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空幽兰吧 关注:2贴子:46
  • 1回复贴,共1

读刘禹锡秋词二首有感<<海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便引诗情到碧霄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历来的骚人墨客都把"秋'和"悲'联系在一起,他们写了成千上万篇悲秋的诗词和歌赋,比如宋玉的<九辩>第一句就是:"悲哉秋之为气'.汉乐府词<<古歌>>开头也是"秋风萧萧愁杀人.'悲秋成了文学创作的传统题材,可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以其革新精神,打破这种传统,抛开了"逢秋悲寂寥'的老调,唱出了"秋日胜春朝'的歌声.<<待续>>



1楼2007-05-07 04:27回复
    刘禹锡是个有抱负的地主阶级革新派,他渴望国家统一,坚持政治革新.公元八零五年由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做了司马.这两首秋词就是那时写的.这种政治遭遇,当然使他"郁悒不怡',更何况朗州当时是个"土风僻陋,举目殊俗'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是很容易消极颓废"逢秋悲寂寥'的.可是,刘禹锡完全不是这样,反以"晴空一鹤'自况.他认为:"秋天好,秋天好,秋日胜春朝'.看吧,秋高气爽,白鹤翱翔.矫健多姿,穿云直上.引得诗人情不自禁地要为这大好秋光歌唱,表现了作者豁达豪迈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在诗人的笔下,秋色被描绘得多么绚丽多姿,富有生气!这样的秋色,不似春色 ,胜似春色,"胜'在那里呢?诗人回答道:"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这就是说,秋色清胜于春色浓.秋色清,能够使人头脑清醒.春色浓却会逗人追狂逐乐,似醉如狂.这充分表明诗人尽管处境险恶,但决不和反动势力同流合污,仍然坚持革新的意志.
     <<秋词>>二首写得通俗鲜明.人常说:"诗中有画'.<<秋词>>二首正是这样,既表达了诗清,又蕴蓄着画意.人常说:情景交融,<<秋词>>二首也正是这样,而且还远不止这样,它不但描绘了明丽的秋景,抒发了健康的感情.而且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同时,<<秋词>>的语言也相当好,不仅词清句丽,有的字用得很有特色,比如"清入骨'的"清'字,"嗾人狂'的"嗾'字,通俗新鲜有力,读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秋词>>二首可以说是进步的思想内容和生动的艺术形式结合完美的诗作.


    2楼2007-05-07 2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