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其他几个有趣的现象
(1)孙权的高出场率。孙权的高出场率说明一点,就是在这样高水平的比赛里,大家对自己的技术更有信心,因此更愿意把胜利的机会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赌RP上。另外这也反映了现在3V3的主流理论已经说技能的组合转移到了对牌堆的控制,对洗牌、控牌、过牌率等等问题的思考。3V3逐渐摆脱了对技能上显性配合的追求,应该说是理论上的一个进步。
(2)刘备的可怜胜率。连续两届比赛,刘备的胜率在40%左右。首抓一个如此胜率的武将是让人无法容忍的。但是错不在刘备,而是在对于刘备的使用上。从前文对冷暖主选择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常见的冷主和暖主往往都是刘备的克星。因此,无视刘备克星的存在而强上刘备,是造成刘备低胜率的最主要因素。第二个因素应该是对刘备使用方法的错误理解。作为一个回合外无防御技能的人,如果充分利用仁德回血,显得非常重要。
个人觉得刘备的地位将逐渐有所改变,从瞬爆变成蓄爆。简而言之,就是刘备不掉血则不仁德,改为蓄牌,必要时候一次性的透支性仁德给对面造成重创。满手牌的刘备其实具有非常高的手牌嘲讽价值,而这一点至今还很少有人去研究和利用。从各个位置刘备的胜率来看,只有冷主刘备的胜率过了50%。这说明在目前这种对刘备片面理解和使用的大环境下,唯有冷主刘备是可行的——因为冷主刘备直接透支性仁德保护和策动冷四连秒人符合冷色的核心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