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嘘——好梦,我的朋友。日复一日的。总是梦境。停滞不前。陷在甘美里无法呼救,陷在空芜里无法自拔。能梦见什么呢?它是思感,是杂乱无序的意志,是回忆与幻想——真实与谎言。很难区分得清了。也许被裹在软和的棉被里,却冷得仿佛身处冰窖;也许周身明明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睁眼看去也只能瞧见灰质的色块;也许一个人存在,也许也不过是存在过;也许从意识流离的时间夹缝中窥见了共同的永恒,然后仅仅剩下各自的孤独。
基尔伯特想不起自己的名字了,也许和他现在的状态有关。眼前朦朦地摇晃着林野、石阶、十字与火光。宽大的兜帽从后边向前翻盖,严实地遮挡住大半个脑袋。他缩在宽松的衣袍里拖着后摆向前走。有人在唱歌,齐颂与独自;一首赞美诗,清晰与模糊,齐整与不成章,从首句开始直到结尾与随口摘录一句出来拉扯得没了音调。哈利路亚——哈利路亚。他拖着步伐向前走,蹒跚不稳,但没有停下。踉跄的足步短而迅捷,疲乏而不缺乏弹性,它们属于一个孩子。
这是他的童年——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在童年时都被赋予了明确的名字。没有直观的名赋,没有洗礼,没有实质上能毫无保留付出一切的父母在形迹出现以前就曾虔心期盼过这般一个人格的到来;此时能给予什么,在成长并学会奉献以前?他们的童年和欢声笑语与衣食无忧从不挂钩。童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尚未成长,意味着尚未成形;意味着尚未被赐予正式的名字,意味着依赖性与缺乏自我;意味着茫然无措,意味着脆弱与孤独。意味着不由自主。
一如他不在梦中时的现状。但至少在这儿、在看去并不荒谬而现实到严苛的过往里,他还能作出改变。
往前走,踩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嗅着山野间的草叶岩石。刚下过雨的、冰冷潮湿的初冬,从鞋底靴尖与衣袍的缝隙里渗透进来又试图将人拉扯出去。融进去——融进去,就这样倒下。后来者的旗帜竖在先驱的脊骨上。将时间拨快些吧,径直进入春夏,从土坡到了平整的石路,踩过马车留下的浅淡辙痕。拖着刺刀,淌下不属于自己的旧血来。那是祭献吗?那是虔诚吗?他们可曾真正拥有过信仰吗——即便是循信仰而生?
「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 ,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01]
乏力即是弱者。弱者无望生存。所以才拔出剑刃向前指去。为了黑夜里渺茫的希望之光——为了前行,为了登高,为了崛起。他们在尚还年幼时就见惯了尸骨,长于黑暗,向往光明。至高点似乎是唯一的也是无止尽的。就这样向前去、向前去——浩浩荡荡地成为一部漫长轮回的兴衰史。
没有人可以逃脱。
看吧,看向手头的擦痕,看向堡垒上的旗帜,看向新增的荣誉冠冕。那是什么,我的朋友?基尔伯特·贝什米特·普/鲁/士,假若需要这般称呼。
他拨走视野里被遮去的那部分,昂起头来时从脑后落下的已经是缀饰着边纹和长羽的宽大船帽。周遭还是冰冷的,即便有着像是鲜花的艳丽色块与不清晰的欢呼点缀。寒风拍打在面额上仿佛侵蚀刮骨,天际刺亮着惨白眩目的银光。
「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耶和华的荣耀发现照耀你。」[02]
那个朦朦胧胧低唱着的、年轻的嗓音呢?只剩了齐颂,庄严而辉煌。他低头扣住自己衣襟上鸽血色的宝石缀饰,暗淡的、浑浊的,而且坚硬。他隐约想起的是什么?叶隙的阳光与林间的无名小湖?站在岸边是寡淡的灰绿,往远处深里望去才隐约可见烟雾笼罩的蓝。
为圣名!为荣耀!说着这些话的人们呢?埋葬在荒芜的坟冢之下,青灰僵死的面容被永恒的宁静覆盖、在时间之外溃烂消失。长夜、白昼,又是夜幕降临,又是即将回到冬季。曾见过的黢黑枪口呢?凋谢的阿尔卑斯罂粟呢?十字徽呢?袖章呢?在事后把曾对准自己的枪口扳回来对准旧日的持枪者的人呢?名字呢?呼唤呢?呼唤过的——
基尔伯特感到胸腔里的钝痛,像是久治不愈的沉疴重新复发,它提醒起也许他早该死去,又提醒他仍然活着——以这类方式——他几乎咳嗽了起来。群像消失了,他站在除了自己之外一切都放大了的荒诞世界里。任何伟大的个人主义在此时看去都是毫无凭据也毫无必要的,但他依然操持着。基尔伯特·贝什米特,为了普/鲁/士——为了……
一切还在无限制地扩大。从愈发真实到消湮、不清。一道能钻入的裂纹,一粒等身大的尘埃。从当下倒退回寰宇诞生之初,诞生于以太,再开始正向流逝。他跌坐在一片柔软的虚空里放声大笑起来。如果这就是死亡的方式?如果他始终这般迎接?如果他以始终如一的饱满情绪清醒地奔赴而去?
有多少人惊异于基尔伯特·贝什米特仍然存留的战斗热情?就是那家伙,他那在失去形体后还未虚弱下去的可怕的生命力?“嘿,可早先就是这么挺过来的,本大爷我。”他这么说的时候还颇为骄傲,语气活泼硬挺得不像是辩解,然后继续精神饱满地度过下一天。你觉得他为什么能对所有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的东西保有那种可怕的、执着的热情?
因为原本值得他投入的东西已经不存在了。
因为他需要证明自己还活着。
嘘——好梦,我的朋友。日复一日的。总是梦境。停滞不前。陷在甘美里无法呼救,陷在空芜里无法自拔。能梦见什么呢?它是思感,是杂乱无序的意志,是回忆与幻想——真实与谎言。很难区分得清了。也许被裹在软和的棉被里,却冷得仿佛身处冰窖;也许周身明明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睁眼看去也只能瞧见灰质的色块;也许一个人存在,也许也不过是存在过;也许从意识流离的时间夹缝中窥见了共同的永恒,然后仅仅剩下各自的孤独。
基尔伯特想不起自己的名字了,也许和他现在的状态有关。眼前朦朦地摇晃着林野、石阶、十字与火光。宽大的兜帽从后边向前翻盖,严实地遮挡住大半个脑袋。他缩在宽松的衣袍里拖着后摆向前走。有人在唱歌,齐颂与独自;一首赞美诗,清晰与模糊,齐整与不成章,从首句开始直到结尾与随口摘录一句出来拉扯得没了音调。哈利路亚——哈利路亚。他拖着步伐向前走,蹒跚不稳,但没有停下。踉跄的足步短而迅捷,疲乏而不缺乏弹性,它们属于一个孩子。
这是他的童年——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在童年时都被赋予了明确的名字。没有直观的名赋,没有洗礼,没有实质上能毫无保留付出一切的父母在形迹出现以前就曾虔心期盼过这般一个人格的到来;此时能给予什么,在成长并学会奉献以前?他们的童年和欢声笑语与衣食无忧从不挂钩。童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尚未成长,意味着尚未成形;意味着尚未被赐予正式的名字,意味着依赖性与缺乏自我;意味着茫然无措,意味着脆弱与孤独。意味着不由自主。
一如他不在梦中时的现状。但至少在这儿、在看去并不荒谬而现实到严苛的过往里,他还能作出改变。
往前走,踩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嗅着山野间的草叶岩石。刚下过雨的、冰冷潮湿的初冬,从鞋底靴尖与衣袍的缝隙里渗透进来又试图将人拉扯出去。融进去——融进去,就这样倒下。后来者的旗帜竖在先驱的脊骨上。将时间拨快些吧,径直进入春夏,从土坡到了平整的石路,踩过马车留下的浅淡辙痕。拖着刺刀,淌下不属于自己的旧血来。那是祭献吗?那是虔诚吗?他们可曾真正拥有过信仰吗——即便是循信仰而生?
「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 ,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01]
乏力即是弱者。弱者无望生存。所以才拔出剑刃向前指去。为了黑夜里渺茫的希望之光——为了前行,为了登高,为了崛起。他们在尚还年幼时就见惯了尸骨,长于黑暗,向往光明。至高点似乎是唯一的也是无止尽的。就这样向前去、向前去——浩浩荡荡地成为一部漫长轮回的兴衰史。
没有人可以逃脱。
看吧,看向手头的擦痕,看向堡垒上的旗帜,看向新增的荣誉冠冕。那是什么,我的朋友?基尔伯特·贝什米特·普/鲁/士,假若需要这般称呼。
他拨走视野里被遮去的那部分,昂起头来时从脑后落下的已经是缀饰着边纹和长羽的宽大船帽。周遭还是冰冷的,即便有着像是鲜花的艳丽色块与不清晰的欢呼点缀。寒风拍打在面额上仿佛侵蚀刮骨,天际刺亮着惨白眩目的银光。
「兴起!发光!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耶和华的荣耀发现照耀你。」[02]
那个朦朦胧胧低唱着的、年轻的嗓音呢?只剩了齐颂,庄严而辉煌。他低头扣住自己衣襟上鸽血色的宝石缀饰,暗淡的、浑浊的,而且坚硬。他隐约想起的是什么?叶隙的阳光与林间的无名小湖?站在岸边是寡淡的灰绿,往远处深里望去才隐约可见烟雾笼罩的蓝。
为圣名!为荣耀!说着这些话的人们呢?埋葬在荒芜的坟冢之下,青灰僵死的面容被永恒的宁静覆盖、在时间之外溃烂消失。长夜、白昼,又是夜幕降临,又是即将回到冬季。曾见过的黢黑枪口呢?凋谢的阿尔卑斯罂粟呢?十字徽呢?袖章呢?在事后把曾对准自己的枪口扳回来对准旧日的持枪者的人呢?名字呢?呼唤呢?呼唤过的——
基尔伯特感到胸腔里的钝痛,像是久治不愈的沉疴重新复发,它提醒起也许他早该死去,又提醒他仍然活着——以这类方式——他几乎咳嗽了起来。群像消失了,他站在除了自己之外一切都放大了的荒诞世界里。任何伟大的个人主义在此时看去都是毫无凭据也毫无必要的,但他依然操持着。基尔伯特·贝什米特,为了普/鲁/士——为了……
一切还在无限制地扩大。从愈发真实到消湮、不清。一道能钻入的裂纹,一粒等身大的尘埃。从当下倒退回寰宇诞生之初,诞生于以太,再开始正向流逝。他跌坐在一片柔软的虚空里放声大笑起来。如果这就是死亡的方式?如果他始终这般迎接?如果他以始终如一的饱满情绪清醒地奔赴而去?
有多少人惊异于基尔伯特·贝什米特仍然存留的战斗热情?就是那家伙,他那在失去形体后还未虚弱下去的可怕的生命力?“嘿,可早先就是这么挺过来的,本大爷我。”他这么说的时候还颇为骄傲,语气活泼硬挺得不像是辩解,然后继续精神饱满地度过下一天。你觉得他为什么能对所有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的东西保有那种可怕的、执着的热情?
因为原本值得他投入的东西已经不存在了。
因为他需要证明自己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