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由由吧 关注:9贴子:661
  • 3回复贴,共1

[资料]七世夫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世是“孟姜女与万杞梁”的故事。叙述秦朝时代万杞良被差官抓去万里长城,却在命运巧妙的安排下,来到孟家花园邂逅了孟姜女,展开他们之间那段回肠荡气的姻缘。

  第二世乃描述梁山伯与祝英台动人的爱情悲剧。

  第三世是唐朝“卖胭脂”的故事。

  郭华郎和王月英两人在路边和观音庙中偶然地邂逅,两地的相思更加深彼此的真情;但两人的爱情却遭遇到了阻碍,他们一方有黄十郎,另一方有柳元元的缠绕,加以钱媒婆、毛胡子和他太太从中破坏,前途并不乐观,而最“悲观”的是华郎和月英数次的约会,竟无一次圆满的结果,他们悲剧的产生是在第三次的幽会中,也许是阴错阳差,但却是天意的安排,他们没有见面,并双双悒郁而终。

  第四世是“王十朋与钱玉莲”的故事。

  王十朋与钱玉莲自小经双方父母指腹联婚。 玉莲的母亲离开人世后,其父再娶的继母却使玉莲开始了悲惨的命运;她饱受虐待,终于自尽,等到十朋闻讯而去时,佳人已香消玉殒,于是十朋病倒,他们在受不了天上人间的“两地”相思后,十朋也离开了人世。

  第五世乃商琳与秦雪梅的故事。

  明朝的秦太师与商定国原称莫逆,将幼子相结亲。但因商定国告老回家,连遭天炎而一无所有后,将商琳送往秦家读书,但因商琳与秦雪梅的结识,商琳乃无心念书,甚至得病,秦家即打发商琳回家,原来秦太师见商家贫寒已有毁婚之意。商定国前去秦家求亲却为太师所拒,商琳害病更重,病中,商家将丫头爱玉许配给商琳,而生了商辂。

  爱玉授命伪装雪梅嫁给商琳,而后和雪梅一起含辛茹苦教养商辂,亦极伟大,也表现了雪梅贞节情操。

  第六世乃韦燕春与贾玉珍的故事。

  韦燕春和贾玉珍,这一对金童玉女的化身,相约在桥畔见面。燕春乘着月色,悄悄来到蓝桥只见月色姣好,绿水长流,但突然间乌云密布、狂风怒起,大雨倾盆而下,就这样燕春被大水淹死了,顿时风退雨止,一轮明月复现,玉珍赶来见状而一同殉情死去,其幽怨柔美可想而知。

  第七世乃李奎元与刘瑞莲的故事。

  明朝李自成的族弟白心在李自成谋反后,逃出济南至无人迹之处,发现一名弃婴,取名李奎元。洛阳王家滩刘家政官宰相,见天下大乱,遂告归林下。其女瑞莲秀外慧中,家政因其女才貌双全,便留心东床快婿,只择其才子是也。

  李奎元长大后,读书用功,可称之才子。一日一老翁赠图给他,指明三年后始可开视。李奎元探母舅经洛阳途中,巧遇家政的摆设之婚姻擂台,而参与了盛会。后来奎元打开老翁之图,上面乃写着前六世的悲剧姻缘,而七世的结局就在奎元和瑞莲的姻缘。

  七世夫妻是叙述玉皇大帝跟前的金童玉女犯下错误后,受到南极仙翁的惩罚,被降到凡间经历七世,只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的传说,具唯美,情止乎礼的情操。



1楼2007-05-03 06:38回复
    王士友接到噩耗,悲痛不已。次日上朝奏明皇帝。皇帝便允他回家料理丧事,安葬完毕,克日回京。王士友赶回山西,披麻戴孝一个月,因有君命在身,不可多留,临回京前,写了一封信给钱玉莲。告诉她,三年孝服期满,再回京完婚。
    钱王本是同村,王士友回来奔丧,钱玉莲早已知道,以为他可以把自己迎娶过去。但是左盼右盼,消息全无。再一打听,王士友已经回京。而王士友的那封信也没送到她的手上。因为继母王珊早就有了周密计划。信经过她手,自然撕得粉碎。而那个时代,女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可能和外界通消息。
    王珊自丈夫死后,难守空闺,便和邻居一个游手好闲的家伙勾搭上了。二人对钱玉莲白日黑夜的虐待,就是要她早日归阴,好尽情享受家产。最后,一顿毒打之后,钱玉莲终于受不了了,半夜跑到江边,跪在地上告曰:“父母在上,阴灵有知,前来接你女儿。”又曰:“士友郎君,姻缘本是前订,你在京城,怎知我的苦楚?”言毕,抱着一块石头,投江而死。
    而在开封当官的王士友,有一天早朝回府,忽然迎面扑来一阵阴风,阴风中隐隐约约,一个女孩向她招手,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回府之后,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又见那女孩来哭曰:“我是你妻钱玉莲,被继母奸夫逼迫,投江而死,尸首在十棵柳树下,求夫君为我申冤。”后来,王士友被皇帝命为钦差大臣,专查此案。王士友到了洪洞县,找到了十棵柳树,果然看见了钱玉莲的尸首,面如生色,全身上下全是鞭伤烙痕,怀中还揣着婚书和绝命书。王士友将继母奸夫抓来,严审之后,斩首示众,为未婚妻报了大仇。但是王士友却因为思念过度,悔恨交加,一病不起了。
    这是金童玉女的第四世,也是最可怜的。一对爱得极深的男女,一生竟未曾有一面之缘。可叹,可悲!

    第五世 金童——商琳 玉女——秦雪梅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此世的夫妻已经到了明王朝时期。这一世在黄河流域诸省,相当流传,甚至比梁山伯、祝英台还要出名。河南梆子戏里就有整本的《秦雪梅吊孝》。能把观众看得泪流满面,痛哭流涕。

    明朝初期,有一宰相秦童,夫人汪氏,有一女秦雪梅。另有一户部侍郎商荣,夫人孙氏,有一子商琳。秦太师和商大人当着满朝文武百官,割下彩衫为证,将秦雪梅许配给商琳——为的是商家钱财万贯。
    新皇登基后,秦商两家都告老回乡。同住在浙江杭州(怎么杭州这么多传说)。秦家住在北门,商家住在太平街。相隔两公里之遥。后来商家数年之间几场大火,将家产烧了个精光。商琳也只好辍学在家。商父便想把儿子送到岳父家读书,也强似在家中受苦。主意既定,二人便去投靠秦家。此时的秦童心中早已不想认这个穷女婿了。便要给商家约法三章:“商琳可以在此读书,但一来伙食费你们自己负担;二来如果不受教训,立刻便走;三来不可对外明言是我女婿。”商父大怒。二人正要吵闹,后堂汪氏将秦太师唤了去,质问他不受然诺。秦太师无可奈何,只好答应商琳在此读书。
    但是秦太师老谋深算,便为商琳请了一名伴读——名为伴读,实际却是要负责引诱商琳游玩荒唐。 商琳年少,禁不住诱惑,便胡天胡地了起来。消息传到秦家母女的耳中,心焦似焚。秦雪梅要去对未来的夫婿规劝一番。
    秦雪梅来到书房探访,却无一人。乃坐到书案之前,信手翻了翻案头书籍,发现商琳确实腹有才华,文章字字珠玑。正看的津津有味,商琳回来。二人相谈之下,如遇知己,欲罢不能。况且二人又是未婚夫妻,举手投足未免逾越礼教。这时,秦太师却正好破门而入,商琳劣迹斑斑,自然无法抵赖。秦雪梅见父亲进门便羞愧而逃。秦太师暴跳如雷,又兼有了好理由,便当下决断两家亲事一刀两断,商家之人再也不许登秦家大门。商琳只好立时回家,途中想起辜负了父母的教育之恩,心如刀割,一阵眩晕,死在自己家门之外。
    商琳死后,秦童虽然高兴莫名。但秦雪梅却是悲痛万分,“商公子,分明是我害了你,我们虽未成婚,但你是我的夫主,为妻的要去焚化纸箔,以尽寸心。”未婚妻祭奠未婚夫,自盘古开天地都未曾听闻,秦府自然又是一番天翻地覆。但最后,秦太师拗不过女儿,只好答应她前去,但要约法三章:一不许穿孝;二不许哭出声;三要有母亲陪同,快去快回。秦雪梅早已暗下决定,便一一答应。
    


    4楼2007-05-03 06:56
    回复
      .......


      6楼2007-07-31 12:21
      回复
        。。


        7楼2007-12-03 1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