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遇吧 关注:444贴子:58,306

悠着点,慢着点 ——“贫富与欲望”漫谈 莫言 及遇姐的评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11-17 21:22回复
    遇姐的评论
    你贴的这段莫言高论,“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蔚为本世纪初一段奇谈。说实话,我对莫言并不怎么了解,当年看过一本,非常不喜欢,从此没看过他的作品。可是,就从这一句话,莫言的格局可知。他这篇讲话的其余部分,杂乱无章,无非是宣扬富贵,虽然还说明了正当的富贵。“文学家大多也是爱财富逐名利的,但文学却是批判富人、歌颂穷人的。”是吗是吗,把文学就归结到批判富人、歌颂穷人,莫言声称怕读书多了会损害想象力,遇姐看看好像真有点道理,至少人莫言就能用超常的想象力,把人类社会和文学全部想象成围绕富贵贫穷这个轴心而转。莫言真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代言人啊!
    好像他曾拿威廉·福克纳举例说明金钱和创作的关系,那么,他为何不好好读读福克纳的诺贝尔奖感言呢?听听真正的文学家对人类社会的看法,看看真正的文学家究竟关注什么,批判什么,歌颂什么。福克纳说,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只能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和心头的真话,不能有恐惧或其他任何东西。没有爱,没有荣誉、怜悯、自尊、同情和牺牲等古老的普遍真理,写出来的东西注定失败,必然朝生暮死。作家的特权是帮助人类振奋起来,帮助人类生存下去、取得胜利的支柱。
    福克纳在写作过程中,确实受金钱的诱惑而去好莱坞写过剧,但那几乎是福克纳羞于回顾的经历,也正足以说明,这种情况下的创作,不能和严肃的创作相提并论。不可否认,作家也会希望得到名利,但如果他在拿着笔写作时还在想着名利,那就只能是和莫言比肩了。
    再次感慨,不读书,或者读书不得其法,对人的视野见识的限制,对人心灵的桎梏,是多么可怕啊!


    4楼2012-11-17 21:23
    回复
      话说遇姐看到莫言的论调,早被轰得脑子嗡嗡作鸣,没注意静水的67楼也是莫言的讲话。 这和65楼的话不是连着的吧,否则还真跟不上他那个跳跃。这个御用脑残又想说什么呀?环保,这个话题很安全,很PC,可是他自己的观点如何?遇姐理解,就是呼吁人们回归小国寡民、鸡犬相闻的生活。
      遇姐想问:莫言你家住的是草棚吗?用的是蜡烛吗?你家人全靠空气、阳光、食物和水生活吗?你不是要穿着燕尾服,去比我们发达的国家去领取发明了硝齤化甘油炸药的科学家设立的奖金吗?你不至于打算穿着草鞋,一路走到瑞典去吧?
      我怎么觉得你似曾相识,简·爱生活过的那个让孤儿们饥寒交迫听他宣讲简朴的美德,自己的老婆女儿却裹着绫罗绸缎的孤儿院院长吧,是你的前世吧?
      你把一切罪孽推在发达国家的身上,你是要为你不发达的祖国开脱什么?!然而你不发达的祖国,却(起码在表面上)告诉国人,你们要乖乖咬紧牙勒紧裤腰带,好让你们的国家去做发达国家!
      不错贪欲是人类的大问题,可你轻轻把一切归罪于科技,归罪于一切文明的生活,你是要从哪里转移开人们的注意力,又将这注意力转移向哪里?



      6楼2012-11-17 21:24
      回复



        7楼2012-11-17 21:26
        回复
          @今夕遇此 遇姐这楼删了吧,昨天怕大家看不到~


          8楼2012-11-18 20:16
          收起回复
            莫言说:“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
            对这句不敢苟同。
            联想到那么多不惜将鲜血洒在这块土地上的先烈们,尤其是像一触即发中荣华和阿次这样出生显贵的先烈们,如果他们只为追求享乐和刺激,还有你莫言的今天吗?


            9楼2012-11-18 21:33
            收起回复
              也许我是受矛盾辩证法的“毒”太深了,这个世界,在我眼里,矛盾始终是存在的,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有主要方面我次要方面,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矛盾的主次之间是会转化的。
              根据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任何观点不宜走偏激,一但偏激,就是错误--真理与谬误之间只差一小步。
              莫言的话里,我有赞同的成分:
              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尤其是国家的贪欲有所收敛吗?结论是悲观的,尽管结论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因为,这不仅仅是救他人,同时也是救自己。
              让那条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仆,这就越过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过大,必然爆破。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
              以上两点我是赞同的。
              不过上面悲观这个词,我的观点是虽是悲观,但并不绝望。
              还有不赞同的成分,下一楼再说吧!


              10楼2012-11-18 22:15
              回复

                同意遇姐评价莫言关于文学家的观点。
                不管莫言本人如何,这篇文章里某些观点我还是认同的。
                我们要用文学作品告诉人们,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当然,衣服和住房也是必要的。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人们,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当人们在沙漠中时,就会明白水和食物比黄金和钻石更珍贵,当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人们才会明白,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和公馆,在大自然的巨掌里都是一团泥巴;当人类把地球折腾得不适合居住时,那时什么国家、民族、政党、股票,都变得毫无意义,当然,文学也毫无意义。
                这段文字我很喜欢,现在地球已经开始变得不适宜人类的居住,人类现在存在的前提就是地球,人类目前唯一的家园。在北极已经开始融化,臭氧层开始变得空洞,无数的电池被人随意丢弃,污染土地和水源的时候,人类应该清醒一点,稍微看看后天会发生什么。或者还是走欧美的老路,做污染-清理-污染-再清理的无用功?
                关于发达国家有罪无罪我不做定论,但就文章中的环境问题而言,但是我认为发达国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现在,就是应当承担一定责任的。比如美国,人均碳排放量居于榜首,但是拒绝加入《东京议定书》,约束自己的行为,算不算是一种罪恶呢?
                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尤其是国家的贪欲有所收敛吗?结论是悲观的,尽管结论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因为,这不仅仅是救他人,同时也是救自己。
                这段话我也同意,起码能给人一种激励,不管结局怎样,永远也不能放弃希望。

                @今夕遇此
                @山明疑有雪 @血月弑魂


                11楼2012-11-18 22:36
                收起回复
                  至于莫言那段关于否定科技与财富的那段话,自然是不同意的。不过讲起原因来,颇是复杂。因为我的结论建立在我所受的近十年的高等教育基础上。所以总要讲讲专业方面的东西。
                  先说哲学,大学学哲学时,哲学书的前言就有: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科学。当时我那个反对啊,整本哲学书连个数学公式都没有,怎么可能是数理化这样学科的科学?
                  后来读研究生时,也不知怎么的,突然有一天顿悟似的,发现哲学的确是一切科学的学科。哲学里讲,一切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所以经济学里的模型,既可以通过完整的数学公式推导,也都可以跨过中间所有的过程,抽象地、从理论角度去解释模型的含义或逻辑基础。从这点上看,哲学的文字,就是数学模型的质,而了解了质,能够给量的证明指引方向。所以哲学也能够是数学这样的理科学科的科学。
                  至于矛盾辩证法,矛盾普遍存在性,原因简单来讲,至少有两个。一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要求就是矛盾的。比如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我们需要它是稳定的规范的,如果稳定,我们才能信赖它并在此基础上做交易。同时价格反应了商品的内在价值,如果内在价值发生变化,我们要求价格能够及时调整以反应价值的变化,所以我们要求价格是灵活的。灵活性与规范性天生就是矛盾的。第二,事物的正反面往往根源于同一种性质,比如说倾向政策中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它优点是,威力大见效快,缺点是威力大不适宜微调并对经济有较大震荡的,也就是说,威力大既然优点也是缺点。
                  以上例子,在宏观经济理论中,俯拾即是,多不胜举。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不宜极端,只能权衡与折衷。
                  而经济理论本身的发展就是这样的,往往是极左--错误,极右--错误,最后折衷。只不过折衷的过程很慢,一来很多事不好量化,二来即便量化了,折衷是三七开、四六开谁也不确定,经济学又不是实验的学科。
                  讲到这里,莫言话里的问题已经呼之欲出了。
                  莫言对科技的态度,就是一种极端,人类唯技术论盲目崇尚技术是一种极端,而盲目反对技术又是另一种极端。但莫言这种错误又是人类理论观点发展的一种必然性,最终可能将人类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当然要躲过或避免这种极端,只有通过学习,学习领悟了这种哲学思想,能够使我们人类少走弯路。但莫言因为没读过书,多半是无法领悟这种哲学思想,所以他犯了如此普通的错误,也是一种必然了!


                  13楼2012-11-19 20:36
                  收起回复
                    几位的讨论都太高深了,我坐观好了~~
                    我给几位姐姐沏壶茶,慢慢聊啊,哈哈


                    14楼2012-11-19 21:34
                    收起回复
                      回复10楼、13楼的@山明疑有雪
                      对于莫言的讲话,为什么我会有相当强烈的反应?
                      今天给工科硕士生讲如何写论辩文,其中讲到首先要选一个debatable的论点,如果提出一个论点,明显是荒唐无稽、不值一驳,比如说:会有越来越多的男人在家生儿育女,又或者是路人皆知、无需辩驳的,比如说:绝大多数女人能生儿育女,那就不能作为论辩文的论点提出来,提出来也不会有人理会。
                      莫言的讲话在遇姐眼里看来,就是一种他自己大概都没有意识到的走私:将巨大的、本来不值一驳的谬误夹带在路人皆知、老生常谈的论调中输送到不加辨析的读者意识当中,这才是他作为一个新晋诺奖得主可能造成的恶劣影响,因为这种夹带在那些还不具备较好的分辨力的人群中,会由于其掺杂混淆、似是而非,而得到不加辨析的接受。@深海浪花开 提到豆瓣以后,我还特地去豆瓣搜了一下莫言,看到几个小组好像都是唱赞歌的 。对于普通人,遇姐不会这么高要求,要求他说话都严谨周密,但对于有影响的公众人物,遇姐就是高要求,就是厌恶其中那些搅混水的成名而无知之竖子,因为前者基本无害,而后者是会有人盲目跟风的。
                      除去谬误的部分,让我们看看,作为作品获得了诺贝尔奖代表的国际认可的一个作家,他表现出了什么洞见呢?全然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大路货。
                      以贫穷富贵而论,的确古今中外的人类社会生活中,都存在这一突出的矛盾,相当多文学作品以此为主题,确实并不奇怪。但遇姐前面说了,莫言将一切归结于此,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其四,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发端与追名逐利无关,只要想想古希腊哲学和整个西方哲学的发达,就可以知道这个世上还有很多人全然活在超越对贫穷富贵的关切之上的境界,科学史也同样说明,人类的智力活动有着纯然非关金钱地位的追求。我们目前畸形的社会生活,目之所及,似乎明里暗里,到处都是名利之争,再加上莫言本身的智识发育不全,就限制了莫言的眼界见识,这个阿雪和其他妹妹也都是认同遇姐看法的。
                      顺便想起来,我这学期在教英语短篇小说,讲了八个故事了,其中只有一篇是以贫困为主题,作者是澳洲一个左倾作家,其他都在讲勇气,爱,在死亡面前的尊严等等。
                      再以科技发展而论,的确带来了环境污染的巨大灾难,这个也是大部分有点知识的地球人的共识,莫言的话大部分没有什么新意。然后就是对发达国家的强烈谴责和类似弃绝科技文明、回归小国寡民、鸡犬相闻的传统农耕生活的呼吁这两点。关于前者,遇姐并无意为发达国家辩护,因为属于


                      IP属地:江苏15楼2012-11-19 22:28
                      收起回复
                        路人皆知的论调,可以为他赢得听者的认同,但是,“与不发达国家比起来,发达国家是有罪的,因为发达国家的欲望更大”,遇姐就觉得这话有问题:不发达国家并不是清心寡欲,而是还没有那个能力而已,不发达国家如我国,已经在穷其可能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了,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在与环境污染在竞争毒害国内大众的冠军,我们只是还没有胆量和能力去毒害别的国家的人们而已。这还不提我们在此不方便提的那些更严重更上层建筑的问题。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莫言这种走私式论调,客观上是一种围魏救赵的手段,是迎合主流的媚态,只是不易觉察而已。
                        关于后者,不必说也是不可能。放弃一切科技成果,地球根本养不活目前的哪怕一小半人口,更何况科技发展给人类进步带来的益处,无需遇姐一一枚举,不说别的,仅以医学而论,也不是莫言说的我们只需要阳光、空气、食水所能替代的。桃花源式的生活,我们可以做做白日梦,但我们不会去想,桃花源有没有疾病、饥馑呢,茅屋里会不会生了很多霉菌呢?就算真有无菌无病的桃花源,我们这么多的人口,需要多少个星球,才能供我们吃饱穿暖呢?
                        科技带来的问题,是度的问题,过犹不及,然而不及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科技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运用,全在于人,用得好,就造福于人,滥用到一定程度就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遇姐记得早前跟阿雪说过,这个世界,最终不是物质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IP属地:江苏16楼2012-11-19 22:49
                        回复
                          无意间看到宝鸡文理学院吧贴的几段莫言作品
                          http://tieba.baidu.com/p/1919875295,用刽子手的视角描写凌迟犯人的过程。
                          断章取义固不足取,所以遇姐对这些文字也不加褒贬,可遇姐倒真是想知道,在莫言下笔写着这几段话的时候,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暴力、色情等在人类的天性中是有一席之地的,不论这一席之地随着文明进展而被隐藏、压缩的程度如何。但是,写作中的暴力、色情,它的度在哪里?它要为什么服务?再从读者看,从作品中的暴力、色情描写,读者如何看?能够得到的是什么?


                          IP属地:江苏18楼2012-11-21 12:18
                          回复


                            19楼2012-11-21 19:25
                            收起回复
                              同意遇姐15楼所说:
                              莫言的讲话,就是一种他自己大概都没有意识到的走私:将巨大的、本来不值一驳的谬误夹带在路人皆知、老生常谈的论调中输送到不加辨析的读者意识当中,这才是他作为一个新晋诺奖得主可能造成的恶劣影响。。。
                              --------------------------------
                              记得当时莫言获奖时,我和群里的姐妹都由衷的高兴,因为虽然是作家个人的奖项,但毕竟代表着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地位;尤其当时还处于一个敏感的时期,中国获奖也能看出西方国家的某些态度。正所谓弱国无外交。
                              个人理解,莫言获奖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力的结果:现今的中国在国际上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莫言的作品适合西方人的口味、莫言个人和诺奖评委关系较好。
                              莫言获奖前的发言可以代表自己,但获奖后的发言就不仅仅代表自己了,作为一个杰出文字工作者应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提到一个高度。。。
                              偶是来歪楼滴。。。@今夕遇此 @山明疑有雪 @血月弑魂 @ 深海浪花开


                              22楼2012-11-21 20: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