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概两年前的时候,进入职场一段时间的我,逐渐有了很多困惑,于是想方设法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找的过程中渐渐喜欢上了读书。以前也读书,但是当时是在学
校里,为了考试而读,是被动的。而现在读书,则目的性更强,是主动的。这两年读了有7、80本书,于是对读书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今天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没有对错,仅作交流。
市面上的书种类非常多,内容也良莠不齐。我把书大体上分为两种:休闲类和学习类。
休闲类,顾名思义主要是为了消遣看的,比如《不生病凭什么》《求人不如求己》等,当时主要想买了送爸妈看,没想到我闲着没事也看了一遍。一些小说也可划在这类里面,如《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等。这类书看起来不用讲什么技巧和方法,随意地看就好。
学习类,是指带着很强目的性去看的书,一般是对某方面比较感兴趣,有针对性地找一些相关的书籍去看。比如商业管理、市场营销、心理学、组织行 为学、财务、税法等等。读这类书往浅了说是希望自己能了解一些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而更深一层的目的是希望提升能力,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完善自 己的性格,养成良好的习惯。
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领导别人。(冯仑语《野蛮生长》)
一、读书的效果问题
既然是学习类的书,读完就有个学习效果问题。人们都希望读完一本书能有很大的收获和效果。但是非常不幸,读书是各类学习方法中效率最低的一种。美国教育学家艾德格 · 戴尔(Edgar Dale)1969年在他的报告中提到了不同学习方式的效益,也叫“学习金字塔”(The cone of learning)。见下图。

这幅名为《学习金字塔》的图片很直观的告诉我们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会得到不同的平均学习保持率(两周后还能记住多少):
我们说过和做过的事情记得90%;如:实际做事;模拟实际经验;做一场引人注目的演讲;
我们说过的事情记得70%;如做正式的演讲;参与讨论;当场看到事情完成;
我们听过和看过的事情记得50%;如观看示范说明;看展览示范;看电影;
我们看过的事情记得30%;看图片;
我们听过的事情记得20%;听讲;
我们读过的事情记得10%;阅读;
“学习金字塔”表明,阅读和听讲是效率最低的两种学习方式。(题外话:美国人1969年就明白的道理,反观我们的教育今天还在以这两种教学方法为主,真是可悲啊)
所以,除了金庸武侠小说中黄蓉她妈等个别能过目不忘的特异人士外,大部分人通过读书来学习的效果其实是非常低的。2周后只剩下10%,时间再 长点估计书的内容都忘了,只记得书名了。我就有过这个亲身体验,一本2年前看过的书一点内容都不记得了。不信,想想大学里学的内容,有多少还记得?大部分 连书名都忘了!
二、读书的优点
但效率低并不是不可取,并不是说就不读书了。因为读书相比其他的学习方法(从实战中学习(Say and do, See)、贵人指点(Hear、See))还是有它的优点的:
1、老师好找;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几乎涵盖所有方面。现在只要是个角色都想出书,甭管自己有几斤几两。三人行必有我师嘛,书再烂,总能学到点 的。况且有些书出自大师之手,确实能提供给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人生中的贵人可不容易碰到。而且有些时候,老师还不想教你:“教会学生饿死师傅啊!”;
2、时间自由;你想学的时候,就拿起来看,不想学的时候或者没时间学的时候,就把书合上,找个犄角旮旯一扔。最好放床头或者书架上,千万别想看的时候找不到了。
市面上的书种类非常多,内容也良莠不齐。我把书大体上分为两种:休闲类和学习类。
休闲类,顾名思义主要是为了消遣看的,比如《不生病凭什么》《求人不如求己》等,当时主要想买了送爸妈看,没想到我闲着没事也看了一遍。一些小说也可划在这类里面,如《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等。这类书看起来不用讲什么技巧和方法,随意地看就好。
学习类,是指带着很强目的性去看的书,一般是对某方面比较感兴趣,有针对性地找一些相关的书籍去看。比如商业管理、市场营销、心理学、组织行 为学、财务、税法等等。读这类书往浅了说是希望自己能了解一些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而更深一层的目的是希望提升能力,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完善自 己的性格,养成良好的习惯。
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领导别人。(冯仑语《野蛮生长》)
一、读书的效果问题
既然是学习类的书,读完就有个学习效果问题。人们都希望读完一本书能有很大的收获和效果。但是非常不幸,读书是各类学习方法中效率最低的一种。美国教育学家艾德格 · 戴尔(Edgar Dale)1969年在他的报告中提到了不同学习方式的效益,也叫“学习金字塔”(The cone of learning)。见下图。

这幅名为《学习金字塔》的图片很直观的告诉我们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会得到不同的平均学习保持率(两周后还能记住多少):
我们说过和做过的事情记得90%;如:实际做事;模拟实际经验;做一场引人注目的演讲;
我们说过的事情记得70%;如做正式的演讲;参与讨论;当场看到事情完成;
我们听过和看过的事情记得50%;如观看示范说明;看展览示范;看电影;
我们看过的事情记得30%;看图片;
我们听过的事情记得20%;听讲;
我们读过的事情记得10%;阅读;
“学习金字塔”表明,阅读和听讲是效率最低的两种学习方式。(题外话:美国人1969年就明白的道理,反观我们的教育今天还在以这两种教学方法为主,真是可悲啊)
所以,除了金庸武侠小说中黄蓉她妈等个别能过目不忘的特异人士外,大部分人通过读书来学习的效果其实是非常低的。2周后只剩下10%,时间再 长点估计书的内容都忘了,只记得书名了。我就有过这个亲身体验,一本2年前看过的书一点内容都不记得了。不信,想想大学里学的内容,有多少还记得?大部分 连书名都忘了!
二、读书的优点
但效率低并不是不可取,并不是说就不读书了。因为读书相比其他的学习方法(从实战中学习(Say and do, See)、贵人指点(Hear、See))还是有它的优点的:
1、老师好找;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几乎涵盖所有方面。现在只要是个角色都想出书,甭管自己有几斤几两。三人行必有我师嘛,书再烂,总能学到点 的。况且有些书出自大师之手,确实能提供给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人生中的贵人可不容易碰到。而且有些时候,老师还不想教你:“教会学生饿死师傅啊!”;
2、时间自由;你想学的时候,就拿起来看,不想学的时候或者没时间学的时候,就把书合上,找个犄角旮旯一扔。最好放床头或者书架上,千万别想看的时候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