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湖吧 关注:288贴子:2,438
  • 2回复贴,共1

史前中国最大石城惊现神木,原来神木是中国文化发源地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前中国最大石城惊现神木,原来神木是中国文化发源地了

石峁——以石为山,一山连一山,高低不一,大小不等。村与村之间,几乎都是羊肠小道,到处显得崎岖不平、坑坑洼洼。就是这处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秃尾河北侧的山峁,注定要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关新闻】 陕北发现新石器遗存 史前中国最大"城市"在神木 1976年,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戴应新在山西进行考察,从山西民间听到关于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于是专门到石峁考察,此后先后有来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36年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榆林市、神木县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石峁遗址进行了系统区域考古调查,全面了解了石峁遗址的分布范围和保存现状。一座目前所知我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城址横空现世! 史前中国最大石城惊现神木 新石器时代能建多大的城市?位于神木县的石峁遗址或许可以给出一个答案。201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榆林市、神木县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石峁遗址进行了系统区域考古调查,全面了解了石峁遗址的分布范围和保存现状,发现了保存相当完整、基本可以闭合的石砌城墙及城门、角楼和疑似“马面”等附属设施。调查表明,石峁石城分为外城、内城,内城墙体残长2千米,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外城墙体残长2.84千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结合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中南部及陕北地区石城修建的传统,考虑到城墙范围及遗址主要文化遗存分布范围的高度一致性,考古队初步判断石墙与石峁遗址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年代一致,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300多万平方米)、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等已知城址,是目前所知我国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晚期城址。2012年,为了进一步了解石峁遗址的结构及主体内涵,特别是石砌城墙的年代及构筑方式,考古队发掘了外城东门址,其体量巨大、结构复杂、技术先进,发现了壁画、玉器、大量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早期的陶器残片等重要遗物。结合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初步认定石峁城址当始建于龙山中期,延续至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早期阶段,石峁遗址属于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之间的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规模如此巨大的史前城址,尽管发掘工作刚开了一个头,其成果已令专家惊叹和震撼。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认为,石峁遗址的发现,为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专家建议,应尽快制定遗址长期的考古规划,像殷墟、二里头等重要遗址一样建立工作站,成立长期的工作机构,三年规划,十年设想,百年谋略。同时,加强对石峁玉器的研究,对流散在社会上的石峁遗址出土文物进行调查、整理及建档。
先民图腾石雕像里的历史传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民们在遗址的石墙里零星发现有类似人面的石块。起先并没有人注意,也贵贱没人要,一直到近年才被人注意,开始收藏,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大概共发现有20余块。2010年,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罗宏才专程赴石峁遗址考察石雕像,收集到了详实的珍贵资料。“石雕作品有一块类似太阳图腾的东西,还有一块蟾蜍浮雕。”经过深入研究,罗宏才撰写了《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石雕像群组的调查与研究》发表在《西部美术考古丛书——从中亚到长安》一书中。在该遗址出土的石雕像中,有一件石雕人头应是当时的祖先崇拜物。砂石料,黄褐色,单面高浮雕,品相完好。高50厘米,宽60厘米,厚25厘米。人头的脸部形象上至眉骨,下巴齐平,隆鼻、半张口,呈微笑状,两颊颧骨稍凸出,扁方脸和大眼睛较为夸张。其雕刻手法简单、朴拙,体现出陕北先民对自身力量的初步认识和对祖先的敬畏、祈求祖先神灵护佑的原始朴素观念,以及当时雕塑技术已有的一定基础。这件难得的高浮雕艺术品,在我国石雕艺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2009年被征集到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现为本馆馆藏珍品之一。


1楼2012-11-21 21:45回复
    “石峁遗址的边缘,周围有非常非常多的由碎石堆砌而成的石人,这是典型的山地草原民族文化,追求死后灵魂不灭。”有研究者称,碎石堆砌而成的石人与新疆的阿勒泰草原、伊犁昭苏草原分布着的200多尊草原石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仅是新疆,在整个欧亚草原,都可以见到草原石人的踪迹。这些石人都是用整块的岩石雕凿而成的,大小不等,从几十厘米到几米。从外形来看,大都是直立的全身像,造型非常粗砺、简练、稚拙。
    回复 收起回复

    史前中国最大的城市在神木 史前石城遗址展示先秦两汉文化 除了神木石峁遗址,经考古人员多年的调查,发现陕北地区存在20余处史前石城遗址,它们的年代多集中在距今5000年至4500年前后,面积从几万平方米到三四十万平方米不等。专家认为,大量史前石城遗址的发现,对了解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史前聚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立陕北地区史前文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生业与环境研究”项目是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的“十五”期间重点项目之一。从2003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队对陕北的大理河流域进行了地毯式多学科合作考古调查,共调查遗址147个,其中复查《中国文物地图集》文物点118个,新发现遗址29个。
    “考古人员共发现了20余处史前石城遗址,它们多分布在山岇上,依自然地势而筑,一般规模在10余万平方米,不易被人察知,但其筑城技术比较成熟,对研究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聚落与环境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调查的遗址全部使用 GPS 作了定点,并测绘了其中的12个遗址,对横山金山寨、子洲三眼泉等7处遗址进行了试掘。其中最令人兴奋的是,对一处命名为后寨子岇的石城遗址首次进行了系统性考古工作,在30万平方米的三个山岇遗址上,已发现房址96座,而两个山岇共享的下山石阶道路与祭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史前石城的建筑与功能分区具有重要价值。


    2楼2012-11-21 21:45
    回复


      3楼2012-12-19 08: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