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1月18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韩国的高考上周刚刚落下帷幕。作为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韩国的高考往往被视为决定一个学生未来职业甚至婚姻等所有前程的关键时刻,不仅考生为此拼尽全力,家长也是想尽各种办法,竭尽所能,许多家庭为此不惜花光所有积蓄,甚至借债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扛着巨额贷款为孩子搬家
当千善景(音译)和丈夫背上10万美元贷款,将一家三口从郊区搬迁到首尔富人区的时候,她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环境能够让他们的女儿由此攀上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
千善景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搬家到首尔富人区,让女儿有机会参加那里的课后补习班,尽管补习班学费昂贵,但有望让女儿比其他学生更有机会进入享有声誉的顶级大学就读,毕业后再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的 “远大目标”,千善景一家当前不得不咬紧牙关,扛着巨额贷款节衣缩食地过日子。
“住在这里的生活成本实在是很高,我甚至要跑到另一个普通一点的街区去购物,”身为兼职教师的千善景说,“为了买下现在的住所,我们已经背上了巨额的贷款,很长一段时间估计都无法积攒下多少钱了。 ”
在韩国,像千善景这样的家庭可以说普遍存在。尽管韩国政府试图阻止这样的一种趋势,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孩子能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来迎接竞争激烈的高考,乐意掏出所有的积蓄甚至不惜贷款。
韩国LG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8%的韩国家庭目前已经无法依靠当前的收入来承担每月需要支付的贷款和日常开销。
高额教育费用促使少生孩子
根据韩国银行8月公布的数据,该国家庭今年的平均债务收入比达到了160%,比2010年的123%左右又提升了37个百分点。截至今年7月底,韩国家庭的债务总额达到了5732.5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韩国家庭从主要次级贷款人那借贷的“高利贷”总额也达到了近6000亿美元。
一些经济观察家警告说,这些数据已经对整个韩国敲响了警钟。美国2008年爆发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民众的平均债务收入比为130%左右,而韩国当前的这一数据已经远远超出。
韩国《朝鲜日报》的数据则显示,韩国父母每月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开支达到了人均1000美元的水平,这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到了私人补习机构的囊中。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韩国民众为了孩子的教育,在私人补习机构及考前培训班等方面的投入高达190亿美元,而公共教育方面的开支则只有一半多一点。
高额的教育费用也成为了韩国民众决定少生孩子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做法的效果非常明显2009年之后,韩国人在私人教育机构方面的开支连续两年回落,2011年的估计数字为177亿美元.
“完美经济风暴”正逐渐形成
郑永植(音译)是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的分析师,他估计韩国普通家庭开支中的70%流到了私人补习机构的口袋中。郑永植还指出,结合韩国国内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衰退状况,一股“完美风暴”正在逐渐形成。
“导致韩国家庭陷入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奇怪的想法,一是韩国民众总是以为房地产价格一直都会上涨,另一种则是以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够提高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 ”
早在朝鲜战争以后,为了孩子的教育而搬家这种现象已经成为韩国民众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当时,整个国家处于战后的一片废墟之中,自然资源又十分匮乏,一个家庭能够摆脱贫困状态的唯一条件就是 “人力资本”。而获得“人力资本”的方式之一就是确保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无论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甚至牺牲。
“家长们总是希望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让他们能有更高的成就,”郑永植说,而家长们也越来越乐意为此付出所拥有的一切,甚至不管这可能意味着在短期内失去现有的社会地位。
精明“文化商人”大肆捞钱
对韩国的考生而言,取得成就、让整个家庭能够有更高社会地位的唯一方式就是在全国性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除了这些学生的家长,他们本人自从上学开始就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在这种大氛围之下,一些精明的人就开始设立各种私人补习班或课外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专门针对考生们,教授他们如何在高考中发挥最大潜力,获取高分。这些“文化商人”看准了考生和家长的需求,赚得盆满钵满。
金东荣(音译)是首尔一家私人补习学校的负责人,他对于这个市场的需求就看得十分透彻:“人们想要(他们的孩子)上最顶级的大学,他们认为,上越好的大学,以后获得的成功就会更大。但一般的公共教育无法提供足够的培训和辅导来帮助实现这个目标,于是他们就把孩子们送到私人补习班上来‘充电’。 ”金东荣透露说,他的补习学校每年能为他带来900万美元的收入。
当然,即使参加了昂贵的私人补习班,也并不代表着所有学生都能在真正的高考中表现出色,最终获得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毕竟顶级学府的招生名额相比考生的数量来说总是要少得可怜。而即使进了顶尖大学,也不意味着这名考生毕业后就一定能获得高薪的工作,来赚回整个家庭的前期投入。
扛着巨额贷款为孩子搬家
当千善景(音译)和丈夫背上10万美元贷款,将一家三口从郊区搬迁到首尔富人区的时候,她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环境能够让他们的女儿由此攀上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
千善景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搬家到首尔富人区,让女儿有机会参加那里的课后补习班,尽管补习班学费昂贵,但有望让女儿比其他学生更有机会进入享有声誉的顶级大学就读,毕业后再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的 “远大目标”,千善景一家当前不得不咬紧牙关,扛着巨额贷款节衣缩食地过日子。
“住在这里的生活成本实在是很高,我甚至要跑到另一个普通一点的街区去购物,”身为兼职教师的千善景说,“为了买下现在的住所,我们已经背上了巨额的贷款,很长一段时间估计都无法积攒下多少钱了。 ”
在韩国,像千善景这样的家庭可以说普遍存在。尽管韩国政府试图阻止这样的一种趋势,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孩子能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来迎接竞争激烈的高考,乐意掏出所有的积蓄甚至不惜贷款。
韩国LG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8%的韩国家庭目前已经无法依靠当前的收入来承担每月需要支付的贷款和日常开销。
高额教育费用促使少生孩子
根据韩国银行8月公布的数据,该国家庭今年的平均债务收入比达到了160%,比2010年的123%左右又提升了37个百分点。截至今年7月底,韩国家庭的债务总额达到了5732.5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韩国家庭从主要次级贷款人那借贷的“高利贷”总额也达到了近6000亿美元。
一些经济观察家警告说,这些数据已经对整个韩国敲响了警钟。美国2008年爆发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民众的平均债务收入比为130%左右,而韩国当前的这一数据已经远远超出。
韩国《朝鲜日报》的数据则显示,韩国父母每月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开支达到了人均1000美元的水平,这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到了私人补习机构的囊中。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韩国民众为了孩子的教育,在私人补习机构及考前培训班等方面的投入高达190亿美元,而公共教育方面的开支则只有一半多一点。
高额的教育费用也成为了韩国民众决定少生孩子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做法的效果非常明显2009年之后,韩国人在私人教育机构方面的开支连续两年回落,2011年的估计数字为177亿美元.
“完美经济风暴”正逐渐形成
郑永植(音译)是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的分析师,他估计韩国普通家庭开支中的70%流到了私人补习机构的口袋中。郑永植还指出,结合韩国国内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衰退状况,一股“完美风暴”正在逐渐形成。
“导致韩国家庭陷入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两种奇怪的想法,一是韩国民众总是以为房地产价格一直都会上涨,另一种则是以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够提高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 ”
早在朝鲜战争以后,为了孩子的教育而搬家这种现象已经成为韩国民众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当时,整个国家处于战后的一片废墟之中,自然资源又十分匮乏,一个家庭能够摆脱贫困状态的唯一条件就是 “人力资本”。而获得“人力资本”的方式之一就是确保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无论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甚至牺牲。
“家长们总是希望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让他们能有更高的成就,”郑永植说,而家长们也越来越乐意为此付出所拥有的一切,甚至不管这可能意味着在短期内失去现有的社会地位。
精明“文化商人”大肆捞钱
对韩国的考生而言,取得成就、让整个家庭能够有更高社会地位的唯一方式就是在全国性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除了这些学生的家长,他们本人自从上学开始就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在这种大氛围之下,一些精明的人就开始设立各种私人补习班或课外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专门针对考生们,教授他们如何在高考中发挥最大潜力,获取高分。这些“文化商人”看准了考生和家长的需求,赚得盆满钵满。
金东荣(音译)是首尔一家私人补习学校的负责人,他对于这个市场的需求就看得十分透彻:“人们想要(他们的孩子)上最顶级的大学,他们认为,上越好的大学,以后获得的成功就会更大。但一般的公共教育无法提供足够的培训和辅导来帮助实现这个目标,于是他们就把孩子们送到私人补习班上来‘充电’。 ”金东荣透露说,他的补习学校每年能为他带来900万美元的收入。
当然,即使参加了昂贵的私人补习班,也并不代表着所有学生都能在真正的高考中表现出色,最终获得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毕竟顶级学府的招生名额相比考生的数量来说总是要少得可怜。而即使进了顶尖大学,也不意味着这名考生毕业后就一定能获得高薪的工作,来赚回整个家庭的前期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