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拉神纪吧 关注:20贴子:1,267
  • 8回复贴,共1

伏洛依家族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伏洛依家族是萨多帝国的皇族,始自圣哲的侄子伏洛依宁。伏洛依宁是圣哲为他所起的名字,在任何教宗时代的文献里都没有提到伏洛依宁的本名和姓氏,以至于关于伏洛依宁的本名有八种说法,姓氏有二十七种说法(即圣哲姓氏的二十七种说法)。目前为萨多官方所宣称的同时也是最不为人们所相信的说法是伏洛依宁本名培培尔,姓冈萨尔维。


IP属地:山东1楼2012-11-30 09:12回复
    伏洛依宁既是圣哲的侄子,也是圣哲的学生。在圣哲的学生中,伏洛依宁的美貌、虔诚和荣誉感被公认为第一。在第一次救赎战争中屡立战功,创造了许多传奇故事,《伏洛依宁之歌》是自教宗时代就流传下来的关于伏洛依宁英雄故事的史诗作品,曾经由埃默里一世亲自修订,在安东尼奥大帝时期最终完成,其语言一直被作为标准语的典范。
    伏洛依宁的美貌和英雄事迹,以及他的特殊身份引来了无数的追求者。以至于伏伊(伏洛依宁的昵称)成为爱人、情郎的代名词。然而,伏洛依宁却异常的虔诚,想要保持独身,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神。即使是圣哲的劝告也无法阻挠他,(在教宗时代,即使是高级神职人员也是可以结婚的)直到有一个人的出现。
    在圣哲统治席林格的时代,圣哲的学生们都住在自己的府邸里,而伏洛依宁作为圣哲唯一的亲人则住在圣哲的教宗宫廷里。教宗的宫廷花房中盛开着美丽的百合花,金色百合是教会的象征,伏洛依宁每天午后都会到花房欣赏百合花。 阿丽桑朵拉是教宗宫廷的一名侍女,出身小康之家,容貌并不出众但温柔可爱。这名少女正是在教宗宫廷的花房工作。因此,阿丽桑朵拉经常见到伏洛依宁,也为他的美貌和优秀而倾倒,但是自以为身份卑微,并且知道伏洛依宁的心意而将这爱慕藏在心中,每日为伏洛依宁祈祷。一日,伏洛依宁又来到花房,恰巧看到阿丽桑朵拉在花丛中的神龛旁为自己祈祷,圣洁的阳光照耀在阿丽桑朵拉身上,将她和身边的百合花都染成了金色。伏洛依宁一下子就被她吸引,爱上了她。不久,在圣哲的主持下,两人举行了婚礼,这是圣哲举行的最后一个婚礼。
    (以上是最流行的说法,也是萨多官方的说法,而民间则有更离奇曲折的说法,具体可见《阿丽桑朵拉的祈祷》《花房之吻》等情诗。而海芬格的世俗历史学家则侧重于圣哲统治后期的权力斗争来解析这场婚姻,认为这主要是一场政治婚姻,参见《爱情背后的真相——伏洛依宁的婚礼》《圣哲末期各派别斗争分析》等书)


    IP属地:山东2楼2012-11-30 09:37
    回复
      2025-05-29 04:42:03
      广告
      在圣哲去世后,伏洛依宁一家便离开席林格,回到位于狄奥多山谷的老家石蘑菇村。带领村民建设水渠,平整道路,开垦荒地。石蘑菇村发展为石蘑菇镇,伏洛依宁被推举为首任镇长(后来的伏洛依君主都保有石蘑菇镇名誉镇长的头衔,所以石蘑菇镇在萨多帝国又被称为皇帝镇、皇家镇)。
      伏洛依宁和阿丽桑朵拉有一子一女,分别叫做奥斯尼斯和奥丽梵妮。伏洛依宁去世后,奥斯尼斯参加了北方镇守军,然而不久就在一场战斗中牺牲了。得知这个噩耗,奥斯尼斯的妻子和母亲也相继去世。奥丽梵妮担负起抚养奥斯尼斯遗孤的重担,她也是决定将姓氏改为伏洛依的人,可以视为伏洛依家族的实际开创者。奥丽梵妮一如她的父亲一样美貌、虔诚、富有荣誉感,为了伏洛依家族她终身未嫁,后来被追封为圣徒,称为圣奥丽梵妮,是仅有的三名女圣徒之一,也是伏洛依家族的保护圣徒。
      (当然根据民间传说,奥丽梵妮虽然没有结婚,却有大量的追求者和好几段爱情,具体可见民间情诗《隐秘的爱》《伏洛依家的女儿》等,这些爱情故事广为流传,以至于有好几个贵族世家自称为奥丽梵妮私生子的后代)


      IP属地:山东3楼2012-11-30 09:56
      回复
        在下就是石蘑菇镇的副镇长


        IP属地:山东4楼2012-12-03 15:18
        收起回复
          不错撒


          5楼2012-12-03 15: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