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希a吧 关注:85贴子:1,515
  • 19回复贴,共1

Микоян и Гуревич МиГ-21——红色鱼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53年,苏联需要一款全新的战斗机来代替之前已经逐渐失去空中优势地位的新一代战斗机
而这就是:
——Микоян и Гуревич МиГ-21(Mig-21)

当然在解说Mig-21前,首先我来说一下前苏联曾经的主力战机МиГ-15,即为Mig-15,Mig-15是米高扬首次研发成功并真正投入大量生产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其基本设计和引擎规格设计被普遍认为来源于德国Nazi试图研发并投入实战的Focke-Wulf Ta-183

受到Ta-183设计的影响的FMA IAe 33 Pulqui II(1950年)

Ta-183原型机模型

Heinkel HeS 011引擎
Ta-183,代号“Huckebein”(恶鸟)
为前Reichsluftfahrtministerium研发(简称RLM,前Nazi德国航空部),搭载一台由Hans Joachim Pabst von Ohain研发的首台真正可以用于空战以及对地轰炸的实战型Heinkel-Hirth HeS 109-011 A-0型号涡轮喷射引擎,这台引擎具备3300ps(c.a 2461kw)电力输出以及13000N(13Kn)推力,其引擎自身基准重量770kg,全重845kg,引擎长度为3450mm(占据机身约2/3设计)
Ta-183战斗机设计相当轻巧,其理论最高时速达到962km/h,最高战斗高度为14000m,但是由于战中德国的物资问题以及战略颓势,因此最终其没有投入生产,但由于其风洞测试以及资料相当完全并且其引擎已经经过认证具备确实可行的性能,而且其设计相当具备投产性和极高的性价比,因此其设计包括其涡轮喷气引擎设计思维广泛引用并影响了之后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喷气式战斗机研发...
上世纪50年代年初(1952年年中),当时的Артём Ива́нович Микоя́н(Artem Ivanovich Mikoyan,阿尔乔姆·米高扬) 所在的Микоян и Гуревич, МиГ(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由阿尔乔姆.米高扬与米哈伊尔·古列维奇联合组建)接到苏联当局要求,要求是设计一款可以代替已经明显不适合于进一步空中战斗以及威慑的Mig-15,苏联当局要求他们能够设计出一架具备当时苏联较高技术层面来占据绝对空中数量与质量优势,同时能够作为强有力的空中力量第一时间威慑西方,并在第一时间作为空中打击力量的新主力战斗机...


1楼2012-12-19 22:28回复
    哎呦我去,俄文!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2-12-20 11:01
    回复
      次噢,屌爆了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12-20 12:33
      回复
        我觉得这个小贴吧越来越叼了……顺便说一句真心觉得米格21好难看的~…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12-20 21:06
        回复
          飞机 能让我联想到什么呢


          IP属地:浙江5楼2012-12-21 03:55
          收起回复
            对米格感觉不错,不过最喜欢苏霍伊


            IP属地:上海6楼2012-12-21 08:41
            回复
              对飞机没有什么研究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12-24 23:27
              回复
                还对这个感兴趣


                IP属地:四川9楼2013-01-30 22:04
                回复

                  在“K战争”期间,Mig-15虽然占有地势以及距离等优势,但由于没有配备机载雷达而使得Mig-15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相比之下F-86由于装备雷达瞄准仪和优秀的低空格斗能力,在Mig-15在面对F-80和F-86(F-80 Shooting-Star “流星”)时经常采取最大升限之后找准机会俯冲打击的战术的情况下,低空机动性更具优势的F-86会采取相应对策来回避并反击,同时利用其高速下低空机动性强等优点则能够快速有效压制Mig-15...出于局限性的考量,苏联将大部分Mig-15应用的有效活动地区限制在所谓的“MiG Alley”中(被广泛解读为“米格走廊”)...


                  12楼2013-03-07 23:00
                  回复
                    回到Mig-15的历史,Mig-15之所以开始逐渐暴露出一定的问题,除了其内部引擎和技术上的存在较为落后,还是自投产不久后爆发的“K战争”...当然这给了Mig-15一个极好的实战验证机会,而在真正的战场上,Mig-15的主要对手是美国空军当时主力战斗机
                    ——F-86 “Sabre”(佩刀)
                    这次战争给予了两架不同国家于同一时间轴研发的一次真正面对面的考验...虽然Mig-15由于设计上的具备很高的灵活思维,其在最高速度,中高度爬升率,加速率以及最大升限等“硬件性能”方面都优于F-86,但是在回转性能上相对F-86较差,同时高速下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不如F-86,在高速下的做出大幅度运动甚至还会出现失速,并且缺乏抗G力的相关驾驶配置,这就导致一些刚完成培训的飞行员无法完全掌控其性能,甚至必须选择弃机...
                    当然Mig-15主要优势并不仅体现在其综合硬件性能上,而是主要体现在其令人恐惧的火力中,其配备一门N-37型号37mm重型航空机炮(标准备弹40发),以及2门NR-23单轴23mm中型航空机炮(标准备弹超过160发)同时还能额外挂载2枚100kg无引导炸弹以及或无引导火箭弹,这使得其空中综合火力远远强于F-86(F-86的武器为6门M2HB 12.7mm航空机枪),更曾有传闻称一架Mig-15经过交战后即使身负200余发12.7mm枪弹照样安全返航...但被Mig-15那37mm机炮命中的任何一架F-86都绝不会存在“侥幸”或全身而退,大多几乎是即刻被击落或在空中被打成碎片,更或直接爆炸解体...不过由于N-37重型机炮的射速较慢,加上Mig-15本身只有较为简单的光学瞄准器且配合高速下无法稳定控制等问题,使Mig-15需要配置较高空战技能和经验的飞行员才能发挥其武器的空战格斗实力,而这也是Mig-15在拦截轰炸机的表现上较与战斗机之间的格斗相比更为出色的原因...

                    在“K战争”期间,Mig-15虽然占有地势以及距离等优势,但由于没有配备机载雷达而使得Mig-15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相比之下F-86由于装备雷达瞄准仪和优秀的低空格斗能力,在Mig-15在面对F-80和F-86(F-80 Shooting-Star “流星”)时经常采取最大升限之后找准机会俯冲打击的战术的情况下,低空机动性更具优势的F-86会采取相应对策来回避并反击,同时利用其高速下低空机动性强等优点则能够快速有效压制Mig-15...出于局限性的考量,苏联将大部分Mig-15应用的有效活动地区限制在所谓的“MiG Alley”中(被广泛解读为“米格走廊”)...


                    13楼2013-03-07 23:03
                    回复

                      F-86 “Shooting Star”
                      由于空气动力学的缺陷,Mig-15在穿过音障时会发生机翼脱落和其它不稳定效应,这大大影响了它的使用能力,同时Mig-15的另一个重大缺陷在于它容易在运动中进入尾旋
                      而且通过实验证实即使采用更大功率的引擎,米格-15依然不能达到超音速,原因是机翼的后掠角的不足...设计上的缺陷和相同问题在之后的Mig-17(МиГ-17,NATO代号Fresco ——“壁画”)中依然没有显著克服,并且同时对飞行员体能和承受极限的要求依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Mig-17被随后的第二代超音速主力战斗机Mig-19(МиГ-19,NATO代号Farmer——“农民”)所替代,虽然在Mig-21诞生前其一直垄断东欧地区的航空线路并曾经对美国空军的U-2构成严重威胁,但随后暴露出的更多设计问题也使得其威慑能力大打折扣...
                      而这既是促成当局希望加紧研发另一款真正有效的威慑力量的开始...


                      14楼2013-03-07 23:26
                      回复

                        F-86 “Sabre”
                        由于空气动力学的缺陷,Mig-15在穿过音障时会发生机翼脱落和其它不稳定效应,这大大影响了它的使用能力,同时Mig-15的另一个重大缺陷在于它容易在运动中进入尾旋
                        而且通过实验证实即使采用更大功率的引擎,米格-15依然不能达到超音速,原因是机翼的后掠角的不足...设计上的缺陷和相同问题在之后的Mig-17(МиГ-17,NATO代号Fresco ——“壁画”)中依然没有显著克服,并且同时对飞行员体能和承受极限的要求依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Mig-17被随后的第二代超音速主力战斗机Mig-19(МиГ-19,NATO代号Farmer——“农民”)所替代,虽然在Mig-21诞生前其一直垄断东欧地区的航空线路并曾经对美国空军的U-2构成严重威胁,但随后暴露出的更多设计问题也使得其威慑能力大打折扣...
                        而这既是促成当局希望加紧研发另一款真正有效的威慑力量的开始...


                        15楼2013-03-07 23:29
                        回复
                          咱贴吧快没活人了……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3-08 20: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