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吧 关注:578贴子:2,092
  • 9回复贴,共1

《文化苦旅》观书建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余秋雨本人我不想多做评价,对余秋雨不满的,想批判他的可以移步到余秋雨吧,那吧现在已经成了批判余秋雨的主场。
本文甚至本吧,我都只想讲文学性。而不涉及其他。
至于郭敬明很明显和余秋雨在文学的造诣上没可比性。余秋雨的文笔读来优美通畅,然而勾勒情景的往往只有一两句,却能在你脑海里形成一幅画。郭敬明的辞藻华丽,忧伤中有一两点的明快。非要把两种风格的人进行比较,无异于自讨苦吃。如果有人自认为能将两种比较出个所以然,大可以一试。
在指出《文化苦旅》错误的书中,有不少确实是余秋雨应该纠正的错误。但是余秋雨的观点,一旦指出了具体的错误,很可能创作不能继续这个观点我也同意。就比如你想描述秋高气爽,你心情同样也爽朗,但是当时秋雨绵绵,你说你心情爽朗,显然很不应景。而有些书,确实是炒作之举。关于文史的错误,我希望能尽早修正,历史是不容抹杀的客观事实。
讲了这么多,还没到正题,那么现在开始吧。
首先建议大家阅读时不要带有对余秋雨的偏见,从字中见景,见观点。
其次这本书适合在一个安静、隐蔽的环境读。
我在吵杂的环境曾读了几次,总是没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 我建议您买实体书。
一个实体书可以勾勾画画,您没法再电子书上勾勾画画,更可以反复阅读。
但是如果您一开始读不下去的话,可以看电子书。
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翻一翻,因为我发现很多人看实体书看不下去,但是看电子书却能看下去。
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翻章节 我曾下了300接近400KB的电子书全集,感觉非常不好。因为对一开始的自序没兴趣,后面的章节我一开始也没兴趣。就像我家乡在南京,我更有兴趣的是有关江南水乡、五城之类的地方。因此一个能自由选章节的书成为了必要。
即使是电子书,也最好做成几个电子小说,然后压缩在一个压缩文件包内。
第四 您旅游前读一读
在您没去旅游前,您对某个地方可能心向往之,但是当您看到那建筑时,您可能极大的感想也就是那样。我们绝大部分人登上黄鹤楼不会想起赋诗一首,就如我们遇到春雨秋冬,却很少感春怀秋。而有故事的景点往往能抒发人们更多的情怀。
第五 读书没年龄界限
会拿年龄说你没资格读这本书的人,绝对才是最没资格读这本书的人。书是摆在那的,也许你读一遍不懂,你多读几遍就懂了。你20岁看一次,30岁看一次,你的感想又不同了。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层次,都是你必须需要的。你不可能一口气就到了30的心态,你肯定要度过那“人生三境界”。也许当你返过头来再看时,会觉得你当时幼稚。但是另一方面,你又会感慨年轻真好。
想说的就这么多。


1楼2012-12-29 11:52回复
    我认为郭敬明与余秋雨没有可比性


    IP属地:山西3楼2013-01-30 10:34
    回复
      文学和艺术一样, 不同的人看法不一


      IP属地:河北4楼2013-07-13 11:52
      回复
        电子版不能读啊,没感觉,而且内容易出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7-10 05:54
        回复
          对啊,我个人觉得余秋雨的文字很有魅力,很简单的几句话真的就是勾勒出一幅画面,我最喜欢的就是《文化苦旅》(目前,本书我只读了将近一半)中“莫高窟”里第二部分的后半部从“于是,在莫高窟,我常常走神”到“被一种千年不灭的信仰所化”。恕我笔拙,我不能把这几段话在我这,脑海中形成的那种景象,再次转述出来。可每次看到这几段话就会想起您,那幅画面,那种令人身临其境的穿越时光隧道的几千年前繁盛的景象,在你指尖幻灭的情景,真的让人感到一种,悲凉,想要落泪……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8-15 23:33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8-19 07:25
            回复
              余秋雨的文章有些句子需要琢磨许久,但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意义,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


              IP属地:北京9楼2014-09-21 15: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