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焕吧 关注:262贴子:28,499
  • 17回复贴,共1

泉州亦思巴奚兵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亦思巴奚兵乱是元朝末年的1357年至1366年间在福建发生的一场长达近十年的以波斯色目人军队“亦思巴奚军”为主的军阀混战,由于「亦思巴奚」是泉州波斯人的武装,因此此事件也被称为「波斯戍兵之乱」。在兵乱期间,亦思巴奚军割据泉州并插手福建政治,一度北上占领了福州,还参与了兴化的乡族内战,引发了福建沿海的多个派别参加的大规模混战,后来又与元朝的福建行省gov直接对抗,最后被元朝将领陈友定平定。这场兵乱波及泉州、福州、兴化等地,造成大量平民的死亡,兵乱期间和过后还发生了宗教和民族仇杀,它重创了泉州、兴化一带的社会经济,更导致当时世界最大港口泉州盛极一时的海外贸易大幅衰落,泉州的islam也渐渐衰退。


1楼2012-11-17 21:50回复
    元朝中前期,逊尼派色目人蒲寿庚家族由于叛宋投元,得到元朝的大力扶持,实力大增,对泉州的政治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而泉州的逊尼派也得以主导泉州,排挤泉州的什叶派muslim,引起什叶派不满。1282年(至元十九年),元朝派3000什叶派军队驻防泉州,但当时泉州的什叶派势力仍然弱小。到了元末局势动荡时期,元朝疲于应付各地的武装反叛,而泉州城属于什叶派的波斯人也组织了亦思巴奚军作为本族群的义兵武装,当时泉州的波斯人人口较多,实力已经很强。到了1357年(至正十七年)三月乙亥朔,身为元朝万户的亦思巴奚军首领赛甫丁、阿迷里丁乘机率军控制了泉州,并压制了长期处于上风的泉州逊尼派,亦思巴奚军也成为了福建颇具实力的一大武装。这一行为被《元史》当作是叛乱,也成为亦思巴奚兵乱之始


    2楼2012-11-17 21:58
    回复
      另一方面,1356年(至正十六年)元朝委任原中书省参知政事普化帖木儿到福州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却与已经营福建多年的廉访佥事般若帖木儿发生激烈矛盾。由于般若帖木儿掌握了福建的实权,导致普化帖木儿大权旁落,心有不甘,就四处联系般若帖木儿的政敌,伺机推翻后者。恰逢般若帖木儿的政敌、浙江行省平章事三旦八奉命到江西饶州镇压叛乱未捷,就声称调任福建平章事而来到福建,被般若帖木儿弹劾并被降为行宣政院使、寓居在兴化,而同样是般若帖木儿政敌的原兴化路总管安童弃官为道士之后也隐居在兴化,二人在兴化开始组织乡族义兵。而普化帖木儿也趁机拉拢安童和三旦八,要他们发动乡兵进军福州、推翻般若帖木儿。为了壮大力量,1358年(至正十八年)普化帖木儿又用金钱收买泉州亦思巴奚军,邀请他们配合兴化方面共同攻打福州的般若帖木儿。


      3楼2012-11-17 21:59
      回复

        战乱的第一阶段是以赛甫丁、阿迷里丁为主导的亦思巴奚军占据泉州、攻占福州以及参与兴化、惠安一带宗族的内战,时间为1357年至1362年间。


        4楼2012-11-17 22:03
        回复
          战乱的第二阶段是那兀纳通过兵变取代阿迷里丁而占领泉州,并割据泉州直至被陈友定的军队消灭。


          5楼2012-11-17 22:03
          回复


            6楼2012-11-17 22:07
            回复


              7楼2012-11-17 22:07
              回复
                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患!话说,陈友定?是亮吧?


                8楼2012-11-18 08:27
                收起回复
                  伊斯玛仪?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1-20 1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