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围棋吧 关注:75贴子:126
  • 0回复贴,共1

围棋教育对学生智力、意志品质、挫折耐受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围棋教育对学生智力、意志品质、挫折耐受和
情绪稳定性影响的前测报告
摘要 本研究探索围棋教学对学生智力、意志品质、挫折耐受和情绪稳定性的影响效度.实验采取等组法,观察初中整个阶段实验因素所产生的效果.为避免非等价组对研究目的的影响,强制等价组实验进行前测,心理测试结果说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智力水平、意志力、挫折耐受和情绪稳定性 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符合实验的前提。
  关键词 围棋 等组法 差异
正文 1. 调查的目的
  山东正道棋校创办于2002年8月,是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全国八家棋类运动活动中心之一. 现有学区九年一贯制围棋实验班14个,学生600多名.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将围棋课程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坚持“以棋育人,文棋并重,全面发展,突出特色”的办学宗旨,积极探索利用围棋这一民族传统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古人称围棋技艺是“天技”,并有“尧选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的传说。现代人称围棋活动为高雅优美的脑体操运动,韩国有利用围棋教化不良少年的记载。这些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围棋在育人方面具有的特殊功能。当前国外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对青少年围棋活动的研究逐步加强,但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围棋技能和校外培训上。如在日本有一些学校开展围棋活动,但只相当于我国的课外活动水平,并不作为正式课程开设,参与的学生较少。韩国的围棋教育活动开展最好,他们有专门的围棋学校、围棋大学,围棋教育受到政府和国民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普及性的课程开发还比较薄弱。新加坡的围棋教育活动主要是靠大企业的赞助,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围棋。在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有许多人逐步认识到围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益智功能、教育因素,围棋活动得到广泛开展。西方国家将围棋作为学习东方文化和思想的一个载体,受到一些年轻人的喜爱,但普及率较低。
  在国内已经出现几所棋类学校,如上海的应昌期围棋学校,武汉的情智学校。他们将围棋作为一门课程来教授,但由于刚刚起步,可借鉴的经验还较少。还有的学校(浙江诸暨市店口镇第一小学)尝试把围棋作为学生素质发展的辅助教育途径,通过围棋教育深入挖掘学生潜能,这与我们的研究不谋而合,但研究缺乏权威的论证和推广价值。在我校的围棋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个案,可以证明围棋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良好影响.但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和验证是必须的。因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曾说过:怎样运用数据和我们的科学水平有关.停留在用生动和突出的事件来说明问题这样的水平上是危险的.所以,要提高围棋教育的研究质量与层次,需要关注和认真研究有关量的关系,量的变化等等,这样才能增强科学预见的可能性和精确度.
  学生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智力因素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于人的成功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调动情感、加强意志努力、 激发动机的作用。我校围棋教育努力使学生做到学棋“六要”即树棋德、明棋礼、诵棋文、熟棋史、知棋典、精棋艺,从而达到以棋育人的目的。本调查试图研究围棋对学生智力水平、意志品质、挫折耐受和情绪稳定性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为避免非等价组对研究目的的影响,强制等价组实验进行前测.
  2.调查对象
  被试选择山东正道棋校(2002级)初一年级九,十班围棋班为实验班,共122人。初一年级一,二班普通班为对照班共103人。实验班与对照班均使用统一的文化课教材,课程设置与课程安排相同。实验班每周上2课时的围棋课,进行围棋训练活动,并参加围棋竞技比赛,而对照班仍按常规上自习。
  3.调查工具及方法
  3.1学习成绩
  选择这四个班在入学初全区的统一摸底考试成绩作为实验前测的数据之一。实验班总平均分X=179.7 ,对照班总平均分X=169.3,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P>0.05)显示没有差异。


1楼2012-11-17 00: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