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一段,专供新生。
刚上大学,尤其刚上医大,对于学习感到不适应和有压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长达近一年(有的可能还要更长)的高考复习模式已经在大多数同学脑中根深蒂固。这里楼主觉得最需要说明的是,高考是选拔型考试,反复的模拟再模拟已经让几乎所有高考考生都可以完全掌握基础知识的内容,而在最终的考试中血拼的也是难题,谁难题会的多,谁就好使。所以高考卷子没有一道题会是白给的。而进入大学之后,完全是另一种考试模式,期末考试是评测型考试,目的是为了评估同学对该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而非一味的考难题,反倒基础和重点内容要占到试卷的大部分比例。同时,大学学习尤其医学类院校进度快,内容多,已是大家公认的特点,在大学每学期期末这么多课程的情况下,还试图像高中一样把课本上东西翻得闭着眼睛都知道在哪儿,都能背的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有仍然试图这样做的同学,一定会把自己拖入无尽的深渊。这些道理,楼猪相信,绝大多数人经历过一个两个学期之后,就自然而然的会了解和懂得,但问题就是在这摸索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学期,我们本可以不必要一定以挂科或者降级为代价来换这份经验,听老人言,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这也是楼猪在这儿花这么多笔墨唠唠叨叨的最根本目的。
拿马上邻近的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为例,如果已经读了楼猪上文,你就知道早点开始期末复习,以及抓重点复习的重要性和价值。而对于大一的主干课程:高数、普化、和计算机分别来说,哪里才是重点呢?以楼猪之见,仍然是往年的卷子和教材配套的课后题。把这些都能搞明白了,成绩绝对不会低。精做课后题,别去胡乱搞些不知哪里来的练习册,避免让自己陷入题海的误区,首先把基础题拿下,再想别的。
楼猪还想说,楼猪告别大一已经很久很久,现在有些东西和我曾经的那个年代早已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就恳请现在大二、大三的同学们,能够不吝指导,把最新的宝贵经验,拿出来分享给这些新来的师弟师妹们,楼猪也一并表示最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