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默念静坐声音
静坐中,练习者须在心中反复默念静坐声音,每次反复默念的时间约二到四秒钟,但不必固定。一般不使用人体的发音器官,也不跟随呼吸或者心跳的节奏来默念静坐声音。偶尔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发生,但重要的是,不能把默念静坐声音与人体内部的节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在心里重复某种听觉的、视觉的或动态的刺激因素时,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放松作用。单调的刺激往往会引发生理学所谓的习惯化;在静坐中,这种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的影响,并提高对心理现象的敏锐度。这正是雅肯静坐法能够舒缓身心紧张的先决条件之一。
反复默念静坐声音是静坐中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机械性的组成部分,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可能出现的困难是如何默念静坐声音。我们在下面就会具体谈到。
轻松的心灵态度
观察一下日常会话所使用的词汇,我们便可以发现行为一般都用动词来表达,描述的是动作或过程,例如:走、想、嗅、拍、重复等。有些词汇可以进一步描述行为的特征,如:快走、慢慢想、用力嗅、友好地拍一下 、耐心地重复等,这些加上去的词叫做副词。
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如果它所表示的不是时间、空间关系或者感官感觉,那么它一般所描述的就是心理学所谓的“心灵态度”。它表示行为是如何进行的,也包含了行为者在此时的情感状况。
静坐的行为就在心里反复默念静坐声音,默念时的心灵态度则决定是否可产生缓解身心紧张的效果。那么,究竟应该怎样默念静坐声音呢答案是:要轻松自如,不要太专注、不要有压力、不要用力,但也不要过分轻松,也就是不要随便。用静坐的术语来说,就是要以“轻松的心灵态度”默念静坐声音。对于读者而言,强调默念时的轻松或许显得过于简单,因为这好像很容易做到,说它会对个性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似乎也不能轻易使人理解。如果不使用静坐声音,只保持轻松的心灵态度,难道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吗
如果重复静坐声音本身是静坐中的一个简单而又机械的部分,那么轻松的心灵态度则恰恰相反。在静坐声音的帮助下,学生可以获得肌肉、自律神经系统和心理上的松弛,比单纯使用意念来达到放松的效果更为明显。在静坐的过程中,身心的紧张因素被一点一点逐渐释放出来,从隐性状态过渡到显性状态。它们此时即明显化了,对心理活动——也包括重复静坐声音的活动——的影响变得更加显著。这些明显化的紧张因素会把重复静坐声音的活动,从轻松的心灵态度导向过分集中或过于随便的心态。所以,正确的静坐迟早都会产生紧张因素占主导地位的错误,静坐者开始并不明白怎么回事,只是感觉到静坐效果不那么令人满意,或者进展得比较缓慢。
当练习者渐渐明白他的静坐已受到精神过于集中或过于随便的影响时,他就变得比较清醒自由了,可以做出决定性的选择。在身心紧张状态明显化的当中,个人生活里的一些要素往往会活跃地介入静坐活动,因此,向更大心理自由转化的目标也不再局限于静坐的范围,而可能使部分性格架构向着更全面的自由状态拓展。他在静坐中可以获得开辟自己性格里某些领域的选择,以突破原来被身心紧张所左右的行为倾向。
在静坐中,个人性格上的障碍往往会导致偏离轻松的心灵态度,而趋向过于专心或随便的心灵态度。在生理上,与专心的倾向相对应的是肌肉收缩和紧绷的状态;随便的心灵态度则表现为过分的松弛。如果在重复静坐声音时过于专心或者过于随便,就会使已明显化的身心紧张持续不散,所以说,静坐就是不断寻找轻松的、既非专心亦非随便的心灵态度,从而吸收日常经验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心理障碍化解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轻松的心灵态度和心理分析学上所说的自由流动的意识属于同一类型的心态,它随时使人产生自由联想。然而,心理分析学主要注意的是思维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如果可能的话,再把其中活跃的内心情感残余反馈到早期曾留下影响的经验中。雅肯静坐也和心理分析学一样,无论出现的思想内容显得多么乏味、愚蠢、不道德、陈腐、有趣或奇异,都可以让它流淌过去;不同的是,在雅肯静坐中,我们对各种思想的内容一视同仁,并不去设法进一步理解它。所以,静坐本身并不直接提供对于童年经验的新理解,关键并不在于出现什么样的思想,而在于让这些思想流逝过去。静坐声音帮助我们创造一种别无他法可达到的轻松的心灵态度,换句话说,就是在我们心中原本不可企及的角落里,开辟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