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妮吧 关注:31贴子:1,329
  • 4回复贴,共1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IP属地:山西1楼2012-12-03 11:33回复
    51.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52.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53.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54.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55.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56.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57.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58.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59.佛言:夫为道者,如**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60.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得杀业,死堕叫唤狱。
      61.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62.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63.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64.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65.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6.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67.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68.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69.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70.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71.或毁他节行。而妻女酬偿。或污彼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嗣之坟墓,无非轻薄狂生;妓女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应贵则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生。没受三途之罪。从前恩爱。到此成空。
      72.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73.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74.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75.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76.当发菩提心  广济诸群生 是则供正觉  三十二明相
      设满恒沙刹  珍妙庄严具  奉献诸如来  及欢喜顶戴
      不如以慈心  回向于菩提 是福为最胜  无量无有边
      余供无过者  超逾不可计  如是菩提心  必成等正觉
      77.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78.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IP属地:山西4楼2012-12-03 11:35
    回复
        79.四种往生 正念往生、狂乱往生、无记往生、意念往生。正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而得往生;狂乱往生是人在生时作恶多端,临终时见到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苦逼,于狂乱中,忽然遇到善知识教他作一声或十声之念佛,即得往生;无记往生是人于平日发心皈命于佛,到临终时,虽然心神衰弱而成为无记(非善非恶),不能念佛,但是乘著他以前念佛的功德而得往生;意念往生是人临命终时,虽然不能出声念佛,但中意念阿弥陀佛,一样可以往生。
        80.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81.念佛无难事,所难在一心。一心亦无难,难在断爱根。
        82.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83.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84.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85.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86.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87.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88.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89.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90.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91.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92.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9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4.淫人妻女笑呵呵 妻女人淫意若何 不欲人**女报 急将淫念立消磨。
        95.淫人妻女毁人节 万恶罪名集其身 天理循环有报应 我淫人妇妇淫人。
        9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97.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9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99.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00.建水月道场 作梦中佛事。
        101.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102.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103.且破心头一点痴 ,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104.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105.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106.钟离祖师戒淫歌
        谁家少艾颜如玉,钟情故意迎人目。多少贤豪善检束,到此关头便失足。
        可怜失足欺幽独,妄谓罪微犹可赎。岂知天将淫恶录,载在薄中罚甚酷。
        折却祖宗遗下福,削尔前生修下禄。损尔悠悠好寿数,斩尔绵绵广嗣续。
        罚之不已令变畜,甚至永使堕水族。看此惨报我亦哭,叹人何苦迷粉髑。
        今恳世人听忠告,好色来前避欲速。他女原非尔花烛,他妻原非尔眷属。
        他女勾尔入他室,尔莫从他暗相逐。他妻诱尔同他宿,尔莫与他私相熟。
        尔若魂销无把握,但想一误入地狱。尔若欲火难降伏,但想一犯遭冥戮。


      IP属地:山西5楼2012-12-03 11:35
      回复
        189.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190.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19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92.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93.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194.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195.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96.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197.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是名知足。
          198.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99.佛告阿难。汝见有人驱放群牛不。唯然见之。佛告阿难。此屠家群牛。本有千头。屠儿日日遣人出城。求好水草养令肥长。择取肥者日牵杀之。杀之死者过半而余者不觉。方相抵粗跳腾鸣吼。伤其无智故说偈耳。佛语阿难。何但此牛。世人亦尔。计于吾我不知非常。饕餮五欲养育其身。快心极意更相残贼。无常宿对卒至无期。曚曚不觉何异于此也。
         200.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大海深一十亿十六百万由旬、宽广如铁围山不可量之大海,我能以一毛端滴水尽数无馀。设若有人念诵此一遍六字真言所获福聚功德不可胜数。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一大尸利沙树林,我能尽数每一叶数,有人念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满四大洲所有男人女人童男童女,如是皆得到七地菩萨的果位,彼所积聚功德可以计量,而念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计量。
          嗡玛尼贝美吽。善男子,譬如说于一年有十二个月或润年有十三个月,不分昼夜雨滴滴落,我能一一尽数其滴数,而念诵此六字真言一遍所获功德,我无法尽数。
          201.许多念佛同修问我:'什么叫功夫成片?'这就叫功夫成片,真的成片了。'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确实不动心,不被它所转,不受它影响,功夫才叫得力。功夫得力,就肯定能往生,你往生就有把握。这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夫,是念佛人起码的功夫,最低的功夫。
          202.我若真至心相信、愿意去(很爱去)的话,正念分明念佛,固然可以往生,假设我睡著,他也有办法叫醒我,带我往生,就算我昏迷不醒,他也有办法抱著我往生,即使我不能动,佛也有办法扛著我往生,反正他都有办法!只看我信不信他有办法。 我们看父母亲带著孩子去旅行,万一在火车上,小孩睡著了,难道父母亲会把小孩子丢在车上、丢在外面就自己回家了吗?孩子睡著了,父母亲一定会设法把他抱回去的。
          20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出处:《念佛镜》
          204.鲜血淋漓味足珍 一样苦痛冤难伸 设身处地替他想 谁肯将刀割自身
          205.千百年来碗里羹 冤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夜半声
          206. 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207.《楞伽经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
          208.一切众生皆是前世之六亲眷属。昔日寒山大士游化人间,见一户民宅娶亲,锣鼓喧天,席开百桌,即以天眼观之,不禁流泪叹道:"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牛羊为上座,六亲锅内煮。"一语道出无始劫来,一切轮回六道之众生,皆是吾人累劫之亲眷,只因众生无明覆心,未能了见。
          209.白香山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210.慈受禅师
          世上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IP属地:山西10楼2012-12-03 11:40
        回复
            278.《阿弥陀经》就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成就众生最殊胜的第一法门。因为有 些人不肯相信,这才教给他别的法门,说来说去到最后,还是要归到这个法门, 才能成就。真正有大福报,肯相信的,那直截了当,一生就成就了!学佛人在一 生当中能够遇到这个法门,能够相信,能够依照修行,那你的福报真不晓得是哪 一辈子修来的?你一生绝对成就!
            279.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就是在念佛,这个法门为「一切诸佛之心要」。心要,就是最重要的、主要的宗旨之所在,也就是一切诸佛的目的,就是弘扬念佛、劝导念佛。「菩萨万行之司南」,就是说菩萨广行六度万行的目标,就是成佛,而念佛就可达到菩萨六度万行、自利利人的目的。
            280.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281.随缘开妙法,教众得真情。圣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
            282.念佛愈能熟,处事愈精详。
            283.如果我们信受弥陀的救度,我们已经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苦恼众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284.发上等愿,享下等福。
            285.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286.若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
            287.地狱众生单单听到这句名号就到极乐世界去了。
            288.六字洪名更能破地狱。
            289.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
            290.不责人之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不仅可以养德,还可以远害。"
            291.人若开口便刻薄尖酸,好批评人者,不惟无福且无寿。
            292.《礼记》头一句话,就是「曲礼曰,毋不敬」,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从哪里做起?从恭敬做起,你没有恭敬心,你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我们常讲对人要恭敬,对事要恭敬,对物也要恭敬,这是对事物。人要把恭敬心疏忽了,不但道业没有指望,世间事业也一事无成。你们看看凡是有成就的人,不要说在佛法里头修行人,就是世法里面,他们的事业有成就的人,都懂得恭敬,他们都敬人,人会为他尽忠,会为他负责办事。如果常常摆上一副居上位的那个架子,对底下总是命令呵斥,这个人的福报决定不久。为什么?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大家畏惧你、怕你,不能不服从,为了讨生活。你的权势一衰的时候,不会再有人理你了。尤其是现代的社会,道义没有了,所以这是自取失败。
            293.真正修道人不见一切众生的过失,心才真正清净,才不染著。众生有没有过失?决定没有,造极恶业的众生也没有过失。我们看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我们尊重、赞叹、恭敬他的本性,我们自己才能成为纯善纯净。最傻、最笨的人,才把众生的染污放到自己心里面去,把自己的心变染污了,自己的心坏掉了。我们心里装一切众生的善,众生的不善我一丝毫都不装进去,所以,好快乐、好自在、好欢喜,见到任何人都恭恭敬敬。这方法要学。
            294.什么是清净心?一心念佛,一心是清净心。什么叫一心,二六时中,一天到晚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忆佛念佛,心里真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每个众生,蚊虫蚂蚁、妖魔鬼怪、花草树木,都是阿弥陀佛。其他佛都改名阿弥陀佛,一心称念,一向专念,心就觉悟了。
            295.不要以为自己修行功德很少,到哪一天才能成就?如果我们得一心了,你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一切诸佛如来是一心,你也一心,你心跟一切诸佛心是一个心,决定没有分别、界限,一切诸佛无量劫来所修的功德都变成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迷,你一迷到底,迷人的心跟我的心是一个心,所有一切迷人的心变成我的心,所有迷人所造的罪业都变成我的罪业。
            296.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297.清净心现前,所有一切善恶业都变成功德,都变成大圆满。凭善业你到三善道度众生,凭恶业你到三恶道度众生,在六道九法界得大自在,广度一切众生。
            心清净了,无量劫来的罪业都没有了,若得一心,罪业都消除了,起心动念,罪业又现行了。
            298.病从哪里来的?心想生。念头不清净是疾病的根源,胡思乱想,生理组织排列发生了障碍。心要清净,一个妄念都没有,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就是金刚不坏身,为什么?里面组织排列一切正常,一丝毫障碍都没有,他怎么会生病呢?
            299.我们修的是净业,修行的重点是清净心。怎样清净呢?念佛是唯一的好方法,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用这一句佛号打掉一切妄想执著。另一个方法是修助缘,起心动念不想自己,一切作为,为大众。用我们的心力、一切能力,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一切不为自己,心就清净了,为自己心就不清净。
            300.如何修清净心?在行中修,行是生活、工作、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不把拉拉杂杂的事情放在心上,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只有经典上的教诲。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了之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凡夫做了好事,总觉得自己功德很大,居功,念念不忘,著了相,所以心就不清净。心地清净、空寂,什么都不想,做再多的好事,都不放在心上,统统放下,清净心里生欢喜、生智慧。这个欢喜不是从外面来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是真欢喜。世间不管什么事,听到也好,见到也好,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见如不见,闻如无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
            301.所以要改一切命,根源就在这个"轻贱众生"要治这个轻贱病,就要恭敬孝顺众生--如果我连父母师长都轻贱,我还有哪一个众生不轻贱?如果我连父母师长都不恭敬孝顺,我可能孝顺哪一个众生?
            302.他永远没有恭敬众生的心,永远轻贱众生,所以永远得不到尊得不到贵,永远被人辱,被事辱。他永远没有柔顺众生的心,所以他永远没有顺的果报,命运不会顺他,众生不会顺他,工作不会顺他,一切生活琐事不会顺他。
            303.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304.被恨的人,是没有痛苦的,去恨的人,却是伤痕累累。
            305.心里放不过自己是没有智慧,心里放不过别人是没有慈悲。
            306.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自平。
            307.竹密不妨流水过,青山岂碍白云飞
            308.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309.成功不是偶然的,失败必有原因。
            310.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IP属地:山西15楼2012-12-03 1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