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在古典中国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妖道”与“妖术”的描述。
在这些小说中,“妖道”虽然与道士一样信仰道教的真理,继承道教
的知识,使用道教的技术和法器,但是由于他们违背中国传统的伦理
道德,于是象征着“恶”,他们虽然也拥有无边法力,但只能被称为
“妖术”或“邪术”。文学想象的背后隐含了历史传统,在中国的思
想世界中,其实常常并不是按照宗教本身的教义、知识、技术的正确
与谬误来评价宗教,而是由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在代替民众作
价值判断,而民众却也认可并习惯了这种价值判断。 虽然古代中国很早就有“左道”的说法,可是,把“妖道”与
“正道”、“仙术”与“妖术”分开的界限,却可能是道教自己最先
提出的。本来,道教的知识与技术是承继着一种古老的传统,在没有
被“边缘化”和“妖魔化”之前,其实也拥有合理性,可是当政治权
力与思想话语渐渐秩序并重叠之后,这些知识与技术就被追问其服务
的意义,并由服务的意义,而被划分出“正”与“邪”。在四至七世
纪“清整道教”的过程中,在主流意识的权力笼罩下,在主流文化的
压力下,道教徒自觉地清整自身的组织、仪式与技术,其中最重要的
是改变准军事化和半行政化的组织,革除“过度”与“合气”等仪式,
清理杂乱无序的神鬼祭祀名单,因为准军事化和半行政化的组织有对
抗政权的嫌疑,“过度”与“合气”等仪式违背了传统的伦理,杂乱
无序的神鬼祭祀则超越了政府对神灵祭祀的控制。
在古典中国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妖道”与“妖术”的描述。
在这些小说中,“妖道”虽然与道士一样信仰道教的真理,继承道教
的知识,使用道教的技术和法器,但是由于他们违背中国传统的伦理
道德,于是象征着“恶”,他们虽然也拥有无边法力,但只能被称为
“妖术”或“邪术”。文学想象的背后隐含了历史传统,在中国的思
想世界中,其实常常并不是按照宗教本身的教义、知识、技术的正确
与谬误来评价宗教,而是由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在代替民众作
价值判断,而民众却也认可并习惯了这种价值判断。 虽然古代中国很早就有“左道”的说法,可是,把“妖道”与
“正道”、“仙术”与“妖术”分开的界限,却可能是道教自己最先
提出的。本来,道教的知识与技术是承继着一种古老的传统,在没有
被“边缘化”和“妖魔化”之前,其实也拥有合理性,可是当政治权
力与思想话语渐渐秩序并重叠之后,这些知识与技术就被追问其服务
的意义,并由服务的意义,而被划分出“正”与“邪”。在四至七世
纪“清整道教”的过程中,在主流意识的权力笼罩下,在主流文化的
压力下,道教徒自觉地清整自身的组织、仪式与技术,其中最重要的
是改变准军事化和半行政化的组织,革除“过度”与“合气”等仪式,
清理杂乱无序的神鬼祭祀名单,因为准军事化和半行政化的组织有对
抗政权的嫌疑,“过度”与“合气”等仪式违背了传统的伦理,杂乱
无序的神鬼祭祀则超越了政府对神灵祭祀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