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汐吧 关注:216贴子:4,310
  • 11回复贴,共1

╰☆╮佑汐╭★╯【About & 政治 】(必修三(1-3单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是什么——说明 反映
为什么——意义 作用 必要性
怎么办—— 启发 对策 建议
评价——↑综合


1楼2012-11-10 12:32回复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非凡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了解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纵向展示中华文化的特质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世界上的其他古老文明,或中断或湮灭,而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最具说服力的就是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横向展示中华文化的特质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它体现在四个方面: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和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也表明了中华文化动静结合的特点。源远流长是动态,展示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是静态,揭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2楼2012-11-10 12:32
    回复
      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体现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的独特性;科学技术的独特性。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性)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表现在: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包容性涵盖两层意思: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3楼2012-11-10 12:33
      回复
        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方面。如: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民族敞开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中华文化长期汲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对诸家学说采取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
        2.包容性的作用。
        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楼2012-11-10 12:33
        回复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我们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5.理清四个重要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根本。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2)中华民族精神与各时期具体精神。各时期具体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实践。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过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必须以中华民族精神为精神支撑。
          (4)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定社会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源泉;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体现和延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6楼2012-11-10 12:35
          回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的特征。
            (1)民族性: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2)时代性: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3)先进性: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8楼2012-11-10 12:41
            回复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9楼2012-11-10 12:41
              回复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0楼2012-11-10 12:41
                回复

                  1.文化的多样性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从不同方面理解。就一个国家来说,表现为同一国家内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就整个世界而言,表现为世界各国文化和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文化生活》中所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后者,即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11楼2012-11-10 12:43
                  回复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内涵: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首先要认同、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同时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第一,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在各国文化交流中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2楼2012-11-10 12:44
                    回复

                      4)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说,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又都是本民族人民的生活的反映和智慧的结晶。另一层意思是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来说,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具有普遍的共同的规律,即文化具有世界性。同时,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特征,反映了本民族特有的东西,即具有民族性。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整体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13楼2012-11-10 12:45
                      回复

                        (一)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经济、政治
                        2.文化经济、政治相交融。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名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1) 潜移默化的影响;(2)深远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二)文化塑造人生(优秀、先进文化的作用)
                        1、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的、相互促进的,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优秀文化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作用)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楼2012-11-10 1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