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上的粤语吧 关注:242贴子:3,558
  • 13回复贴,共1

关于钦州白的分片归属的一些意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一篇论文,将钦州白划入广府片。
首先来看一下钦州白话以前为什么划入钦廉片。当时对整个粤语的研究(特别是语音方面)没有现在这样的系统。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地域和文化。其次,钦廉一带的粤语都有比较相近的特点,所以就划入钦廉片。
再来看一下现在是基于什么样的逻辑划入其它片的。
我看过一篇论文,其将钦州市区白划入广府片。
大概的逻辑如此:
廉州话是钦廉片的代表音,其语音特点是钦廉片的标准特点。其中,被认为是钦廉片特征,古全浊无论平仄今读一律送气,钦州白就没有,还有其它一些规则,钦州白话也欠缺。也就是说,和钦廉片的“标准音”对比,钦州市区白并不具备这些基本的特点。另一个原因,词汇上的不同。比如,表示“一棵树”,廉州话用dau,而钦州白用“条”(论文是这么说的,如果实际情况不是这样,那么只能说论文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所以,钦州市区白不能划入钦廉片。但是钦州市区白总得有一个归属是吧?那么要归到哪一片里呢?论文作者选择了广府片,但没有说明具体原因。这个问题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放到广府片里。可能是因为广府片比较有面子吧,反正现在的钦廉人也不记得什么是钦廉人了,“做钦廉人不如做广府人”嘛。
钦州市区白被划入广府片的后果。
可能导致产生这样一种逻辑:其它粤语方言分片的时候不以广府对比而以钦州市区白对比。比如,北海市区白、防城市区白可能会说,“我们那么相近,怎么你划入了广府片?那我们肯定也是广府片”。接下来,南宁白话可能会说,“我们也很相近,怎么你们划入了广府片,我们也要划入广府片”……


1楼2012-11-22 19:01回复
    @ patrickpan89 同是钦廉人,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吧。


    3楼2012-11-22 19:09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楼主能找到那篇论文吗?我想仔细研究一下。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一段时间。之前以为钦州白话是钦廉片,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百科资料上,都是这么划分。但是的那个我知道钦廉片实际上是以廉州话为代表,而廉州话和钦州白话差距极大时,我对这个划分方法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廉州话我只听过几个视频,我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我们钦州人平时说的“海擦”,就是沿海附近(犀牛脚等地)的居民所说的话。
      但是把钦州白话划入广府片,我也是感到有点怀疑的。虽然划入广府片,靠近现行的标准粤语音,感觉更有面子,但是不得不承认,钦州白话和广州白话在发音和用词上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例如广州音里面元音为‘ui'的音到了钦州白话里很多变为"i",例如“佢”变成“KI(其)”,“去”发成“hi"。而且钦州白话和广西多地白话一样,存在着大量的擦音。同时,在一些基础词句的说话上,差距亦很明显。例如,“佢去咗边度”,在钦州音说成“其去料边D”,发音为”qi hi liu bin D",语音几乎与广州音完全不同,个人认为广州音的人不一定能听得懂。
      因此,在存在大量差异的情况下,把钦州白话划入广府片是很牵强的。个人认为,在与其它片区白话的比较下,钦州白话与南宁白话相似度最高。如果南宁白话是邕浔片的代表的话,那钦州白话应该属于邕浔片。南宁白话与钦州白话虽然在部分用词、发音上仍有不同,如钦州白话中发"ou“的音在南宁白话中发"u"居多,但是持两种白话的人初次交谈互相理解度应该能达到95%以上。
      在与广府音的比较上,南宁白话与广府音的相似度应该比钦州白话更高。例如,在用词上,南宁白话跟广府音相似,说“一DAO裤”,“一坡树”,“身痕”,“返屋企”,但是在钦州白话中,则为“一条裤”,“一DAO树”,“身YAP(钦州白话特有发音,形容痒)”,"回屋”。个人感觉,钦州白话受普通话影响更大,且存在加大的趋势。例如,钦州白话不说“瞓觉”,说“睡觉”,不说“早抖”,说“晚安”,不说“翻屋”,说“回屋”,不说“返工”,说“上班”。不说“踢波”,说“踢球”,等。但是另一方面,钦州推普工作没有南宁那么强,目前来看,白话在市区生活中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也有危险的信号,例如学校不让学生课间说白话,餐饮场所老板不让员工说白话,公交取消白话报站等。
      关于钦州白话、防城港白话和北海白话,光就市区而言,个人感觉几乎没有区别。
      PS.桂南有海你是哪里的?


      IP属地:中国香港4楼2012-12-02 22:42
      收起回复
        没有广府的特点。只听到了南宁口音和北海市区的交叉


        IP属地:广西5楼2013-03-27 19: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