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爱听京剧,特别是老旦与黑头的对戏很是着迷。《遇后龙袍》《赤桑镇》百听不厌。特别羡慕那些京剧演员那么高的调门唱得那么轻松、悦耳。就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唱两句那该多好呀!这一想就是50多年。直到2008年才开始学唱。一开始是在社区里三五个人唱着玩,跟着录音机学一段就上弦练一段。胡琴响了不知道在哪儿张嘴,师傅说“唱啊”才出声,就怕有过门又不知哪儿开口了。我唱老旦从D调起,拉弦的说太低,后来长到降E,又升到E调,现在F调也能上去了,我很知足。之后胆子大了敢到票房和公园去唱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说是有点老旦味儿,就更来神了!2010年奓着胆子报了北京电视台国粹生香的段位评授。二段是万一英的评委着实夸了夸我,鼓励我上三段。于是在当年就去评三段,也过了。袁慧琴老师说我宽音有了还得加强立音的练习。去年遇到了京剧名家刘桂欣老师教我怎样气沉丹田,怎样声贯于顶,纠正了我许多坏毛病。在2012年我在唱上有了质的飞跃。知道怎么发声能打远了;怎么找好声音的支点唱半天嗓子不累了;怎么打开第二张嘴----脑门;怎么用立音不怕高腔了......每天从公园调嗓回来只觉得痛快、幸福!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是学习京剧是一个悟的过程,再好的老师也不会找到立音送给你,要靠你自己去悟自己去找,只不过有老师指点你少走弯路找的快一些。我非常庆幸我的爱好与条件完美统一了。喜欢京剧老旦而且有一条适合唱老旦的嗓子。这就够我高兴后半辈子了。什么十佳这个十佳那个在我看来都是过眼云烟。自己唱高兴了,心情愉悦了是最最重要的。我就这样做一个快乐的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