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调1--
不提用法和技巧的游戏方案(如宠物加点)都是耍流氓。
既然某种方案是问来之后还要慢慢体会、体会完了没有达成效果还要慢慢体会,直到你哪次做成了(即便后面又失败)才叫体会到。
那么问来这种知识有多少用处呢?为什么不问那些需要慢慢体会、需要把握和控制的技巧呢?
因为“告诉你就没有游戏乐趣了”?……那为什么要问宠物加点呢。
技巧远比人人都可获取的数据方案重要得多。举个例子,20级的战斧就可以单挑改僵了。
从不想具体战斗的情况,只是审美般地对比和分析数据,实在难以褒奖。
比如比起我都难以架空建立的全实战计算,不如学会分析任何遭遇战时采取的策略。
比如血1300的宠物被一轮打了800之后考虑把宠物的血加到1601,不如考虑如何应对1300被一轮打800的情况。显然后者已经看得见摸得着
--基调2--
区分喜好、信仰、规律和群体选择比例这几个概念。
喜好和信仰不应该被临时找来的理由玷污,这两者不需要理由就确立,因而也无法成为游说他人、参与讨论的题材。就历史而言,玩家的喜好和其附加在喜好上的理由,往往是不一致,甚至可以精心推理出矛盾来。
喜好和信仰当然应该多元,对于取向不同的情况,最有利于双方和讨论的,不是游说对方,或者说好听委婉点,好心建议对方。你有什么把握去建议呢?最有利的方案就是双方各自使用自己的时间成本和精力去推进自己的信仰。[1]
或许他人可以对你“心里的坎”(又称强迫症,如排斥野宠)礼让三分,但请不要试图说服他人其有道理。把自己架到这种认可-否决的二选一上,受伤的当然是你自己。
规律是指游戏的客观情况。判断其对错的标准自然是是否吻合游戏。在讨论时要注意确定双方是否共识,无共识则追问前提和依据。
规律不存在取向性,因为你可以选择利用规律提高效率,也可以选择限制利用规律增加挑战性、集中锻炼或考察某一点内容。游戏规律和知识不决定玩家行为的三六九等。
群体选择比例是这么一种东西,越是严格遵守的情况,越能成为利用的对象。例如,我们基于大量玩家都选择263(其实饱和值应该是262)作为魔宠精神的最高效率点,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个高比例的选择,设计最有针对性的精神比方案。不要总想着找点毛病就驳倒方案,找到毛病当然就可以优化方案呗,比如我们可以考虑上部分玩家会手滑弄错,或者用的算档器不准确,精神可能到264.那么针对这个就好了呗。
【如果】敏捷的效果就是高1敏就更快,那么当大量玩家选择300敏,或者满档魔宠的敏段在某个区间,当然可以用同样的思路去利用。
在考虑遭遇战的最优方案时,当然以群体比例为基准考虑;若是熟悉的对手,可以用高精度的战斗观测者分析出其数值(当然,这个功能绝大部分玩家无法使用)
我们可以基于任何一种群体选择比例的方案考虑出独立的针对性利用方法。
--正文--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当我们有优秀的切入点,理清了前提和概念,讨论往往势如破竹,不需要多说什么。所以才会有人戏称和道德战士辩论不难,最难的是每次都要先告诉对方何为道德。
在试图说某个理由时,加入更多的限制条件,让它不能应用在大量的情况下,反而会让自己的理由更准确和有力。既然是讨论,就要自己尽量梳理好逻辑问题,自己多推敲一下也有利于讨论的质量不是么;准备接受自己的观点被驳倒——当然,如果你有肚量接受自己的喜好、信仰和价值观被驳倒的话,也可以把这些当做观点拿出来论述。
就部分发言做推敲和反转,注意中式思维中不证而论和概念不清的害处
“我只是想提醒楼主加血也有类似边际效应,在无目的的加点下可能你还没有达到边际就停止了,结果是损失了精神还没得到应有的收益,所以不如纯点加魔从实战的其他角度去思索来的实在。”
不提用法和技巧的游戏方案(如宠物加点)都是耍流氓。
既然某种方案是问来之后还要慢慢体会、体会完了没有达成效果还要慢慢体会,直到你哪次做成了(即便后面又失败)才叫体会到。
那么问来这种知识有多少用处呢?为什么不问那些需要慢慢体会、需要把握和控制的技巧呢?
因为“告诉你就没有游戏乐趣了”?……那为什么要问宠物加点呢。
技巧远比人人都可获取的数据方案重要得多。举个例子,20级的战斧就可以单挑改僵了。
从不想具体战斗的情况,只是审美般地对比和分析数据,实在难以褒奖。
比如比起我都难以架空建立的全实战计算,不如学会分析任何遭遇战时采取的策略。
比如血1300的宠物被一轮打了800之后考虑把宠物的血加到1601,不如考虑如何应对1300被一轮打800的情况。显然后者已经看得见摸得着
--基调2--
区分喜好、信仰、规律和群体选择比例这几个概念。
喜好和信仰不应该被临时找来的理由玷污,这两者不需要理由就确立,因而也无法成为游说他人、参与讨论的题材。就历史而言,玩家的喜好和其附加在喜好上的理由,往往是不一致,甚至可以精心推理出矛盾来。
喜好和信仰当然应该多元,对于取向不同的情况,最有利于双方和讨论的,不是游说对方,或者说好听委婉点,好心建议对方。你有什么把握去建议呢?最有利的方案就是双方各自使用自己的时间成本和精力去推进自己的信仰。[1]
或许他人可以对你“心里的坎”(又称强迫症,如排斥野宠)礼让三分,但请不要试图说服他人其有道理。把自己架到这种认可-否决的二选一上,受伤的当然是你自己。
规律是指游戏的客观情况。判断其对错的标准自然是是否吻合游戏。在讨论时要注意确定双方是否共识,无共识则追问前提和依据。
规律不存在取向性,因为你可以选择利用规律提高效率,也可以选择限制利用规律增加挑战性、集中锻炼或考察某一点内容。游戏规律和知识不决定玩家行为的三六九等。
群体选择比例是这么一种东西,越是严格遵守的情况,越能成为利用的对象。例如,我们基于大量玩家都选择263(其实饱和值应该是262)作为魔宠精神的最高效率点,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个高比例的选择,设计最有针对性的精神比方案。不要总想着找点毛病就驳倒方案,找到毛病当然就可以优化方案呗,比如我们可以考虑上部分玩家会手滑弄错,或者用的算档器不准确,精神可能到264.那么针对这个就好了呗。
【如果】敏捷的效果就是高1敏就更快,那么当大量玩家选择300敏,或者满档魔宠的敏段在某个区间,当然可以用同样的思路去利用。
在考虑遭遇战的最优方案时,当然以群体比例为基准考虑;若是熟悉的对手,可以用高精度的战斗观测者分析出其数值(当然,这个功能绝大部分玩家无法使用)
我们可以基于任何一种群体选择比例的方案考虑出独立的针对性利用方法。
--正文--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当我们有优秀的切入点,理清了前提和概念,讨论往往势如破竹,不需要多说什么。所以才会有人戏称和道德战士辩论不难,最难的是每次都要先告诉对方何为道德。
在试图说某个理由时,加入更多的限制条件,让它不能应用在大量的情况下,反而会让自己的理由更准确和有力。既然是讨论,就要自己尽量梳理好逻辑问题,自己多推敲一下也有利于讨论的质量不是么;准备接受自己的观点被驳倒——当然,如果你有肚量接受自己的喜好、信仰和价值观被驳倒的话,也可以把这些当做观点拿出来论述。
就部分发言做推敲和反转,注意中式思维中不证而论和概念不清的害处
“我只是想提醒楼主加血也有类似边际效应,在无目的的加点下可能你还没有达到边际就停止了,结果是损失了精神还没得到应有的收益,所以不如纯点加魔从实战的其他角度去思索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