振动时,引起了其它物体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这种振动就是共鸣。
      基音 物体振动时所发出的频率最低的音,其余为泛音。也就是发音体整段振动。基音决定了音高。
      泛音 除了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生的基音外,其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时振动,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
      音高 用一秒钟的振动数来表示,频率次数多者音高,频率次数少者音低。将每秒振动440次的声音定为“a”,是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音。 (中央C是261Hz)
      音域 指某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2-11-07 18:08
      回复
        下面再转一点,从生理学角度来讲讲掐架比较常用的那几个名词。
        题外话,某些人觉得——
        唱歌只有两种声音:真声和假声,声音大而粗的就是真声,尖而细的就是假声。真声=牛掰,假声=骗人。
        唱歌的技巧只有一种:真假音转换,转得越有特点越厉害(详见金某某,换声的换得那么别扭,人家说一句“有特点”某些NC就真以为是在夸了。转得好的是可以不留痕迹的好吗?)


        6楼2012-11-07 18:41
        回复
          声带是横向置于锁骨方位上的气管内,发声时,两侧声带拉紧、声门裂变窄、甚至几乎关闭,从气管和肺冲出的气流不断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声。
          真声发出时声带作整体振动,边缘圆纯并较松弛,两侧声带紧密靠拢,室壁略内收,会厌低垂。气息经过声门激起发声时,声带呈横向(内外)振动,声门关闭的时间远远超过开放的时间,因此耗气量较少。
          假声是指演唱时通过有意识的控制而只使部分声带发生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这种声音比由整个声带都振动的“真声”要高要弱,而且音色有一种晶亮透明的感觉。
          混声发声方法是指喉头的位置和咽腔打开的长短、宽窄和收缩的比例调节到恰当好处,无论唱哪个声部、无论节奏的变化快慢、音色始终统一没有痕迹感,并且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结合的密切。混声也是假声的一种,因为声带不振动的部分相对较少,所以音色介于真假声之间。声带不振动的部分越少,混声听起来越像真音。

          换声点
          以下为真音区(当然也可以故意用假声低下去唱);换声点以上为假声区(只能用假声唱)。用假声区时声带都是部分振动。从听觉上可以把假声分为纯假声和混声。换声点的音一般用假声唱,很轻松;也可以用真音强唱,但真音在换声点上只能保持短时间。 歌唱行家往往用技巧把自己的换声点藏得较好,音色比较统一,难听出他的换声点。唱很快速的音阶才容易露出换声点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2-11-07 19:06
          回复
            再来,共鸣
            共鸣器官共鸣器官包括全部发声系统的空腔: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鼻窦。
            人声频率的高低决定于声带的厚度、张力及肺气压。当肺气压上升,冲击声带,造成声带三度空间的活动及声门的闭合,成为素音,而素音经过了共鸣腔体,才能发出声音。

            头腔共鸣
            鼻腔共鸣,包括鼻腔、鼻咽腔和鼻窦等。鼻腔位置很具体,是歌唱发音中最重要的共鸣体,它使声音明亮、丰满,富有金属性铿锵的色彩。(所以某些人要明白,这不是具有并列关系的两种,而是一种……)
            口腔共鸣包括口腔、口咽腔和喉腔。中音共鸣作用在口腔系统。它使声音、音色明亮清晰、字音亲切。口腔是咬字吐字的主要器官,它作为语言器官的功能往往大于共鸣器官的作用。
            胸腔共鸣包括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胸腔共鸣作用时,胸部有明显振动感,它使声音洪亮浑厚有力,为低音共鸣作用。一般用于中低音声部及某些粗壮男高音,其他男、女高音则不常用或不用。(但随着现在声乐理论的发展,趋向于无论是高音还是低音都最好有胸腔共鸣,有了胸腔共鸣,声音会更结实、更优美
            低声区运用胸声较多,中声区口腔共鸣是主要的,高音时,要用上头腔共鸣。不论是唱哪个声区,三个共鸣腔体都在起作用,只是不同的声区,其主要的共鸣腔体又有所不同。在歌唱发声时,应用混合共鸣的方法,掌握好共鸣在各声区里的混合比例,只有及时地调节各共鸣腔体才能使歌唱声音统一、圆润、饱满,音色优美,色彩丰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2-11-07 19:20
            回复
              关于“关闭”和“闭合”。装行家的时候都要拽两下这种词
              唱歌的声带动作总是分为发声部分和不发声部分,闭合就是不发声部分的强化,关闭就是发声部分的强化 。用气息支持不发声部分,不发声部分受到气息支持的力但是坚持着不发声就是闭合。关闭是发声部分的强化,首先把点找到,然后唱的时候充分振动他们但是又不要去把点扩大。
              不贴了,太复杂……我承认这段我不懂。


              10楼2012-11-07 19: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