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出状元(广丰县志里的记载)
元朝的时候,县官不叫县官叫“达鲁花赤”,这是正职,一律由蒙古人担任。副职叫“县尹”,可以由汉族人担任。这是元朝的官制。元朝至元年间(1271-1294),有个叫“火室答儿”的蒙古族人,老家在“蒙古燕山之西”,调来广丰(那时叫永丰)县任“达鲁花赤”,当了好几年的县官,对广丰的情况很熟悉。后来,他调到信州路(今上饶)当官,“兼劝农事”,好像现在分管农业水利一样。因工作关系,也常来广丰走走。有一次他来到广丰,听到儿童们唱到:“水打巷村园,永丰出状元”。好生奇怪,认为这是“*语”(事后会应验的预言),便牢记在心。过了几年,他任职期满,年纪也大了,不想回老家。这是他想起了“*语”不觉产生一种奇妙的心理和希望的念头,遂决定迁住广丰,在西门外进贤坊定居。巷村属进贤坊,在小南门附近丰溪河畔(今已建为月兔广场),地势较低,丰溪涨水时常被淹没。火室答儿一家迁住进贤坊那一年,又逢涨水,巷村被淹,应了“水打巷村园”之语,同年,他生了个儿子,取名笃列图。元朝至顺元年(1330),笃列图考中蒙古榜状元。“永丰出状元”这句话也就应验了。元朝灭亡后,蒙古族人失去了统治权,笃列图的子孙入汉姓,“改汉姓为揭”。此是后话。 ——摘自《广丰县志》(2004年版本881页)

元朝的时候,县官不叫县官叫“达鲁花赤”,这是正职,一律由蒙古人担任。副职叫“县尹”,可以由汉族人担任。这是元朝的官制。元朝至元年间(1271-1294),有个叫“火室答儿”的蒙古族人,老家在“蒙古燕山之西”,调来广丰(那时叫永丰)县任“达鲁花赤”,当了好几年的县官,对广丰的情况很熟悉。后来,他调到信州路(今上饶)当官,“兼劝农事”,好像现在分管农业水利一样。因工作关系,也常来广丰走走。有一次他来到广丰,听到儿童们唱到:“水打巷村园,永丰出状元”。好生奇怪,认为这是“*语”(事后会应验的预言),便牢记在心。过了几年,他任职期满,年纪也大了,不想回老家。这是他想起了“*语”不觉产生一种奇妙的心理和希望的念头,遂决定迁住广丰,在西门外进贤坊定居。巷村属进贤坊,在小南门附近丰溪河畔(今已建为月兔广场),地势较低,丰溪涨水时常被淹没。火室答儿一家迁住进贤坊那一年,又逢涨水,巷村被淹,应了“水打巷村园”之语,同年,他生了个儿子,取名笃列图。元朝至顺元年(1330),笃列图考中蒙古榜状元。“永丰出状元”这句话也就应验了。元朝灭亡后,蒙古族人失去了统治权,笃列图的子孙入汉姓,“改汉姓为揭”。此是后话。 ——摘自《广丰县志》(2004年版本8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