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之术吧 关注:34贴子:317
  • 14回复贴,共1

师者(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敬天
敬地
拜古圣先贤


1楼2012-11-14 14:03回复


    4楼2012-11-14 14:08
    回复
      严君平
      严君平,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名遵(据说原名庄君平,东汉班固著《汉书》,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写为严君平),蜀郡成都市人。

      汉成帝
      (前32~前7年在位)时隐居成都市井中,以卜筮为业(以占卜耆龟给人看相),“因势导之以善”,宣扬忠孝信义和老子道德经,以惠众人。


      5楼2012-11-14 14:09
      回复
        东方朔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本姓张,字曼倩,西汉著名词赋家,在政治方面仕途也颇具天赋,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汉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


        7楼2012-11-14 14:13
        回复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县(今山东省惠民县何坊乡钦风街)人。西汉辞赋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   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表自己的不满。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壁》、《试子诗》等,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备加称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县,名《颜字碑》。日本侵华期间,此碑曾被日本当地驻军当做军营门前水沟上的石板,马踏车碾,致字迹局部损毁。目前《颜字碑》的真迹和仿制品都存放在陵县人民公园的“颜碑亭”里。   《西游记》里东方朔是东华帝君的弟子,道号曼倩。


          8楼2012-11-14 14:14
          回复
            诸葛孔明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宝鸡五丈原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9楼2012-11-14 14:15
            回复


              10楼2012-11-14 14:16
              回复
                郭璞
                郭璞(pú)(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省闻喜县),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他还是中国风水学鼻祖,其所著《葬经》。


                11楼2012-11-14 14:18
                回复


                  12楼2012-11-14 14:19
                  回复
                    郭璞曾注释《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
                    现今的《辞海》或《辞源》上均到处可见郭璞注释。
                    郭璞代表作是《游仙诗》十四首和《江赋》。作品虽多涉及玄理,然词采绚丽,境界扩大,坎壈咏怀,与当时玄言诗绝不相同。《隋书 经籍志》著录有集十七卷,明人辑有《郭弘农集》。
                    郭璞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而郭璞开创的动、植物图示分类法,也为唐代以后的所有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
                    在学术渊源上,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理论,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擅长诸多奇异的方术。
                    郭璞是中国风水学鼻祖,其所著《葬经》,亦称《葬书》,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中华术数之大奇书。


                    13楼2012-11-14 14:20
                    回复
                      生平
                      西晋末年战乱将起,郭璞躲避江南,历任宣城丹阳参军。 晋元帝时期,升至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又任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 324年,力阻驻守荆州的王敦谋逆,被杀,时年49岁。事后,郭璞被追赐为“弘农太守”。 晋明帝在玄武湖边建了郭璞的衣冠冢,名“郭公墩”。郭璞之子敦骜被封为临贺太守


                      14楼2012-11-14 14:21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12-10 19:17
                        回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楼2012-12-12 1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