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吧 关注:16,528,975贴子:189,250,900

回复:一梦万年,为了理想,赶尸又如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落脚的茶峒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为湖南、贵州、四川三省交汇处,酉水在湖南境内滔滔西去,然后一分为二,形成一个巨大的“丫”字,流向贵州与四川境内,从而衍生出“一声鸡叫响遍三省”的奇趣地理景观。此情此景,我不由来了诗兴,从背上取下狼箫朱砂笔。  狼箫朱砂笔,是于我寸步不离的随身器物,笔长两尺,笔腰粗三指。笔杆为百年佛肚老竹,竹结细润,褐中隐约透着黛翠,节间短而膨大,好似弥勒佛之肚,又好似叠起的罗汉,坚硬无比。笔头由头狼的狼毫制成,硬中见柔,柔里透着一股霸狼的杀气。笔身上刻有《金刚经》铭文,字大不过粟米,五千多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密密麻麻布满了笔身,可避晦祛邪。而杆身上雕刻着的一幅孔圣人头像,甚是显眼,与我的秀才身份颇为匹配。笔身有七孔,除了六个声孔,在笔头处还有一个大气孔,以取代被笔头堵住的端孔。狼箫朱砂笔有四绝:沾朱砂可画辰州灵符,狼毫亦可笔走龙蛇题诗写字,笔杆中空有孔可吹箫,亦可为法器镇怪退鬼。


16楼2012-11-18 21:20
回复
      见我眼中诗情荡漾,又从背上取下了狼箫朱砂笔,田古道连忙将我面前的门板用衣袖擦拭一番,动作很默契。我沾了朱砂,在门板上挥毫走笔,少顷,一首律诗一气呵成,我随即朗朗而颂----   两岸远山淡  一江碧水澜   翠屿衔三省  林惊夜鸟散  “秀才,你好酸!”田古道习惯称我为秀才。


    17楼2012-11-18 21:22
    回复
        第一次出来见世面的田古道很是兴奋,似乎忘记了出师堪考的紧张,他站在酉水边我们借住的吊脚楼上,从裤裆掏出他那肥硕的玩意,惬意地拉了泡童子尿,尿水以抛物状落下江中,回荡起一阵脆响,随着江水由湖南往下游而去。  田古道抓起那器物抖了抖,塞进裤裆,然后很有成就感地说:“奶奶个泡菜,老子一泡尿拉遍三个省,只怕是天下第一尿!”奶奶个泡菜是田古道的口头禅,据说他奶奶做的坛子泡菜特别好吃,但是家里穷,奶奶做的泡菜都被拿去卖钱换物,所以田古道也难得尝到奶奶的泡菜,心里不免生出既爱犹恨的怨骂,久而久之,便喊上口了。


      18楼2012-11-18 21:23
      回复
          我说,你那不是天下第一尿,是天下第一鸟!田古道不服气,说,我也来首打油诗----   齐天大圣一泡尿  落入茶峒化河道  怎奈地远天又高  一泡分成两道漂  还别说,田古道这小子虽然箩筐大的字识不得几个,但是作打油诗还有板有眼,至少听上去还朗朗上口。  一阵嬉笑之后,才想起师父不可亵渎神灵的教导,两人表情肃穆,即刻起程赶往贵州目的地。


        19楼2012-11-18 21:23
        回复
            因为师父说赶尸匠不已大声喧哗嬉笑,在路上,有些沉寂。可田古道是个话痨,憋不住话,总是无话找话:“秀才,我很纳闷,人死之后,为何一定要赶回故土?”   我经不起他的大嘴巴,便答话道:“《礼记.檀弓》如此云----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仁也。屈原亦在《九章•涉江》云: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田古道有些急了:“什么首丘尾丘的,秀才,你别拉泡尿也整出个之乎者也来,酸得很,你就直说了,到底是什么道理吧!”   “意思是说,狐狸死后,尚且懂得将头朝向它出生的第一个山坡,表示出归葬故里的愿望。何况人呢!俗话说,落叶归根!”   “这么说不是很直白嘛,拜托你以后别咬文嚼字啦!我很奇怪,你说狐狸怎么就知道它的出生地在什么方向呢?真是奇怪,难怪说狡猾的狐狸,看来狐狸确实不一般……”


          20楼2012-11-18 21:24
          回复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2-11-18 21:27
            收起回复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2-11-18 21:27
              回复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2-11-18 21:27
                回复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2-11-18 21:28
                  回复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2-11-18 21:28
                    回复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2-11-18 21:28
                      回复
                        睡觉 ,明儿发。


                        27楼2012-11-18 21:30
                        回复
                          坐等更新


                          29楼2012-11-18 22:02
                          收起回复
                              “秀才,这史上第一次赶尸在何时,只怕无人知晓啊!”  “那是远古时代,苗族祖先蚩尤与黄帝在长江流域对阵厮杀,败北,尸横遍野,便施展赶尸术,将死难的弟兄赶回故里。《史记。五帝本纪》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黄帝乃师征诸侯,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  “看看,又来啦,求求你别有事没事史(屎)记尿记的……”  一路闲聊,不觉已至一个叫铁门闩的地方。在路边闻得有人啜泣,旁边围着一群看热闹的,田古道很是好奇,也围过去看热闹。一会,田古道跑过来告诉我,原来啜泣的是一位读书人打扮的男子。  听田古道如此一说,我也心生疑惑,跟着跑过去看个究竟。  原来,那啜泣的男子是松桃直隶厅的一名秀才,此次赶赴省府参加乡试,不料半途包裹遭人盗抢,随身所带银两与书籍全部被洗劫一空。看到他伤心的样子,经询问,知道他家境并不宽裕,此番赴考也是借遍了乡邻和亲友,才勉强将盘缠凑齐,却不想途中遭劫。如此一来,不但考不了功名,让他难受的是,再也无颜面对亲邻,所以一直滞留在此,靠乞讨为生,不愿回家。


                            30楼2012-11-19 08: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