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文学社吧 关注:228贴子:8,702

回复:【清欢】词牌名集中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来自手机贴吧256楼2013-01-27 00:12
回复
    永遇乐


    来自手机贴吧260楼2013-01-28 10:57
    回复
      永遇乐, 词牌名 ,始创于 柳永 ,分上下两阙,共一百零四字。 苏轼 、 李清照 、 辛弃疾 、 刘辰翁 等均用此 词牌 创作过,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


      来自手机贴吧261楼2013-01-28 11:01
      回复
        永遇乐(lè): 词牌名 。有平韵、 仄韵 两体,仄韵始于 柳永 。又名《消息》。


        来自手机贴吧262楼2013-01-28 11:01
        回复
          毛氏 【 填词名解 】云:“永遇乐歇拍调也。唐 杜 秘书 工小词,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遂成逾墙之好。后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临行,述[永遇乐]词决别,女持纸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调,创自杜与否。”所引故事不可考;大抵创自唐之中叶。万氏【 词律 】引晁无咎【消息】注云:“ 自过腔 ,即越调[永遇乐]。”是此词又为越调也。


          来自手机贴吧263楼2013-01-28 11:01
          回复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创作年代: 北宋
            文学体裁: 词
            作者: 苏轼
            作品原文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 ,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来自手机贴吧264楼2013-01-28 11:02
            回复
              【作品名称】 永遇乐 ·长忆别时
              【创作年代】 北宋
              【作者姓名】 苏轼
              【作品体裁】 词
              原文
              永遇乐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来自手机贴吧265楼2013-01-28 11:02
              回复
                作品名称: 永遇乐·落日熔金
                创作年代: 宋朝
                文学体裁: 词
                作者: 李清照
                作品原文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
                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诗朋酒侣。
                中州 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来自手机贴吧266楼2013-01-28 11:03
                回复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
                  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 老矣,尚能饭否?


                  来自手机贴吧267楼2013-01-28 11:05
                  回复
                    作品名称: 永遇乐·璧月初晴
                    创作年代: 北宋
                    文学体裁: 词
                    作者: 刘辰翁
                    原文
                    永遇乐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钮无寐,满村社鼓。


                    来自手机贴吧268楼2013-01-28 11:06
                    回复
                      渔家傲


                      来自手机贴吧269楼2013-01-28 11:09
                      回复
                        渔家傲,词牌名,北宋流行,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渔家傲也是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中吕宫,又有二: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来自手机贴吧271楼2013-01-28 11:10
                        回复
                          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仄韵。 又: 曲牌 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中吕宫,
                          又有二: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渔家傲》不见于唐、五代人词,至 北宋 晏殊 、 欧阳修 则填此调独多。《词谱》卷十四云:“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


                          来自手机贴吧272楼2013-01-28 11:10
                          回复
                            【乐府纪闻】:“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作[ 渔歌子 ]。”按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渔父词],其调之曲拍,不传于后世。而唐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其为描写渔人生活之词则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调之创,题义盖与[渔家乐]无二致也。【 东轩笔录 】云:“范文正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曲,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王’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首以送之。”是此调之创自希文,已可证明;惟所咏则渐涉于泛耳。


                            来自手机贴吧273楼2013-01-28 11:10
                            回复
                              范仲淹〔北宋〕《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来自手机贴吧274楼2013-01-28 1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