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800多年前的武氏墓群石刻,集东汉画像石刻艺术之大成,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史学界誉其为“汉代历史百科全书”,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一对石狮是中国目前最早的石狮。大隋开皇三年隋碑、五代后唐时期的石佛、金代刘宽墓的陵墓石雕、明代的曾庙宗圣殿立柱雕刻、清代的乾隆御碑、青山寺的石雕龙头等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石雕石刻艺术珍品,无不昭示着嘉祥石雕艺术的辉煌。
嘉祥石雕以天青石为主要雕刻原料,辅以大理石、花岗石、汉白玉等石料,作品以人物、石麒麟、石狮、石碑、石桌、石塔、石亭、龙柱、大型牌坊、仿古器皿为主。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透雕、线雕、平雕、影雕等。嘉祥石雕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派石雕艺术风格,崇高威严、古朴浑厚,线条刚直简洁,人物造型凝重、端庄。嘉祥的石雕艺术作品在国内到处可见,如山东曲阜孔庙的大型石刻壁画“孔子圣迹图”、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风雨同舟”、河南开封的“御林军大象”、杭州宋园的“九大龙柱”等。好多产品还远渡重洋,落户于异国他乡,如出口日本足利市和泗水町的被誉为世界之最的“孔子行教像”等。
近年来,嘉祥县高度重视石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了大量挖掘保护开发工作,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嘉祥石雕艺术节”,邀请国内外雕刻界著名专家学者对嘉祥的石雕创作进行指导点评,建设了国际石雕艺术大道和石雕艺术公园,打响了石雕品牌,促进了石雕艺术的发展,使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于“孔孟之乡”济宁市管辖,东邻儒都曲阜,西接牡丹之乡菏泽,南毗浩翰的微山湖,北连水泊梁山。据《春秋》及三传记载,春秋时期,西狩获麟于此地,故取其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名。嘉祥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7′~116°29′,北纬35°11′~35°38′。县域面积960平方公里,辖八镇七乡,人口78万,以汉族为主,回、壮等23个少数民族共1770人。
嘉祥地处黄河冲击平原的边缘,境内主要河流有梁济运河、洙水河、洙赵新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倾向坡度为万分之一,平原海拨一般在35—40米之间,境内群山起伏,共有山峰126座,山系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一般在80—200米之间,石灰岩储量90亿吨,可开采储量60亿吨,岩石呈青灰色,当地人称“天青石”,其色彩典雅、质地细腻、软硬适中,易于开采和雕刻,是加工石雕和各种建材的上等原料。
三、项目说明
分布区域 历史渊源
嘉祥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新石器时代,由于磨制石器的发展,使石器具有了美观实用的原始艺术品的性质。嘉祥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铲、石耩铧、石镞、研磨器,是嘉祥最早的石雕作品,这时的石雕,主要还是生产用品。
夏、商、周三代,石雕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主要应用于祭祀、建筑和日常生活用品。西汉时期,石雕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艺术上有了极高的造诣,体现了当时的雄厚气魄。石雕艺术广泛应用于建筑、陵墓和日常生活各个方面。这一时期,嘉祥石雕艺术在不断发展中渐趋成熟,石雕艺人能够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雕刻出人物、动物、石阙、石碑、墓茔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
东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厚葬习俗成风,为使墓穴坚固耐久,多使用石料构筑其框架,并在石材上雕刻各种图像。嘉祥武氏家族于桓、灵时期建造的武氏祠,其中的画像石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碑、汉画像石群,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4石。武梁碑碑文记载:“选择名石,南山之阳,擢取妙好,色无斑黄。前设坛墠,后建祠堂。良匠卫改,雕文刻画,罗列成行,摅骋技巧,委蛇有章”,石阙铭文记载:石工孟季及季弟卯造石阙,孙宗造石狮。这对石狮是中国目前最早的石狮,是按照狮子的原型塑造的一对立狮,风
格粗犷质朴,线条简洁流畅,最能代表当时的艺术风格,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武氏祠汉画像石早在北宋已为金石家赵明诚所重视,著录于他的《金石录》一书。武氏祠画像的题材内容极其广泛丰富,主要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三大类。在艺术表现方面,作者已经相当成熟地掌握了绘画艺术反映生活、表达主题的基本技巧,特别是对历史故事的描绘,善于抓住故事发展高潮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情节,出色地表达出故事的内容。武氏祠画像石采用阴刻与阳刻、面与线相结合的技法。形象外型作平面的凸起,形象轮廓的内部则以阴线刻,形象外凹下部分,用尖刀凿成密密的平行条纹,这种技法,称之为“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画像严谨规整, 画面一般不大注意纵深空间感的表现,物象多取近景平列,具有剪影式的效果,形成严谨古朴、简洁传神的艺术风格。武氏墓群石刻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学界誉其为“汉代历史百科全书”。武氏祠内还保存着60余块从嘉祥武翟山、五老洼、宋山等地方出土的汉画像石,这些画像石采用的技法与武氏祠汉画像石有所不同,主要有“减地平板”、“凹入平台雕”、“弧面浅浮雕”、“阴线条”等刻法。东汉时期是嘉祥石雕艺术的成熟时期,风格古朴浑厚,技法娴熟老练,在艺术上臻于大成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