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满贯吧 关注:18,129贴子:146,201

回复:【金满贯】风雨飘摇的生计,聚光灯外的黄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界前十打球如盲人歌手,顶尖球手作假易如反掌
2010年在对阵一位世界排名前十的大牌时,乔治亚在比赛中起了疑:“他一会做安全球时打厚了,一会母球叫位不准,一会又夸张地打丢长球。当时情况很糟糕....也很尴尬,我就像是在和史提夫-汪达(美国传奇盲人歌手)打球一样。”
“我带着3-1的比分进入到局间休息,上厕所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不打算赢这场比赛了,是吧?’他只是笑笑不回答走了。接着我赢下了比赛。作为一名职业斯诺克选手,你是可以判断得出对手是不是在故意犯错或是打得像业余选手一样。”
乔治亚不急不慢地向《周日镜报》解释为何职业选手在比赛中作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会故意为自己设置困难的击球,然后把它给打丢。这是一环套一环、一球接一球的情况,一旦叫位叫不准,打丢球这种低级的错误也就不会很明显。”
乔治亚坦白,自己碰到的第一次球员赌球情况发生在2006年谢菲尔德的一站比赛中,其中一位球员当时还排名世界前40。
“当时我们几个人在喝东西,第二天都要打比赛,然后有个人就提议,‘为啥我们就不能合起伙来(作假),每人拿它个2000英镑呢?’当时我走开了,我不知道其他比赛结果怎么样,但我是拿下了我自己的比赛。”
操纵赌球引出幕后集团,12名职业球员深陷其中?
据乔治亚回忆,三年前当他在家乡莱切斯特一家斯诺克俱乐部时,有个30多岁的前职业球员试图招募自己:“我们喝了一杯,他问我想不想加入那个(赌球)团队。细说之下,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所听到的内容。”
“他说他们有12名职业球员,任何时间里都能操纵一名球员输掉一场比赛。他提及了一个名字,我转身便走了。”乔治亚表示那位球员现在世界排名前30。
乔治亚还确信,有另外一名已经退役的大牌球员曾经故意输球:“当时是他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他故意输了球,有人押了八万英镑赌他输。”
除了揭露职业斯诺克球手的赌球丑闻,乔治亚也无奈表示这种情况另有隐情:“你知道这些赌球押注的家伙和球员们混在一块儿,可不好打交道。你不得不服从他们,一旦有忤逆他们的意思,你就有麻烦了。”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3-02-26 02:27
回复
    ---
    据说在2010年以世界前十身份输给乔·乔治亚的只有瑞恩·戴,2010年在世界斯诺克学院举行的PTC5,第1轮乔·乔治亚4:1瑞恩·戴;
    一名已经退役的大牌球员曾经故意输球:“当时是他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他故意输了球,有人押了八万英镑赌他输。” - -关联信息指向2012年世锦赛1/4决赛,亨得利2-13负于马奎尔。


    IP属地:广东19楼2013-02-26 02:33
    回复
      2025-05-22 11:52:15
      广告
      赌这种东西不管什么项目 有金钱参与进来肯定是有假的 但是基本上我认为99%还是干净的


      20楼2013-02-26 09:25
      收起回复
        斯诺克世界正在发生一场强震,除了“胖子李”的命运,英国媒体这几天还很关心两位正在接受假球调查的泰国球员,因为他们在谢菲尔德的住所被纵了火。
        8月7日,19岁的提拉彭派伯(世界排名第75位)和27岁的苏瓦纳瓦特(世界排名第92位)参加上海大师赛的资格赛,他们俩分别输给了两位排名更低的选手,然而在这两场比赛开打之前,投注出现异动,世界台联得到赌博公司的警告,“有来自亚洲市场的不正常押注”,随后,这两场比赛的投注就被叫停了。
        没想到,调查还在进行中,这两名泰国球员的房子就被放了火。消防员说,当时有4枚燃烧弹被扔了进去,屋子进门的地方烧着了,其他地方浓烟滚滚,两名泰国球手受了轻伤在接受治疗。至于这次纵火是否和他们的赌球指控有关,世界台联的表态是:“还不知道二者是否有关联,我们会考虑这种可能。”
        早年,曾排名世界第三的“泰国球王”瓦塔纳就曾收到过死亡威胁,要求他故意输掉一场比赛,瓦塔纳的父亲也在1992年惨遭枪杀,据说与非法赌球有关。
        世界第一:假球很难证实
        绝大多数来沪参赛的球员都不愿谈论“胖子李”打假球的事情,凯伦·威尔森的言论很有代表性:“我挺想置身事外的,不想太多卷入其中。对于我来说,这不是我应该去做的事情。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没有改变的可能,希望大家可以早日忘记这样的事件。”
        罗伯逊是个例外,“墨尔本机器”承诺说,他自己从来没有、以后也不会打假球。令人意外的是,罗伯逊还打开了话匣子,教记者如何火眼金睛辨假球!
        “如果让我来看一场正在接受调查的比赛,我能够辨认出这一局、这一场是不是有问题。虽然假球都是被暗箱操作的,但如果在聚光灯下被看到了,假球是非常明显的。斯诺克的假球和其他运动的假球很相似,如果你很擅长这项运动,又下定决心要作弊,你就知道该怎么做。”身处斯诺克的金字塔尖,罗伯逊足够权威。
        究竟如何辨认假球?罗伯逊给出了几点建议:“大家要关注的,不是球在袋口摇摆之后有没有进,而是球员线路的选择和击球的方法是否合理。有的时候,在特别糟糕的球型中打丢了白球,或者因为错误碰到了其他球而没有打中目标球,或者是安全球打得太厚,给对手留下机会;或者打得太薄……”这些情况都可能存在疑点。
        不过,31岁的罗伯逊认为,在斯诺克比赛中打假球其实还算隐蔽:“事实上,在斯诺克运动中,你可能因为压力而击球失误,球可能会不受控制地相互碰撞,这些事情都不能完全被掌控。这些可能性,令人很难证实一名球员在打假球。”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0楼2013-09-25 07:43
        回复
          假球绑架斯诺克:终身禁赛不如输一场?


          斯蒂芬李仅网上下注两场就赚百万英镑 禁赛12年奖金也难比赌球获利
          2013年9月,世界台联宣布斯蒂芬·李至少参与了7场斯诺克假球比赛,最终开出了罚款4万英镑+禁赛12年的重磅罚单,12年的禁赛处罚也让胖子李成为了2006年澳大利亚球手汉恩被禁赛8年之后斯诺克界最大的丑闻。对于38岁的李而言,12年禁赛相当于斯诺克的大门永远关死,正如他自己所言,禁赛期满后50岁的我连自己的父亲都打不过了。
          面对如此严厉的处罚,斯蒂芬·李会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吗?其实单纯从性价比而言,他应该无需后悔,据体育仲裁的裁决,7场比赛中的下注都成功了,相关消息显示,李仅仅靠互联网赌博就赢得了两笔巨款,一次接近60万欧元,一次是35万欧元。两笔相加就有近百万欧元,这还并非是他的赌球全部获利,而这位名将在台坛打拼了二十年总奖金进账243万欧元,也就是说两笔赌球下注就相当于全部奖金的40%,与在球坛忙碌了七八年划等号。而台联只罚了4万英镑,胖子李非法收入几乎毫发未损,带着这么一大笔“退休金”告老还乡,即使被终身禁赛也是值了。
          中国难觅大赛假球,但球员赌球泛滥


          赛事水平低让中国难觅希金斯式假球 但球员为生计99%都打过地下赌球
          当斯蒂芬·李假球案案发之后,不少人也关注在中国这片目前斯诺克最大的市场上,是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而经过走访业内多方人士得到的均是否定答案。身为中国台球协会副秘书的张景荣就非常肯定的表示,类似李或希金斯的事件在中国斯诺克赛场上肯定没有。而之所以能够这样肯定的回答,张景荣给出几点原因,首先博彩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像欧美国家那样发达,此外无论是中心还是协会从赛事之初就有明文规定,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中国斯诺克比赛整体水平还不高,或者说还没有达到能够吸引欧美博彩公司来操纵比赛的高度。
          倪浩是中国职业斯诺克巡回赛的赛事总监,他也表示在中国像希金斯、斯蒂芬·李这样假球的事件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听说过,而倪浩也认为中国赛事水平还低,国外博彩公司很少会开盘,也无利润可言。
          不过,在中国举办的国际赛事,假球还是渗透了进来。几年前的某次国际比赛,因为被ESPN转播而开盘,某位中国球手在淘汰赛阶段被地下庄家找上门来,“他们让我输,我没有同意,当时打冠军也就不到17000美元,但故意输掉一场小组赛就能分到15万元人民币。他们给我钱,但我的名誉就值这些钱么?如果被发现,一辈子就要禁赛了!”
          不过倪浩强调假球和赌球之间的区别,坦言中国几乎99%的台球选手都有赌球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比方说我和你打一盘球赌一顿饭也是赌球,只要不在比赛中很正常。在中国打斯诺克的有多少能挣钱的?对于很多球员来说,赌球甚至是收入来源的很重要一部分,是生活的保障。”
          而通过随机采访5位中国斯诺克球员,他们也认为类似与斯蒂芬·李那样的假球是肯定没有而自己也不会去做的,但在谈到赌球的问题时,5位球员则全部表示自己有过赌球的行为。看来,因为种种原因中国斯诺克并没有假球丛生,但由于赌球的存在,也只能成为相对的“纯洁”。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2楼2013-11-10 17:57
          回复
            球房式赌球:年轻球员靠代表球房赌球换取生活和学球费用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球房,有很多专业打黑球的“枪手”。孩子们想靠打台球成才,无奈台球和“举国体制”无缘,只能闯江湖,球房承担“枪手”的生活和学球费用,“枪手”为球房效力,当时的赌局模式是这样的——你代表某某球房,我代表某某某球房,一群喜欢或不喜欢台球的好赌的人,在赌局上下注。经历过这种赌局历练的“枪手”,球风往往凌厉彪悍,充满搏杀赌性,在他们眼里,斯诺克和绅士运动不怎么沾边。
            这种中国式赌球延续到了今天,圈内人轻描淡写地说着“赌球在中国台球基层很普遍”,往往是球房各自派出球手来打比赛,老板们每次下注可达数万元,打输了,球手没损失,打赢了,球手和下注压自己赢的老板分成获利。有退役球手为这种赌球辩护道:“球手在球房赚到的工资不够用,很多球手背井离乡,租房和生活都需要钱,所以会去凭实力参与赌球,这种赌球和希金斯与赌博集团联手作假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
            练球式赌球:球员靠赌球锻炼心理素质 专家:赌多了就麻木了
            还有一种赌球,存在于个别年轻球员之间,他们把赌球当做一种练球的方式,美其名曰下赌注之后再打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某位曾获得外卡参加中国公开赛的年轻选手,圈内皆知他“不涉赌的球不打”,一位资深人士提到这位新秀直摇头:“只有赌球的时候他才特别起劲,这样的孩子是不可能进入更高层次的。”虽然这名新秀曾在某年的中国公开赛上赢过球,但此后便“泯然众人”。
            某台球推广人告诉记者,赌球对球技提高没什么帮助:“如果下注太多,心理压力比正式比赛还大,很难打好;比赛就那么几局,练球的时候赌球却可以一直赌下去,赌得多了,反而麻木了,靠赌球来刺激自己是打不好的。”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3楼2013-11-10 17:59
            回复
              “禁烟令”让斯诺克奖金10年未变 澳网奖金十年翻五倍



              亨德利是曾经见证过斯诺克盛世的过来人,上世纪90年代,每个赛季有十几站排名赛,每一站冠军都有10万英镑、8万英镑的奖金,顶尖球手收入很高,“根本不需要作假”。
              自从2002/2003赛季欧盟不允许烟草商赞助体育赛事,斯诺克就走入末路,现在国际台联赛事的赞助商主要是器材生产厂家,支持有限,市场萎缩。斯诺克世锦赛现在的冠军奖金是25万英镑,一度每年奖金都会增加1万英镑,而25万这个数字已经好几年没有动过了。
              1993年奥沙利文击败亨德利拿到英锦赛冠军,进账7万英镑,而2012年英锦赛塞尔比战胜墨菲问鼎英锦赛,冠军收获12.5万英镑,亚军拿到5万英镑。二十年间,英锦赛冠军奖金仅增加了5.5万英镑,而最高等级的世锦赛也透露寒酸气,2005年冠军奖金为25万英镑,2006年冠军只能拿20万,2008年又恢复到25万,而这个数字一直持续到奥沙利文今年夺冠。
              当大多数职业运动一年一加薪时,斯诺克依然在原地踏步。对比澳网总奖金从2003年的600万美元提高到现在的3000万,斯诺克球员只能感叹人比人气死人。
              丁俊晖打拼10年奖金不如李娜1年 肖国栋大师赛亚军奖金仅够1年参赛费
              冥冥中的巧合,丁俊晖和李娜这两位中国职业体育的领军人在2013年底都跻身到世界前三,可喜可贺,但当把奖金作为标杆的话,丁俊晖却连望娜姐项背的底气都没有。最近丁俊晖表现神勇,上海大师赛和印度两站公开赛背靠背夺冠后,他在过去10年奖金也不过170万英镑,加上成都国际锦标赛进决赛,也仅有176.5万英镑,合280万美元。而李娜在拿走了年终总决赛的百万美元支票后,本赛季奖金就进账了近400万美元,换句话说,丁俊晖打拼十年还不及李娜单赛季赚的多。
              丁俊晖好歹不需要为生计发愁,而即使身为国内斯诺克顶尖高手的肖国栋也要精打细算,上海大师赛夺得亚军进账3.5万英镑,肖国栋赛后坦言会把奖金存起来,因为扣去税费这笔“巨额”奖金只够应付一个赛季参赛费用。因为经济缘故,肖国栋去年曾抨击过世界台联,而如今他才打到收支平衡,在重庆买了套小房子,正在一点一点还房贷。因为赛事增多,现在非英伦三岛球手一年开支超过3万英镑,本赛季金龙、曹新龙、石汉青因为难以负担这笔支出宣布放弃参加职业赛。
              就算回顾斯诺克历史也只有亨德利和奥沙利文两人的总奖金突破了700万英镑,奥沙利文职业生涯长达20年拼下700万英镑,合1118万美元,而网坛天王小德上赛季收入995万美元,几乎等同奥沙利文的职业生涯奖金,都是天王,奖金却是天上人间,斯诺克其他人的生存之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鸡肋的斯诺克:场馆小难卖票、球员绅士无个性、比赛冗长难转播
              同为职业体育项目,为何网球和高尔夫奖金相比二十年前成倍增长且每年都有提升,而斯诺克却徘徊不前,毫无疑问,导致这个现象出现完全有原因可查,也恰恰是这些深层次的本质原因,造成了球手们奔小康都是问题,也多少推动了斯诺克球员涉赌打假球。
              首先,斯诺克运动本身就有一定局限性,只能安排在较小场馆进行,相比足球、网球和篮球万人观看,斯诺克的场面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而斯诺克运动过于强调绅士风度,也使得项目缺乏娱乐性和个性,球手的个人魅力也打了折扣,缺少巨星号召力,怎能吸引粉丝驻足。当然,斯诺克运动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赛制冗长,难以控制时间,这导致一部分年轻观众流失,也很难满足转播商和赞助商插播广告的需求,英国天空体育台和ITV这样付费电视台因为这个原因暂停与台联的合作。本来斯诺克从观赏性而言就难以与足球和网球相比,加上世界台联不作为,错过了继续扩大市场规模的最好时机,使得如今斯诺克全球化程度不敢恭维。当以上原因集中在一起时,斯诺克运动自然难以受赞助商青睐,球员们焉能不可怜兮兮度日?


              如果一个斯诺克选手一场假球的收入就能超过他数十年的努力,假球便很难阻止,台联应该反思他们在斯诺克市场拓展上的失败。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4楼2013-11-10 18:02
              回复
                退 米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3-02-23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