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由由吧 关注:9贴子:661
  • 4回复贴,共1

[诗选]中国历代诗文名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 “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3.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4.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

5.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出自《诗经·小雅·棠棣》。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

6.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

  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8.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①[临]来到。 ②[履]踩,走。

9.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

  出自《诗经.小雅·伐木》。①[幽谷]深谷。

10.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①[靡]没有谁。 ②[鲜(xiǎn)]少。 ③[克]能。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11.诗言志,歌永①言,声依永,律②和声。

  出自《尚书·舜典》。《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为孔子选编而成,事实上有些篇是由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即《今文尚书》。 ①[永]同“咏”。 ②[律]音律,乐律。

12.辅①车②相依,唇亡齿寒。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旧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近代学者一般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春秋各国史料编纂而成的。《左传》是一部叙述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共269午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①[辅]面颊。 ②[车]牙床骨。

13.黍①稷②非馨③,明德④惟馨。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最早见《尚书·君陈篇》。 ①[黍(shǔ)]黍子,黏黄米。 ②[稷(jì)]不黏的黍子。黍稷在这里泛指五谷,为祭祀的物品。 ③[馨(xīn) ]芳香。 ④[明德]美德。

  

1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

15.不以一眚①掩大德。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①(眚(shěng))过失,过错。

1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17.立德立功立言。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8.言之无文①,行②而不远。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①[文]文采。 ②[行]流传,流行。

19.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1楼2007-05-07 01:46回复
    96.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出自《诫子书》。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9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自《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lù)豉(chǐ)以为汁。萁在釜下然(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者曹植(192— 232),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的同母弟弟。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有一次,曹丕限曹植在七步之内做一首切合兄弟之情的诗,否则,就要杀他。曹植才思敏捷,当即咏出了这首《七步诗》。曹丕无可奈何,只好放过了他。

    9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出自曹植《赠白马王彪》。

    9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

    100.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101.刑天舞干戚①,猛志固常在。

      出自《读山海经》。作者陶潜(365—427),字渊明,东晋诗人。①[刑天舞干戚]故事见《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刑天,传说中的兽名。干戚,盾和斧。

    10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出自陶潜《归去来兮辞》。

    103.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出自陶潜《挽歌》。

    10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出自陶潜《移居》。

    10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自《入若耶溪》。作者王籍,南朝梁诗人。生卒年不详。

    106.疾风知劲草,板荡①识诚臣。

      出自《赐萧璃》,作者李世民(598—649),即唐太宗。①[板荡]《诗经·大雅》有《板》《荡》两诗,均刺周厉王无道,纲纪混乱,政局不安,后以“板荡”指社会动荡不定。

    107.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出自《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作者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唐代诗人。

    10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出自《渡汉江》。作者宋之问(656—712),字延清,唐代诗人。

    109.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出自《杂诗三首》(其一)。作者沈俭期(656—714),字云卿,唐代诗人。

    11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自《咏柳》。作者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唐代诗人。

    11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①。

      出自贺知章《回乡偶书》。①[衰(cuī)]稀疏、掉落的意思。

    112.人生代代无穷已①,江月年年只相似。

      出自《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约660一约720),唐代诗人。①[已]停止。

    11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出自《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诗人。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

    1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自《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唐代诗人。


    4楼2007-05-07 01:46
    回复
      ……可是懒啊懒得看…


      10楼2007-05-14 10:43
      回复
        握个手,,,我也


        11楼2007-05-16 12:41
        回复
          中文博大精深……学不完— 


          12楼2007-05-18 1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