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aad88728226cffc692abfba89034a7d/ccddabbf6c81800a443077e5b13533fa808b478d.jpg)
大观圣作之碑刻于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大观元年(1107年)九月十八日,资政殿学士郑居中“奏,乞以御笔八行诏旨摹刻于石,立于宫学,次及太学、辟雍、天下郡邑”,大观二年(1108年)八月二十九日,礼部尚书郑久中令以所赐御笔刻石。碑文为宋徽宗赵佶所撰,主要内容是封建皇帝为维护其统治地位而颁布的“八行取士”的封建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以至高无上的皇权颁布的封建教育方针和校规,由书学博士李时雍按赵佶御笔摹写,权相蔡京题写碑额。大观圣作之碑所记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的内容较史书记载详细,是反映北宋学校教育、科举制度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其内容虽为维护封建制度,但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古人处世为人的人伦思想道德,有些内容对现在来讲仍具有积极意义和借鉴作用。
大观圣作之碑的碑文为李时雍仿宋徽宗赵佶御笔摹写。赵佶所创立的“瘦金体”运笔纤细,笔力瘦劲挺拔,撇如匕首,捺如切刀,似“铁划银钩”,宛若美女簪花,自然窈窕,又如天丝织锦,俊逸绚丽,可谓千古一绝。李时雍是书学博士,据说能襟袖濡墨走笔大字,当是追“瘦金体”的高手,将大观圣作之碑碑文拓片与宋徽宗的书法帖和题画墨迹相对照,可以说是惟妙惟肖,极得“瘦金体”神韵。碑额“大观圣作之碑”为权相蔡京题写(图三)。蔡京书法造诣很高,功力极深,题额6字严谨规整,大气磅礴,笔势豪雄,亦不失为书法妙品。
![](http://a.hiphotos.baidu.com/album/s%3D585%3Bq%3D90/sign=7f6194d87f3e6709ba0045f70efcee00/279759ee3d6d55fb6a1c1ed96d224f4a21a4dd73.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