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汉服吧 关注:13贴子:55
  • 4回复贴,共1

【通告】方文山发起世界汉服文化艺术节的千字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奠炎黄;


1楼2012-12-21 18:31回复
    【以下内容为搜集转载所得、不代表本博观点】
    敬致 汉服武林同道中人的千言书

    十年前(2003)河南郑州的王乐天穿著汉服出现在郑州市区,街上有人对他大喊:“快来看呀,日本人,穿著和服的日本人!”甚至还有孩童看见他,也哄笑著说“八格牙路”。此则新闻当时被广为报导,他后来被称为“当代穿汉服上街的第一人”。这则新闻的重点在于,为何自己的传统服装上街会被大肆报导与关注!还有我们为何会对自己的传统服装陌生且夸张到误以为是日本的和服呢?任何一个日本人穿和服走在京都街头,恐怕没有人会多看一眼,或是任何一个英格兰人穿著传统的英格兰裙出现在爱丁堡,也不会引人侧目甚至被媒体加以报导,因为传统服装对他们而言,就像我们端午划龙舟,中秋吃月饼一样,太习以为常了,还有今世界上会有那个民族荒谬到将自身的传统服装误以为是别民族的衣服呢!?
    汉服因朝代更迭的历史原因人为的断层三百多年,清末民初国力衰微,积弱不振,自然也无暇顾及汉服文化的延续问题。直到近代大陆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民生富裕,所谓「仓库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许多传统文化都一一得到复兴与重视,如汉字书法,各类传统剧曲、中国武术,以及传统节日等等,唯独汉服不被青睐,正所谓“爹不疼,娘不爱”。也因此,当我在网路上看到一群身著汉服的年轻人持「著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华夏有衣,襟带天地」、「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的标题时,心中就感慨万千,试问世界上有那一个民族,在没有被侵略与占领的压迫下,居然还需要以忧国忧民的心态,深怕传统中断,然后大张旗鼓的去宣示与宣导自身的传统服装!
    汉服不为现今社会大众熟知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三项:首先是民间对此种传统服装较无熟悉度及民族认同感,传统节庆上不习惯穿著,毕竟汉服中断至今也已三百六十几年,社会大众总觉得汉服像戏服(其实古装戏剧服远非传统汉服)是古装剧或传统戏曲表演者粉墨登场时才穿的戏服。其二则是,政府有关单位基於政策考量,在维护族群和谐的大方针下,不宜由官方主导与提倡汉服,此番考量虽立意良善,毕竟政府单位与民间团体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的高度自然不同。但我疑惑的是,提倡汉服者并不是要把汉服定为国服,而只是希望在重要的民族祭祀与成年礼,及传统节日上恢复汉服穿著,而且以汉族为主的传统节日,诸如:中秋、端午、清明、春节等,都早已是国家法定假日的状况下,对汉服采取不支持但也不限制的态度,难免令汉服爱好者【我希望称呼为:汉服复兴者】难以理解。其三是,一般人对传统汉服形式有所误解,总觉得宽袍长袖的汉服,与当代生活格格不入,运用在日常生活上也极为不便,殊不知他们印象中的汉服是礼服与祭服,都是特定祭祀场合的穿著,汉服中也有常服与便服,就像你不会穿西方的礼服燕尾服去商店买东西一样,而此部份需要的是,透过汉服相关的活动加以推广与教育。
    当然,汉服的回归与复兴,最直接而有力的还是政令来宣传及提倡,也就是政府编到文化预算来支持,但目前的汉服复兴运动,主要的推动主力却是15~35岁的年轻人(有资料可查且有一定规模的汉服同袍社团,超过一百多个,其中大学校园内开设的汉服社就近五十几个),这些民间社团都是自发性、自费性的去筹募资金,然后去推动、去举办汉服相关活动,主要形式为在公众场所穿著汉服、祭祀先贤先烈、以及在成人礼与传统节日及婚礼上著汉服【汉式传统昏礼】等。甚至已有汉服爱好者 【我希望称呼为:汉服复兴者】 自行绘制改良式汉服中学校服,以及改良式汉服学士服!【这里应该是说溪山琴况老吧主吧】


    2楼2012-12-21 18:31
    回复
      近年来,这波汉服复兴运动,应该是有史以为,跟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诸如:京剧、书法、武术、汉字、端午、七夕、中秋,以及春节等等)里,但却一直由民间执行及推动的特例。因为这些汉服爱好者【我希望称呼为:汉服复兴者】他们没有统一组织,也没有官方辅导,各凭资源与能力去争取、去运作,去延续传统汉服及传统文化的生命。甚至还有网络自发性的“汉服春晚节目策划组”的成立(已举办过二届),这种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并且实际去推动与执行的文化热情,著实令人深感钦佩与肃然起敬,同时这也是所有汉服复兴运动参与者的骄傲,这种由下而上的传统文化的推动,虽初衷可贵,但过程却异常辛苦,有时还孤立无援,被人讽刺是为了标新立异,甚至被误解,2010年,成都就发生过一起激进**份子把一位身穿汉服者误为穿和服,逼她脱去衣服的荒谬事件;
      在此,我需特别声明的是,上文中所说的“汉服复兴运动爱好者”是指所有收到汉服武林邀请的您们,我充其量只能算汉服同情者与关注者,我为汉服所做过的努力屈指可数,我仅在二年前于微博上为不懂汉服的人澄清疑虑,以及举行恢复汉服与否的微博民调,然后一年前录了一段祝福给“ 汉服春晚”节目制作组,还有偶尔在学校演讲时提及“世界各地的华人社群无人在传统节日里集体穿汉服的遗憾”。对汉服的“贡献”仅止于此,很是汗颜!但我心中却始终深藏著有朝一日要用戏剧手法去推广汉服的愿望,如今时机已成熟,有幸得到电影公司全力支持,因为我这部以汉服为戏剧元素的电影《听见下雨的声音》不走俗套狗血,不痛不痒的小资浪漫爱情小品,也不是投资上亿,场景浩大,集结众多大腕演员的史诗大片,而是一部描述一群青少年为了一场盛大的汉服赛事,同侪尽释前嫌,共同努力朝冠军之路迈进的励志片。
      在这个瞬息万变,生活节奏快速的年代,以通俗文化的语言去行销及推广传统文化,是最没门槛,最贴近一般人的生活,也是能获致最大能见度与影响力的方法。也因此,最终我采取的方式是“两案并陈”,《首届汉服文化艺术节》虽为一独立之文化活动,但部份汉服赛事将被侧拍入电影《听见下雨的声音》可预期的是,汉服艺术节里所展现出的一些场面浩大的赛事内容将保留在电影影像里,因本片除两岸三地同时上映外,亦会卖出海外版权,此对汉服推广也是最佳与最有力的行销方式(试想电影片花里的汉服赛事,会多让他们惊叹与讶异)这场《首届汉服文化艺术节》节目丰富、内容多元,有百人成年礼与千人汉服世界纪录缔造,以及多项首创之汉服相关赛事、汉服形象大使选拔,汉服文化论坛等等,简直就是一场汉服嘉年华盛宴。
      最后,本人在此诚恳的邀请对传统汉服有著传承热血与使命的您们,来浙江西塘参与史上最大规模的汉服武林大会师,为汉服运动写下历史性的高峰,共同缔造千人汉服的世界记录,一起见证这热血动人的一刻,所有来参与的汉服武林同道中人,都将成为汉服复兴历史所铭记的一部分!
      方文山 2013.12.04 于台北


      3楼2012-12-21 18:31
      回复



        4楼2012-12-21 18:32
        回复
          刷屏骗经验不解释、话说为毛要到三级才可以木有验证?


          5楼2013-02-20 2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