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angel吧 关注:366贴子:40,969

【坠落天使】来吧又是各种古风发型服饰对联平仄之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种从古风吧收集来的><。


IP属地:上海1楼2012-11-11 11:51回复
    对联平仄:
    对联的相应分类:正格联、变格联和无格联。
    无格联不讲究平仄格律。
    正格联讲究末字的仄起平收。就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
    比如<上联:荒山静待春调色(孤竹秀风骨)。下联:野草暇约雨润肤(狼君)。>上联最后的色字就是仄声字,下联最后的肤字就是平声字。
    如今联坛也流行着即使句中平仄出律也尽量保证对联的末字符合上仄下平。
    一言联只有一个字,上仄下平。
    二言联为上联仄仄下联平平。
    三言联有两种格律。其一,上联平仄仄,下联仄平平。其二,上联平平仄,下联仄仄平。
    四言联也是两种。一,上联平平仄仄,下联仄仄平平。二,上联仄平平仄,下联平仄仄平。


    IP属地:上海2楼2012-11-11 11:56
    回复
      服饰:

      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的。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还没有绳、线,可能用动物韧带来缝制衣服。在山顶洞人的遗址及其它古墓里,层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其中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等,当时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纪念。


      IP属地:上海4楼2012-11-11 12:00
      回复


        夏朝
        夏朝的服饰以黑为主
        夏朝是占木德而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其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黄裳的服色。其中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
        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纹样均源于对天地的尊崇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
        因为夏朝的东西基本没有文字记载,所以只找到这些了,不过应该是上黑下黄,很朴素的那种。


        IP属地:上海5楼2012-11-11 12:01
        回复
          商朝
          主要采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为多,衣服的长度大多在膝盖上下,不分尊卑,全部都制成上下两截.西周以前,也采上衣下裳制,那时的服装,不分男女,一律做成上下两截:一截穿在上身,称衣,襦是短上衣,短衣有两种,一种齐腰,一种至膝盖,襦为一般人平时所穿;一截穿在下身,称裳.衣后的裤褶,襦裙等都是这种服装的遗制.民间女子所穿服装,大体上与男装相同,唯於腰下系一围裙,长不过膝,这种围裙被称为襜。
          


          IP属地:上海6楼2012-11-11 12:02
          回复
            周朝
            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样式,领子通用交领右衽。不使用钮扣,一般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玉制饰物。裙或裤的长度短的及膝,长的及地。
            


            IP属地:上海7楼2012-11-11 12:02
            回复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IP属地:上海10楼2012-11-11 12:05
              回复

                


                IP属地:上海11楼2012-11-11 12:06
                回复
                  隋唐时,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衫,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圆领或交领短衣,高腰拖地的长裙,腰上还系着两条飘带。

                  


                  IP属地:上海12楼2012-11-11 12:07
                  回复
                    宋朝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IP属地:上海13楼2012-11-11 12:09
                    回复

                      辽——契丹人长期生活在北方,其服饰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又因辽代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之际,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或相继,或并存,使得辽人服饰在演变过程中,或表现为对于前代的传承,或体现在与周边民族的相互融合上。

                      


                      IP属地:上海14楼2012-11-11 12:10
                      回复
                        元朝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蒙古族女子时兴戴一种很有特色的古古冠,这种冠是用桦树皮或竹子、铁丝之类的材料作骨架从头顶伸出一个高近1米的柱子,柱子顶端扩大成平顶帽形,然后加饰翠华、珍珠,地位高的还在冠顶插野鸡毛使之飞舞飘动,很有生气。与古古冠相配的是长袍,蒙古贵族妇女的袍子宽松肥大,袖身很大但袖口收窄,衣长拖地,走路时要有两个女(和谐)奴扶拽才能前行。
                        


                        IP属地:上海16楼2012-11-11 12:12
                        回复


                          IP属地:上海17楼2012-11-11 12:12
                          收起回复
                            地位低下的侍从仆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称为襦裙半臂)。袍服的形制,除辽金通用者外,还有一种样式,为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折有密裥。


                            IP属地:上海18楼2012-11-11 12:12
                            回复
                              清代
                              从中国古代服装发展的历史来看,清代服装制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装制度,由于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异族服装。清代在中国服装史上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它以满族的服饰装束为主,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这是清王朝统治者用暴力和禁令强制人们改冠易服的结果,致使中国古代服装在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异。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生动,纤弱柔美的的汉族传统遭到破坏和变革。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衣袖短窄,素朴肃穆的满族旗装取得了统治地位。旗装以用料节省、制作简便、穿着便利为其特点。

                              皇后册封时穿的礼服就是朝服.有朝冠、朝褂、朝袍、朝裙等.冠顶是三层,每层一颗大东珠,珠下一只展翅金凤,帽周围有金凤七条,嵌有猫金石、珍珠等.帽后垂金翟,上面装饰的珍珠就有三百多颗.戴在项前的金圈称为金约.胸前贯珠下垂,总计珍珠三百二十四颗,间以各种珍宝.左右耳饰各三具,每具金龙衔二珠.皇后的朝珠是三盘.朝褂形似坎肩,石青色底,前后绣两条立龙.下幅绣八宝平水,襞积(衣褶)下绣万寿万福字文,除去前后二条立龙,上面还有正龙四条.再一种在腰间绣四条行龙,下幅绣八条行龙,无字文,无平水.朝袍也有三种,都是明黄色,披领和袖是石青色,袖是马蹄袖,不是传统的水袖.三种朝袍的差别主要是有无襞积,和龙的形态不同,朝裙,上织金寿字缎,下为石青行龙缎,都是整幅,有裙褶,夏日的朝裙一纱织成.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冠服与皇后相同

                              官员的补子为方形,文官的纹样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大雁、五品白鹤、六品鹭鸶。





                              


                              IP属地:上海20楼2012-11-11 1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