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更看重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这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开发和积累。这种模式如果极端化,就会忽视孩子们其他方面的智能,因此,应该避免人才标准单一化,应该有多元、全面的成才观。
一个理想的班级,是可持续的、活泼的,充满生活特性的集体。一个纪律过严、活跃不足的班级,很难爆发创造力。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这些素质的重要性,给那些具备领导力的孩子成长的空间,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尽可能地认可他们。
每个班级都会有班长,都会有班干部,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成绩好,听话,严于律己。可在同学们的眼中,他们是学习机器,是班主任的传声筒,甚至是专打“小报告”的。
班干部的角色,在这两套评价体系中,永远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他们经过权威认证,另一方面,他们在被群体认可、接受上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
有趣的是,在同一个教室空间中的“孩子王”就有不少人乐不可支地围着他转。他们的性格和胆识以及一些专业长项,既满足同伴成长的需求,又提供了相对宽松的交流气氛。这种具有领袖气质的孩子王今天被叫做“地下班长”。
“领导力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社会化技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洪明表示,领导力并不是基于权威化的职位而产生的权力,而是一种集凝聚力、亲和力、表达能力、团队意识、服务热情等一系列综合素质于一体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