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县郑氏历史也很悠久,现有2000族人主要分布在淮宁湾乡郑家碱、郑家圪崂、杜家圪台三个村落及水地湾乡的郑山村,其中郑家碱郑氏超千人。据考证,该支郑氏不是明代移民而来,很可能是另一传说的由河南卖艺而至。神、府等县郑氏,一部分祖先是由黄河东岸山西渡河而来,如郑智英、郑智国一支;也有的是由相邻的佳县北迁而至,如神木县郑平一支。除此之外,近一二百年中,零星从外地迁徙而来的郑氏在其他各县也有分布,如横山县韩岔乡郑氏的祖先是1812年从河北迁徙而来。
驻榆文臣武将 后裔扎根榆林
还查阅了大量的志书史料,抄录了历史上一大批在榆林任职的郑姓文武官员。这些人及其子 年)夏州刺史。 郑文宝,北宋福建人,太平天国进士,曾任校书郎,督西北边军粮运,官至陕西转运使,多次参与对夏作战。郑友周,明万历年神木道按察使,山西定襄人。 郑崇俭,明万历进士,1639年兵部右侍郎任上,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山西宁乡人。郑汝壁,浙江晋云人,明万历进士,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出任延绥镇巡抚,1608年在巡抚都御史任上主持纂修并首次刊印《延绥镇志》。 郑师元,清顺治年神木道粮厅,河北魏县人。 郑之俊,清顺治靖边道粮厅,河南商丘人。 郑世英,清顺治,高家堡守备,浙江绍兴人。 郑有功,清顺治,东路永兴堡守备,辽东人。 郑得功,清康熙,神木营中军守备,直隶人。 郑士楷,清道光,吴堡县教谕。
郑居中,清乾隆,府谷县知县,安徽泾县人。
郑振声,清光绪,吴堡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