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文学社吧 关注:228贴子:8,702

回复:【清欢】词牌名集中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烛影摇红》, 词牌名 ,为北宋词人 周邦彦 所改编,原意是描绘帝王将相之家的歌舞场景,具有优雅、辉煌的气派,表现奢华、靡丽的风尚。


来自手机贴吧329楼2013-02-03 23:56
回复
    《烛影摇红》,词牌名。始创于徽宗时,牌名则改自周邦彦。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云:“王都尉(诜)有忆故人词,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徽宗所置音乐研究创作机关)别撰腔,周美成(邦彦)增损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云。”
    王词原为小令,或名《 忆故人 》、《归去曲》、《秋色横空》。 双调 五十字,前片二仄韵,后片三仄韵。周作演为慢曲,《梦窗词集》入“大石调”。九十六字,前后片各五仄韵。


    来自手机贴吧330楼2013-02-03 23:56
    回复
      作品名称: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创作年代: 北宋
      文学体裁: 词
      作者: 周邦彦
      原文
      烛影摇红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来自手机贴吧331楼2013-02-03 23:57
      回复
        作品名称: 烛影摇红·一朵鞓红
        作品别名: 南宋
        文学体裁: 宋词
        作者: 孙惟信
        原文
        烛影摇红
        一朵鞓红,宝钗压髻东风溜。年时也是牡丹时,相见花边酒。初试夹纱半袖。与花枝、盈盈斗秀。对花临景,为景牵情,因花感旧。
        题叶无凭,曲沟流水空回首。梦云不入小山屏,真个欢难偶。别后知他安否。软红街、清明还又。絮飞春尽,天远书沉,日长人瘦。


        来自手机贴吧332楼2013-02-03 23:57
        回复
          天仙子


          来自手机贴吧333楼2013-02-06 00:04
          回复
            天仙子唐教坊曲名用作词调名,据唐人段安节《乐府杂录》云:“《天仙子》本名《万斯年》;李德裕进,属龟兹部舞曲。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此调有单调、双调,唐人用单调,宋以后始有双调,双调即依单调叠一遍成上下两片68字,这里只列举单调34字六句五仄韵一体。


            来自手机贴吧334楼2013-02-06 00:06
            回复
              韦庄
              作品原文
              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
              蟾彩霜华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绣衾香冷懒重薰。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前梦见君。


              来自手机贴吧335楼2013-02-06 00:07
              回复
                《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
                创作年代: 晚唐
                作者: 皇甫松
                文学体裁: 词
                词文字数: 34字
                出处: 《 全唐诗 》
                作品原文
                天仙子
                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刘郎此日别天仙,登绮席,泪珠滴。十二晚峰青历历。


                来自手机贴吧336楼2013-02-06 00:08
                回复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剩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来自手机贴吧337楼2013-02-06 00:08
                  回复
                    西江月


                    来自手机贴吧339楼2013-02-08 00:48
                    回复
                      《西江月》是 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用作 词调 。又名《白苹香》、《 步虚词 》、《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还有同名 歌曲 《 西江月 》。


                      来自手机贴吧340楼2013-02-08 00:52
                      回复
                        《西江月》,词牌名,调名取自 李白 《 苏台览古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乐章集 》、《 张子野词 》并入“ 中吕宫 ”。清季敦煌发现唐琵琶谱,犹存此调,但虚谱无词。兹以 柳永 词为准。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沈义父 《 乐 府指迷》:“西江月起头押平声韵,第二、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侧声韵,如平韵押‘东’字,侧声须押‘董’字、‘冻’字方可。”


                        来自手机贴吧341楼2013-02-08 00:52
                        回复
                          《乐章集》注:中吕宫。 欧阳炯 词,有“两岸苹香暗起”句,名《白苹香》; 程珌 词,名《步虚词》; 王行 词,名《江月令》。
                          取自李白《苏台览古》
                          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 吴王 宫里人”。西江是 长江 的别称,吴王与西施的故事。


                          来自手机贴吧342楼2013-02-08 00:52
                          回复
                            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柳永


                            来自手机贴吧343楼2013-02-08 00:52
                            回复
                              凤额绣帘高卷,
                              兽环朱户频遥
                              两竿红日上花稍。
                              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
                              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韶光过了。


                              来自手机贴吧344楼2013-02-08 0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