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南展艰难前行——上海冰上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2012年12月10日 09:34:04
来源: 劳动报
据《劳动报》报道,2012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昨天落幕,王濛轻松摘取女子500米冠军,实现复出以来的该项目4连冠,并率领队友勇夺3000米接力的冠军。
作为“北冰南展”的重要项目,短道速滑世界杯已经是连续第2年在上海举行。今年年初,在同一片场地——东方体育中心,上海还举办了短道速滑世锦赛,这也是该项赛事首次在中国南方城市举行。
开拓性的尝试,其实并不新鲜。“北冰南展,北雪南移”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但20多年过去,现实情况同当年相比并没有改观,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去年开始,上海重新出发,连续举办了短道速滑世锦赛、世界杯、花样滑冰大奖赛,还有陆续不断的冰上表演,潜移默化之中,北冰南展,正在艰难前行。
培育“冰迷”是第一个任务 冰雪运动借力名人做推广
体育部门提出“北冰南展”计划的初期,主要是以政府出钱、着力提升专业队竞技成绩为手段。体育部门为冰雪项目拓展发展空间的初衷的确不错,就是希望借助南方城市的经济实力,为日渐萎缩的冰雪项目助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高端赛事助力中国冰雪运动在南方发展,上海已是水到渠成。原本场地匮乏,如今,上海已经拥有四大冰上运动场地:东方体育中心的“海上王冠”、世博演艺中心冰场、松江上海大学生体育中心和浦东三林冰场。无论是国际滑联的官员,还是世界各地的参赛运动员,都称赞上海的冰场绝对世界一流。
本次短道速滑世界杯,已经是上海第3次举办速滑赛事。即便如此,上海仍在为继续培育“冰迷”进行努力。冬奥会冠军、人气最高的王带头录制宣传片,每逢比赛间隙,场地的大屏幕上,都会出现王等国家队队员的身影,通过一些冰雪运动的小问题,来与现场观众互动。奥运冠军孙琳琳则在看台上,临时客串主持人,现场观众只要回答对小问题,就能获得组委会送出的小礼品,这一来一回虽然简单,却也将冰雪运动的小知识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南方观众的心里,而不再是有些飘渺的“空中楼阁”。
此外,不少冰雪运动名将也在致力于推进“北冰南展”,“冰上情侣”申雪、赵宏博夫妇多次来沪表演。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中心也始终注重培养南方冰雪市场,计划连续在南方开展精彩赛事和表演活动,力争使南方“冰雪热”持续升温。
“贴钱”5年难以为继 沪上第一家冰上运动俱乐部停业
2005年,为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北冰南展”的号召,一家冰上运动俱乐部在虹口开张。这家冰上俱乐部为上海第一家季节性真冰场,夏季为游泳池,冬季改建为真冰场。该俱乐部主要业务是青少年花样滑冰的培训,教练均为退役的专业花样滑冰运动员或教练。
然而,当记者致电并询问是否是这家冰上运动俱乐部时,电话那头的吴先生竟有些迟疑。原来,该俱乐部已经停业一年。
吴先生介绍说,冰场停业的主要原因是此前合作的浦东正大广场的一家冰场关闭,导致俱乐部没有训练场地。而另租冰场对于近年一直处于连续亏损状态的俱乐部来说已无力负担,“贴钱”运营了5年多的齐佳冰上运动俱乐部终被迫于去年年底停止花样滑冰培训业务。 据了解,开业的起初3年,因为北冰南移的热潮,俱乐部确实红火过一段时期,有许多家长愿意把小孩送来学习花样滑冰。然而,热度过后,上海冰上运动开始缩水,许多真冰场关闭,俱乐部随之面临危机。
“北冰南展”很难在南方城市开展,除了氛围之外,冰上运动的高昂费用,也是原因之一。吴先生介绍,该俱乐部培训分为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长期主要针对有意从事专业花样滑冰运动的青少年,由专门教练指导并参加花样滑冰等级考试,但培训费用高昂、达级困难,这样的学员很少。短期培训则是兴趣性的培训。学员到俱乐部培训费用包括教练培训费、装备、进入冰场的门票等,可以选择教练一对一或一对多指导,每节课(2小时左右)费用在150至300多元不等,“这样的学员多为短期培训,生源不稳定,以致俱乐部在5年多的经营中几乎无法盈利。”
2012年12月10日 09:34:04
来源: 劳动报
据《劳动报》报道,2012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昨天落幕,王濛轻松摘取女子500米冠军,实现复出以来的该项目4连冠,并率领队友勇夺3000米接力的冠军。
作为“北冰南展”的重要项目,短道速滑世界杯已经是连续第2年在上海举行。今年年初,在同一片场地——东方体育中心,上海还举办了短道速滑世锦赛,这也是该项赛事首次在中国南方城市举行。
开拓性的尝试,其实并不新鲜。“北冰南展,北雪南移”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但20多年过去,现实情况同当年相比并没有改观,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去年开始,上海重新出发,连续举办了短道速滑世锦赛、世界杯、花样滑冰大奖赛,还有陆续不断的冰上表演,潜移默化之中,北冰南展,正在艰难前行。
培育“冰迷”是第一个任务 冰雪运动借力名人做推广
体育部门提出“北冰南展”计划的初期,主要是以政府出钱、着力提升专业队竞技成绩为手段。体育部门为冰雪项目拓展发展空间的初衷的确不错,就是希望借助南方城市的经济实力,为日渐萎缩的冰雪项目助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高端赛事助力中国冰雪运动在南方发展,上海已是水到渠成。原本场地匮乏,如今,上海已经拥有四大冰上运动场地:东方体育中心的“海上王冠”、世博演艺中心冰场、松江上海大学生体育中心和浦东三林冰场。无论是国际滑联的官员,还是世界各地的参赛运动员,都称赞上海的冰场绝对世界一流。
本次短道速滑世界杯,已经是上海第3次举办速滑赛事。即便如此,上海仍在为继续培育“冰迷”进行努力。冬奥会冠军、人气最高的王带头录制宣传片,每逢比赛间隙,场地的大屏幕上,都会出现王等国家队队员的身影,通过一些冰雪运动的小问题,来与现场观众互动。奥运冠军孙琳琳则在看台上,临时客串主持人,现场观众只要回答对小问题,就能获得组委会送出的小礼品,这一来一回虽然简单,却也将冰雪运动的小知识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南方观众的心里,而不再是有些飘渺的“空中楼阁”。
此外,不少冰雪运动名将也在致力于推进“北冰南展”,“冰上情侣”申雪、赵宏博夫妇多次来沪表演。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中心也始终注重培养南方冰雪市场,计划连续在南方开展精彩赛事和表演活动,力争使南方“冰雪热”持续升温。
“贴钱”5年难以为继 沪上第一家冰上运动俱乐部停业
2005年,为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北冰南展”的号召,一家冰上运动俱乐部在虹口开张。这家冰上俱乐部为上海第一家季节性真冰场,夏季为游泳池,冬季改建为真冰场。该俱乐部主要业务是青少年花样滑冰的培训,教练均为退役的专业花样滑冰运动员或教练。
然而,当记者致电并询问是否是这家冰上运动俱乐部时,电话那头的吴先生竟有些迟疑。原来,该俱乐部已经停业一年。
吴先生介绍说,冰场停业的主要原因是此前合作的浦东正大广场的一家冰场关闭,导致俱乐部没有训练场地。而另租冰场对于近年一直处于连续亏损状态的俱乐部来说已无力负担,“贴钱”运营了5年多的齐佳冰上运动俱乐部终被迫于去年年底停止花样滑冰培训业务。 据了解,开业的起初3年,因为北冰南移的热潮,俱乐部确实红火过一段时期,有许多家长愿意把小孩送来学习花样滑冰。然而,热度过后,上海冰上运动开始缩水,许多真冰场关闭,俱乐部随之面临危机。
“北冰南展”很难在南方城市开展,除了氛围之外,冰上运动的高昂费用,也是原因之一。吴先生介绍,该俱乐部培训分为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长期主要针对有意从事专业花样滑冰运动的青少年,由专门教练指导并参加花样滑冰等级考试,但培训费用高昂、达级困难,这样的学员很少。短期培训则是兴趣性的培训。学员到俱乐部培训费用包括教练培训费、装备、进入冰场的门票等,可以选择教练一对一或一对多指导,每节课(2小时左右)费用在150至300多元不等,“这样的学员多为短期培训,生源不稳定,以致俱乐部在5年多的经营中几乎无法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