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权级战列舰1889-前无畏舰时代的开启者
舰船知识2006.09 李钢
◆设计
1888年的英国海军舰队大演习暴露了一些舰只设计上的缺陷,特别是战列舰设计上的问题。低干舷的炮塔型战列舰和海军上将级露炮塔型战列舰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遭受严峻考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横摇、纵倾非常严重,以致无法有效使用火炮。这个问题在炮塔型战列舰上尤为明显,因为主炮离水线距离很近,其炮口经常会埋进冲击舰首楼的海浪里。 为此,英国海军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威廉.怀特的影响下,提出了新的战列舰设计要求。新型舰必须吸收早期舰型的优点,如在大浪中有更好性能表现的高干舷;同时要应用最新的技术,如配备152.4毫米速射炮,采用镍铬钢装甲(用于上部水线带)以及对副炮采用舷内炮廓(casemate)防护,这种结合了当时所有最先进技术与装备的新型战列舰就是君权级(Royal Sovereign Class)。威廉.怀特原设想使用倾斜装甲甲板,但海军部却没有采用,直到几年后,即1892年建造的”声望”号(HMS Renown)二级战列舰上才决定采用。 同年8月17日,英国海军部在德文港海军船厂(Devonport Dockyard)进行年度审查时召开了一次会议,决定新型战列舰的设计要求与性能指标。海军部的领导成员根据现有战列舰舰型的文件以及设计资料,对这些舰只的优缺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新舰的设计要求。在讨论的过程中,主要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新型战列舰到底应该采用高干舷还是低干舷,如果采用高干舷,那么按当时的技术条件只能采用敞开式炮座的主炮,即露炮塔;主炮配备的数量、位置以及在舰上的布置形式;副炮的配置方式;装甲防护的安排以及厚度;动力系统。 在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后,与会者最终达成如下几点共识: 1、4门大口径主炮,以两组分开布置在有防护的基座上,每组炮的射界应达到260°并且能对两舷进行射击。经讨论后,决定采用343毫米口径的主炮,与当时在建的新型战列舰”尼罗河”号和”特拉法尔加”号一样,首尾各布置两门。 2、副炮为10门152.4毫米速射炮,布置在前后两座主炮之间的两舷,并在可能的地方都采用了装甲防护。为了防止开火时烟雾的相互干扰,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在受到打击时全部丧失战斗力,每舷的5门炮分上下两层甲板布置。这种安排主要是考虑了中口径速射炮高爆炮弹的最新发展。 3、主装甲防护带长度与全舰长的比例与特拉法尔加级一样,装甲厚度不低于457.7毫米,向上延伸部分厚度为127毫米(后减至101.6毫米),并且有一层76.2毫米厚的防护甲板。 此外,与会者还讨论了”中央装甲堡型”(citadel:在主装甲带之上形成一个箱形的装甲防护体)和”盾堡型”(redoubt:在主装甲带之上,仅对主炮基座部分实行重型装甲防护)两种不同的装甲防护体系,并且提出”装甲堡”的装甲厚度应为356毫米或305毫米。虽然最终没有确定到底采用哪种防护系统,但与会者一致同意,不管采用哪种方案,其费用必须控制在预算限制内,尽管最终设计的建造预算非常充裕。 根据会议的讨论结果,威廉.怀特提出了几种设计方案,包括在会上争议最激烈的炮塔与露炮塔型设计。他用有说服力的论述证明了采用”盾堡”装甲防护体系、露炮塔型设计的优势,并特别强调了高干舷的好处。而第一海务大臣胡德海军上将则更倾向于采用防护更全面的炮塔型设计(由于使用炮塔,为防止稳心过高,因此不得不采用低干舷)。为解决这个意见分歧,海军部决定邀请一线的将领参与决策,获邀的高级军官包括海军上将W.道威尔爵士、海军上将维塞.汉密尔顿爵士、海军中将F.里查兹爵士、海军中将J.K.E.贝尔德和海军上校沃尔特.科尔勋爵,海军中将乔治.特莱思爵土获邀参会但未能出席。 会议于1888年11月16日在海军部海军大臣的办公室里召开,除来自一线的高级军官外,海军部委员会的成员-海军大臣乔治.汉密尔顿勋爵、第一海务大臣海军上将阿瑟.胡德爵士、第二海务大臣海军中将A.H.霍斯金斯爵士、海军审记官J.O.霍普金斯海军少将、海军少将C.F.霍塔姆和议会与财务秘书A.B.福沃德,以及海军造舰总监威廉.怀特和海军军械总监约翰.费希尔海军上校都参加了会议。 来自一线的高级军官对威廉.怀特预先准备的几种设计方案提出各自的看法,在经过讨论后,大家表示在总吨位的限制范围内,满意航速的设计数值:对于主炮的布置也持赞同意见。他们认为”盾堡”装甲防护体系比”中央装甲堡”要更好,但提出舷侧装甲板向上延伸部分的装甲厚度应在可能的情况下有所提高,同时还要对副炮进行防护。在干舷高度的问题上,威廉.怀特的观点获得肯定,大家都认为高干舷和布置在较高位置的露炮塔型设计,对于一艘远洋战列舰在高海况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高航速与战斗力更为有利,比低干舷的舰型设计要优越。 但炮塔派与厚装甲的支持者却对此提出了批评,特别是里德的反对声很强烈。最终,海军部采取了一种非常措施来批准怀特的设计,允许他在海军工程学会(INA)发表详细的关于设计的报告。
舰船知识2006.09 李钢
◆设计
1888年的英国海军舰队大演习暴露了一些舰只设计上的缺陷,特别是战列舰设计上的问题。低干舷的炮塔型战列舰和海军上将级露炮塔型战列舰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遭受严峻考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横摇、纵倾非常严重,以致无法有效使用火炮。这个问题在炮塔型战列舰上尤为明显,因为主炮离水线距离很近,其炮口经常会埋进冲击舰首楼的海浪里。 为此,英国海军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威廉.怀特的影响下,提出了新的战列舰设计要求。新型舰必须吸收早期舰型的优点,如在大浪中有更好性能表现的高干舷;同时要应用最新的技术,如配备152.4毫米速射炮,采用镍铬钢装甲(用于上部水线带)以及对副炮采用舷内炮廓(casemate)防护,这种结合了当时所有最先进技术与装备的新型战列舰就是君权级(Royal Sovereign Class)。威廉.怀特原设想使用倾斜装甲甲板,但海军部却没有采用,直到几年后,即1892年建造的”声望”号(HMS Renown)二级战列舰上才决定采用。 同年8月17日,英国海军部在德文港海军船厂(Devonport Dockyard)进行年度审查时召开了一次会议,决定新型战列舰的设计要求与性能指标。海军部的领导成员根据现有战列舰舰型的文件以及设计资料,对这些舰只的优缺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新舰的设计要求。在讨论的过程中,主要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新型战列舰到底应该采用高干舷还是低干舷,如果采用高干舷,那么按当时的技术条件只能采用敞开式炮座的主炮,即露炮塔;主炮配备的数量、位置以及在舰上的布置形式;副炮的配置方式;装甲防护的安排以及厚度;动力系统。 在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后,与会者最终达成如下几点共识: 1、4门大口径主炮,以两组分开布置在有防护的基座上,每组炮的射界应达到260°并且能对两舷进行射击。经讨论后,决定采用343毫米口径的主炮,与当时在建的新型战列舰”尼罗河”号和”特拉法尔加”号一样,首尾各布置两门。 2、副炮为10门152.4毫米速射炮,布置在前后两座主炮之间的两舷,并在可能的地方都采用了装甲防护。为了防止开火时烟雾的相互干扰,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在受到打击时全部丧失战斗力,每舷的5门炮分上下两层甲板布置。这种安排主要是考虑了中口径速射炮高爆炮弹的最新发展。 3、主装甲防护带长度与全舰长的比例与特拉法尔加级一样,装甲厚度不低于457.7毫米,向上延伸部分厚度为127毫米(后减至101.6毫米),并且有一层76.2毫米厚的防护甲板。 此外,与会者还讨论了”中央装甲堡型”(citadel:在主装甲带之上形成一个箱形的装甲防护体)和”盾堡型”(redoubt:在主装甲带之上,仅对主炮基座部分实行重型装甲防护)两种不同的装甲防护体系,并且提出”装甲堡”的装甲厚度应为356毫米或305毫米。虽然最终没有确定到底采用哪种防护系统,但与会者一致同意,不管采用哪种方案,其费用必须控制在预算限制内,尽管最终设计的建造预算非常充裕。 根据会议的讨论结果,威廉.怀特提出了几种设计方案,包括在会上争议最激烈的炮塔与露炮塔型设计。他用有说服力的论述证明了采用”盾堡”装甲防护体系、露炮塔型设计的优势,并特别强调了高干舷的好处。而第一海务大臣胡德海军上将则更倾向于采用防护更全面的炮塔型设计(由于使用炮塔,为防止稳心过高,因此不得不采用低干舷)。为解决这个意见分歧,海军部决定邀请一线的将领参与决策,获邀的高级军官包括海军上将W.道威尔爵士、海军上将维塞.汉密尔顿爵士、海军中将F.里查兹爵士、海军中将J.K.E.贝尔德和海军上校沃尔特.科尔勋爵,海军中将乔治.特莱思爵土获邀参会但未能出席。 会议于1888年11月16日在海军部海军大臣的办公室里召开,除来自一线的高级军官外,海军部委员会的成员-海军大臣乔治.汉密尔顿勋爵、第一海务大臣海军上将阿瑟.胡德爵士、第二海务大臣海军中将A.H.霍斯金斯爵士、海军审记官J.O.霍普金斯海军少将、海军少将C.F.霍塔姆和议会与财务秘书A.B.福沃德,以及海军造舰总监威廉.怀特和海军军械总监约翰.费希尔海军上校都参加了会议。 来自一线的高级军官对威廉.怀特预先准备的几种设计方案提出各自的看法,在经过讨论后,大家表示在总吨位的限制范围内,满意航速的设计数值:对于主炮的布置也持赞同意见。他们认为”盾堡”装甲防护体系比”中央装甲堡”要更好,但提出舷侧装甲板向上延伸部分的装甲厚度应在可能的情况下有所提高,同时还要对副炮进行防护。在干舷高度的问题上,威廉.怀特的观点获得肯定,大家都认为高干舷和布置在较高位置的露炮塔型设计,对于一艘远洋战列舰在高海况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高航速与战斗力更为有利,比低干舷的舰型设计要优越。 但炮塔派与厚装甲的支持者却对此提出了批评,特别是里德的反对声很强烈。最终,海军部采取了一种非常措施来批准怀特的设计,允许他在海军工程学会(INA)发表详细的关于设计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