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指心不住于外在之一切物象。保持宁静澹泊。亦为心不住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皆是由心而生。即境由心造。心生万相。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一切物质。即五蕴皆空。
●佛在心中。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众生是一非三。学佛成佛应向心中求。
●六根清静。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外逐,自守其性,保持清静。
●万事随缘了。有缘则为,无缘则罢,为则了之,不生牵挂。
●因缘果报。因遇缘即生果。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无无因之果,无无果之因,因果相续,不可了了。因果报应贯于三世。
●以戒为师。守戒则关闭诸恶趣门。少受或不受苦报。得享平静安宁。
●不应观察美女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持守正当男女关系,不邪淫。
●不食一切众生肉。一切众生以性命为最宝贵,我如此,他亦然。诸功德中放生功德最大。
●恒顺众生。人情不悖天理。恒顺众生则众生安,众生安则己安心安。
●不赞不谤一切人。出言必以实以善以理。
●恒须隐蔽未来事。事未成不张扬,成亦不张扬,为而不居。
●普渡众生。娑婆世界众苦毕集,西方净土有诸乐,念众生之苦,怀菩提心,布施之、开导之、成就之,就于正道,同登彼岸。
●自净其意。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念惟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天下众生,个个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去除妄想、执着当下证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皆是由心而生。即境由心造。心生万相。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一切物质。即五蕴皆空。
●佛在心中。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众生是一非三。学佛成佛应向心中求。
●六根清静。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外逐,自守其性,保持清静。
●万事随缘了。有缘则为,无缘则罢,为则了之,不生牵挂。
●因缘果报。因遇缘即生果。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无无因之果,无无果之因,因果相续,不可了了。因果报应贯于三世。
●以戒为师。守戒则关闭诸恶趣门。少受或不受苦报。得享平静安宁。
●不应观察美女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持守正当男女关系,不邪淫。
●不食一切众生肉。一切众生以性命为最宝贵,我如此,他亦然。诸功德中放生功德最大。
●恒顺众生。人情不悖天理。恒顺众生则众生安,众生安则己安心安。
●不赞不谤一切人。出言必以实以善以理。
●恒须隐蔽未来事。事未成不张扬,成亦不张扬,为而不居。
●普渡众生。娑婆世界众苦毕集,西方净土有诸乐,念众生之苦,怀菩提心,布施之、开导之、成就之,就于正道,同登彼岸。
●自净其意。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念惟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天下众生,个个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去除妄想、执着当下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