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玺吧 关注:16贴子:315
  • 12回复贴,共1

【暮色苍凉】【转载】书屑集,作者苏枕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IP属地:辽宁1楼2012-12-31 20:21回复
    1、小园之赋
    读庾信《小园赋》。
      读到“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二竿之竹”,便觉山也朗润,水也清和。
      今生恐不会有那一个小园,纵使年老。
      胸间蓄水,心底植竹。遥想,鱼衔花影去,风送竹响来。
      读书,喝酒。有风邀风,有月邀月。
      纵无小园,也已幸甚。
    2、玉净花明
      看冯梦龙《笑史》。
      写到一女子,写到女子容颜。只用“玉净花明”四字,再无赘言。
      写女子,自不必写了眉再写眼,写了鬓再写簪的。
      只这一玉,一花,一净,一明。
      女子便已如玉的美,如花的好。便已莹莹如月,皎然出矣。
      古人用字俭省,吾以一筹记之。
    3、岁月静好
      胡兰成在给张爱玲的婚书上写: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初读便觉充盈。
      静好和安稳该是今生最好的礼物。
      可惜了,承诺如风,誓言刮成碎片。
      爱情总是薄命,姻缘总是易老。
      只有岁月,依然静。
      只没有了好,没有了安稳。
    4、一路看去
      汪曾祺在《读廉价书》中写逛小镇沙岭子的集市。
      “若是逢集,则有一些卖茄子、辣椒、疙瘩白的菜担,一些用绳络网在筐里的小猪秧子。我们就怀了很大兴趣,看凤穿牡丹被面,看铁锅,看扫帚,看茄子,看辣椒,看猪秧子。”
      心底无事,只那样一路看去便也是境界。
      正如春无风,湖无漪。只扬花懒懒地移,只虫儿静静地飞。
      累着眼,怡了心。
    5、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因安家女子的诠释,纳兰这句词空前流行。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又怎能如初见?
      遇了,识了,爱了,聚了,离了,怨了,愁了,憾了,恨了。
      不能回头,假设又能如何?
      罢了。爱是缘,恨亦是缘。
    6、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还是纳兰,还是意如。
      寻常事太多,正如嘘寒问暖,正如穿衣吃饭。
      如许琐碎,可以时时念得?时时想得?时时记得?
      何人可堪此负?
      寻常,只许感激。
      于人,于事,于生命,于自然。
    7、相枕以卧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言: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坐,醉,梦,卧。
      古人便是如此简单。
      定不是华屋,定不是华筵,定不是强劝而醉。醉了也定不是去洗浴,定不是去按摩,定不是去歌舞的。
      卧则枕草,梦则露白。
    8、竹床听水
      柳宗元<石涧记>里折竹罗床,“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想其便觉怡然。
      鼻可嗅竹之清香,耳可闻水之流浅,目可见木之翳翳,石之累累。
      耳得为声,目遇成色,心思为情。
      呜呼,不闻水声久矣。
    9、睡浮云烟
      陈抟有<睡歌>,歌云:
      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覆地,南北任眠,东西随睡。
      又云:向清风岭头,白云堆里,展放眉头,解开肚皮,一觉睡去,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怀想若许神仙境界。
      常人睡,不知身是梦。
      至人睡,睡则浮云烟。
      吾常人也,不敢求云烟境界。
      只求清凉睡去,自然醒来。
    10、满窗明月
      钱钟书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如果可以,宁可要一座只有窗的屋子。
      满窗月,满床书。
      去,自随清风去;来,自随明月来。
      倒是自在得紧。


    IP属地:辽宁2楼2012-12-31 20:2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35未闻天籁
        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乎?
        庄子在《齐物论》中如是问。
        你答得出吗?
        莺飞声,草长声,花开声,虫鸣声,山声,水声,月声,风声。
        是为天籁。
        记得常常静心去听的。
      36思亦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抛开各家各派诸多诠释,无邪之意只是真。
        真山真水真性情,所以有诗。
        若做不到无邪,诗也定是没了滋味的。
      37随处净土
        下载得〈醉古堂剑扫〉是本周最值庆贺之事。
        看到“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觉得再无语言可说此种境界。
        任门外红尘嚣攘,我自植竹邀风来坐。
        随手一卷,自然
        莲花处处开放。
      38众人皆醉
        屈原有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一清一醒,便可见屈子之皓白绝世。
        浊中独清尚可。醉中独醒,睁眼看乱世,该是如何承受?
        思想高标,定是少不了孤独。
        绝世出尘,定是少不了痛苦。
      39丑到极处
        《艺概》里有“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句。
        丑也是境界,不单是丑石如此。
        病梅,瘦山,枯荷,老树。
        正如大音无声,大象无形。
        但求一个极处,怕就怕在丑不到极点,偏自以为美,便是效颦之说了。
      40见山是山
        僧说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后来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到最后是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
        山水不变,变的是那颗看山看水的心。
        佛家讲的也是进得去,出得来。
        进时一分不剩,出时了无牵挂。
      41立地成佛
        有禅师看人家读经,他就去磨砖头。
        人家问他,你磨砖头做什么?
        他说我要磨砖头当镜子。
        人家就说,砖头怎么可以当镜子?
        他回答,那你读经怎么可以成佛?
        佛家讲立地成佛。
        有一种缘分是心灵的彻悟。
      42无一可言
        黄裳《白门秋柳》中有“世间无一可食,亦无一可言”句。
        语出明李日华著《紫桃轩杂缀》,“白石生辟谷嘿坐,人问之不答,固问之,乃云:‘世间无一可食,亦无一可言。’”
        白石生到彭祖之时,已是二千岁。平日煮白石为食,因就白石山而居。
        其愤世若此,才得境界若此。
        吃五谷,发人声。自然与世有扰,难得寂静了。


      IP属地:辽宁5楼2012-12-31 20:24
      回复
        43六朝小吃
           一向于南京最是向往。
           纵是小吃,也如黄裳说“好雅致的名字”。
          自是不用理会吃什么,坐下,定是秦淮山水六朝风情扑面而来。
          烟笼寒水月笼沙。
          餐风饮露,也腹中果然,心下自在。
        44不二法门
          禅联:方丈容大千世界,维摩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己,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则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居方丈之室而所容无量,心宽则天地无涯。
          世事纷繁,无文字,无语言,只默然。
          我如何可以做到弃笔而去,缄口不言?
          等你渡我。
        45明月穿云
          禅联:明月穿云,自性本来清净。莲花处水,菩提无可污染。
          一片清凉境界。
          莲花不着水,明月不住空。
          菩萨所生世间,而世间污不能浊。
          澄俗心,静俗念。
          穿云而过,离水而出。如月,如莲。
        46此心自在
          禅联:我色是空,树影婆娑随你踩。此心自在,花枝招展任人评。
          向者尚为桃花鸣不平。何其夭夭,缘何无端惹非议?
          看此句便觉释然。
          此心自在。任你说好说坏说绚烂说绯情。
          便知你我是多余的了。
          桃花自在,我们自不必蹊边聒噪了。
          


        IP属地:辽宁6楼2012-12-31 20:25
        回复
          53青山见我
            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李白说,唯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
            诗人眼里,青山美好,可亲可爱。
            青山不语,却可以让它思我所思,想我所想。
            原来,自然中遍地知音。
          54无物可放
            客人拜见禅师,没有带礼物。
            禅师说:那你就放下吧。
            无物可放。
            禅师又说:那你就带着吧。
            放下你惶恐的心,带着你诚厚的心。
            原来,这世间所有虚伪的形式和假意的客套都是不必要的。
            心在,自然一切都在。
          55鉴于流水
            孔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意为一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的身影,止水才可以。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
            关水何事呢。
            心静则水静。
            纵使鉴于流水,心安然,则影清晰。
          56一旦之觉
            有一夕之寝者,则有一旦之觉矣。
            还有困惑。还有烦恼。还有忧虑。还有太多不舍。
            因为,还在睡着。
            等着醒来。
            一旦之觉,则世事清明。
          57赠汝月光
            良宽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说:
            但愿我能把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他就好了。
            所赠并非月亮,那是菩提之心。
            我倒愿意做了那小贼,得禅师慧眼一顾。
            我自当清净无染。


          IP属地:辽宁8楼2012-12-31 20:26
          回复
            63勤扫心地
            扫地扫地扫心地,不扫心地空扫地。
            人人若能勤扫地,人间何处非净地。
            人心烦恼万千,俗念万千。时时生杂草,日日积枯草。
            这样的心看世界,何言清净?
              日三省吾心,日三扫吾心。
              心净,则人间净,则田地净。
            64一念之间
            佛法说: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亦即一念有八万一千次生灭。一生有多少念头,就有多少生灭。一生一灭,就是一个轮回。
              曾经羡慕蜉蝣,朝生暮死,一日一轮回,极尽灿烂。
            却不知道自己一日竟无数轮回。
            生善念,生清念。
            轮回也是灿烂。
            65清凉之月
            菩提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菩提如月。心水平静,才可见菩提月。
            心如清凉月。
            才不会被世俗红尘所扰。
            待明月,留清心。
            66藉草而坐
            史鉴在《韬光纪幽》中写游韬光亭时说:遇会心处,则倚树而息,藉草而坐,悠然遐想者久之。
              这境界甚好。有山光,有树影,有梵音泠泠。
              最重要的,是有这样可以悠然遐想的时光。
              可以想韬光禅师,可以想他结庐而居,可以想他案上青灯,抑或手中黄卷。
              眼前红尘,桩桩琐碎。
              闭眼,暂离了吧。遥想,可得清凉。
              


            IP属地:辽宁9楼2012-12-31 20:27
            回复
              67随之而已
              苏子曰:君子不必仕,君子不必不仕。
                袁枚曰: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
                随之而已。
                人生难得如此。仕隐进退,荣辱兴衰,听其来,凭其去,顺其自然。
                这样的见识,不知那些汲汲于功名利禄者,几人懂得?
              68客至不起
              史鉴〈韬光纪幽〉中写“老僧八九人,皆拥衲趺坐,闭目静观,客至不起”。
                这僧定是真僧,心如止水,静若沉璧,红尘扰攘都是虚无。
                会想起某山某庙、某庙某僧,着佛衣,做俗事,做大俗事。
                其实,穿什么衣服不要紧,有什么样的心才重要。
                真是简单。


              IP属地:辽宁10楼2012-12-31 20:30
              回复
                69.出门是草
                  周梦蝶《善哉十行》中说:“善哉善哉你说,你心里有绿色,出门便是草。”
                  自可以不寻僧,不问寺。自可以不读经,不礼佛。心里有禅,事事皆禅。
                  一切都只是心造。
                  所以,不必远远地跑去看那一丛梨花。她该在你心里,而且,从春到冬,从秋到夏。
                  心思一动,她就满树繁华。
                70.若欲相见
                  周梦蝶《善哉十行》:“人远天涯远?若欲相见,即得相见。”
                  没有人知道天的边缘在哪里。而那个人,一定只是在天的边缘以里。
                  想要找一个人,只要五个电话一定找到。
                  想要见一个人,只是出门,奔着他去。
                  若欲相见,即得相见。
                71.结伴回乡
                  周梦蝶《九行》中一片枯叶对一匹孤飞的名字叫梅花的麋鹿说:
                  “高处太冷了。不如结伴,及早回故乡过冬吧!”
                  想象那匹叫梅花的麋鹿带着那片枯叶一起回故乡的场景——
                  山朗水润,岁月悠长,天地宁静。
                  原来,不管多远,不管多久,有个地方总是最温暖。
                  高处不胜寒,及早归家吧。
                72.觅个悟处
                  周梦蝶《九行》中说,向“松尾芭蕉的句下,觅个悟处与小歇处吧。”
                  松尾芭蕉呵。
                  他说,群燕低飞,碎泥落酒杯。
                  他说,水鸟嘴,沾有梅花白。
                  他说,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
                  他说,拿着扫帚扫雪,忘却扫雪。
                  他说,蝴蝶为白罂粟花……
                  如何?你可是悟了?歇了?
                  悟了多少,歇了多久呢。


                IP属地:辽宁11楼2012-12-31 20:3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73雨亦识字
                    周梦蝶《急雨即事》中说:“信知一滴之湿,可解 百千亿劫之苦之热。谁说 谁说雨不识字,未解说法?”
                    万物皆有灵性。若人讲经说法到最深处,石头也会点头。
                    佛语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一滴雨,一寸风,一片月光,一个禅师,一本经书。
                    其实,禅机每每都在,处处皆是。
                  74走就会到
                    周梦蝶咏蜗牛时说:“走总有到的时候。”
                    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走,向着每个人自己的方向。
                    生命的尽头是一丘土,灵魂的尽头在哪里?
                    在爱和理想的远方,或者,安静宁和的当下。
                    走,总有到的时候。
                    风一程,雨一程。卸落繁华和嚣攘,做一只清凉的蜗牛。
                  75他人未说
                    周梦蝶《花心动》:“只恨无新句 如新叶,抱寒破空而出,趁他人未说我先说。”
                    正是四月天气,新叶如诗。
                    忽然读他这一句,似乎魂魄抽离。
                    抱寒破空而出的,自然经过一番苦历,也自然扔掉了旧日模样。该是新生。
                    他人说过的,我未曾说。他人未说的,我更未曾说。
                    如此,辜负了太多。


                  IP属地:辽宁12楼2012-12-31 20:31
                  回复
                    76诗有别才
                      严羽《沧浪诗话》中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终于晓得,诗与散文、小说、戏剧毕竟不同。
                      诗是灵气,是缘分,是在知识、理论、语法等一切之外的天使。
                      天使落入凡尘。
                      在孟浩然那里,在周梦蝶那里。
                      每个诗人,都是开放的花朵,他们的世界,不在人间。
                    77莫逆于心
                      《庄子》: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这样情感一致,这样心意相通,该是如何一种境界?
                      或是子期对伯牙说“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
                      或是白居易送刘禹锡那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或是寒山和拾得;
                      或是沈三白和陈芸。
                      莫逆,和功名利禄无关,和红尘琐事无关。
                      只是灵犀一点,便心心相印。


                    IP属地:辽宁13楼2012-12-31 20:32
                    回复
                      78一轮明月
                        张岱《陶庵梦忆》中说:天上一轮好月,一杯得火候好茶,其实珍惜之不尽也。
                        月亮夜夜都在,茶也时时得泡。
                        重要的却是一份可对月可品茗的心境。
                        没有红尘羁绊,忘却人世烦恼。
                        只那样装一枚月亮,然后胸怀莹白;
                        只那样啜一口清茶,然后遍体清凉。
                        于拥堵中给心留个缝隙吧,
                        给今晚的月,和月下的茶。
                      79劳我以生
                        庄子说,老我以生,息我以死。
                        如此清心寂灭、生死浑然,我们做不到。
                        不知生,焉知死?
                        奉老,养稚,读书,写字,思考。
                        爱,教育,传承。
                        春天的花朵,傍晚的音乐,兰花,燕子。
                        ……
                        一切,都在生活里,在生命里。
                        劳我,以生。


                      IP属地:辽宁14楼2012-12-31 20:32
                      回复
                        80尘世天堂
                          林语堂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里面有一句吉士爵士的话:
                          如果人们的信念跟我的一样,认尘世是唯一的天堂,那他们必将更竭尽全力,把这个世界造成天堂。
                          今生之前的,我们看不到;今生之后的,我们也看不到。
                          握在手里,只这几十载光阴。
                          苦也是过,乐也是过。
                          用微笑和明媚温暖自己,也温暖别人。
                          尘世就是天堂,每个人都是天然纯净的孩子。
                        81草木虫鱼
                          人应该如何生活?
                          朱光潜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
                          草木虫鱼不问该怎样活着,
                          也不问为什么活着。
                          顺季生长,顺季消亡,一切自然而然。
                          那么,把自己当作一株草,或者一树花。
                          欣欣然,陶陶然,
                          生长,绽放,枯萎。
                          生活不在别处。
                          就在草木虫鱼一样的生活里。


                        IP属地:辽宁15楼2012-12-31 20:33
                        回复

                          91 烟水之色
                            吴世昌先生主张做人要有六朝烟水色,因此被人称为“六朝人物”。
                            何谓“六朝烟水色”?
                            清《水窗春呓》中“金陵城中,即卖菜佣亦有六朝烟水气”,
                            并注曰:六朝烟水气,指无脂粉俗态之意也。
                            总以为这解释不够过瘾。
                            男子无脂粉态当是不难,男子无俗态却非容易。
                            不俗即雅。安雅。雅素。清雅。雅致。高雅。……
                            世昌先生定然这样的人,清和雅正,洁白高蹈,不负这烟水之色。
                          92 自然默默
                            关于自然、人生、生命的思考,冯至说:
                            忍受寂寞,忍耐,默默担当一个大宇宙,像自然一样默默。
                            像自然一样默默。
                            想着这句话,觉得自己开始厚重。
                            每个人都可以担当一个宇宙的,每个人也都可以同自然一样。
                            忍受雷电风雨,如同接受清风明月。
                            容纳,然后消化。
                            默默。我不说话。因为一切都应该如此。
                          93奈何奈何
                            昔者晋人见好山水,便连声说:“奈何!奈何!”
                            再无一辞。
                            好山似玉,好水如歌。
                            说不出山水的好,只是满满的眼里满满的心里都是爱,只恨不能握在手里帖在心上。
                            只恨不能把自己也就此融掉,成山的一尘或水的一滴。
                            没办法,真的没办法。
                            只好对着山水大呼奈何。
                            心意就这样溅落。如青草葳蕤,水光旖旎。
                            奈何。奈何。
                          94梅雪清绝
                          俞蛟<工夫茶>中写呷茶时"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又写万花主人诗"一杯细啜清于雪"。
                            不曾嚼梅花,甚至不曾亲见。
                            雪毕竟吃过,一口深入魂魄的凉,瞬间便得冰透。
                            若是这样雪里绽放的花朵,有梅香,有雪冷,便真真是“清绝”了得了。
                            没有花,没有茶,近日亦无雪。
                            白日无聊,一杯清水,闭眼,静气。
                            细啜一口,权作梅花嚼,作雪咽,作香茶饮。
                          95此一株花
                          禅师说: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叶一菩提。
                            想到这一句时,心里会明亮很多。
                            就如我是一根草,或者一朵花,生则生,落则落。
                            世间诸不顺,便如自然风雨。
                            该来就来,当去则去。
                          96 何为涅盘
                            僧问石头希迁禅师:如何是解脱?师曰:谁缚汝?
                            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垢汝?
                            问:如何是涅盘?师曰:谁将生死与汝?
                            烦恼皆心生。若心中了无牵绊,自然无须解脱。
                            一念清净,念念清净,则红尘处处都是净土。
                            生不惶然,死不畏惧。谁说死不是重生?
                            一切,都在自己。
                            在于自己真真如如的心。
                          97 你不要找
                            铁凝见冰心先生,说起婚姻大事。
                            冰心先生嘱咐说:你不要找,要等。
                            这句话充满禅机。
                            爱情不是找来的,爱情就在那里。只是,要等。
                            就像春天没来,去找她也不来。
                            花朵没开,找了她也不开。
                            静下心来,微笑着等待。
                            等时间,等距离,等灵犀。
                            等到春暖,自然花开。
                          98 白骨生涯
                            屠隆《娑罗馆清言》:二八佳人,翠眉蝉鬓,销魂也,白骨生涯。
                            此一转让人陡然心惊。
                            寿与殇,都不过转眼瞬间。
                            妍与媸,末了都是白骨一堆。
                            故美者不需傲,丑人亦不用卑,生不惶然,死不畏惧。
                            若生死都能看淡,那荣华富贵更不过烟云罢了。
                            如是。
                            心地平静,宠辱不惊,一切自然而然。


                          IP属地:辽宁17楼2012-12-31 20:38
                          回复